fanndon wrote:
從覺得不合理到後面只...(恕刪)
提供個人建議供參考
幾年前我都一直找房子
看了不少想買的房子, 但都到談價的時侯碰壁
因為賣方與房仲所報的價格與我所設定有差距
我也遇到價格談到最後. 被屋主與房仲請出去
但我覺得. 自已賺的都是辛苦錢, 當然能省則省
沒必要因別人影響放棄原則
我先後也換了好幾個房仲, 後來才買到現在的房子
砍的價格足夠我做全屋裝潢, 買家具與家電用品還有剩
我的經驗是, 要跟房仲打好關係, 因為他們了解買賣雙方的狀況
若你能知道賣方的情況, 你才能評估出自已要出多少價才能得
到這房子, 除非你不砍價
另外不要被房仲的話所迷惑, 基本上房仲儘量要拉高價格, 但是
也怕不能成交, 因為說服屋主比較難(怕屋主交給別人賣房子)
所以只能先說服你, 若自已被牽著走, 那就輸了
fanndon wrote:
從北歐蓋起來以後,附近的房價就被拉起來,說真的,深深覺得仲介是幫兇之一,
如果仲介幫要賣房子的估價估高一點,那仲介可以賺得多賣房子的也開心,
後面接手的人就要開始接受仲介這不合理的價格.連快二十年的房子也要賣到快六百成交.
哀哀 我看真的是要離開新竹,把在園區辛苦賺的錢拿去別的地方花好了.
這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如此
並不是北歐才開始
最早昌益推出此地區第一個建案的時候,建商一坪才喊13多
但附近的中古屋卻喊的比昌益全新預售屋高..
而且很剛好,每個要賣的屋主都要調到南部
因為那時全台流行蓋科學園區,中科南科拼命建,也使的這個南調的藉口在當時多麼流行
但是起也園區,敗也園區
這個現象,不是只有新竹,你去其它地方也一樣
畢竟科學園區提供了大量地就業機會,暴發的人也多
你看早期預售的時候,多少掛聯X科的牌子的人,班都不上在那搶號碼排買房子
但是
每個世代有一點不同,除了製程不同外,大家的選也越來越多
其實土地己經慢慢在釋出,整個新竹市地區的供及量,和以前大大不同
未來的十年,地產會不會和之前十幾年的黃金期一樣,也難說了
最後
我只能說當你要賣的時候,也請考慮到後面接手的人
當你離開新竹的時候,記得賣房子的時候,要記得有折舊這當事..
當你覺的園區辛苦賺的錢不想被賺時,希望之後你轉賣時也能抱持買房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