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離台北較近
移進桃園的人是變多了
而新竹難免會受到科技業不景氣的氛圍影響
所以感覺較弱勢
新竹的房屋供給量似乎也不少
不過新竹也受惠於科技業分紅變少
和台北房價過高
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在新竹置產
台北、新竹夫婦分居兩地的情況不少
在有小孩後,就會選擇一邊居住
如果是資金較充裕的,會選擇台北
如果資金不充裕的,會選擇新竹
新竹的教育資源,跟台北比是較弱勢,但跟其它城市比其實不算差
園區工程師們很重視小孩子的教育
如果是實驗中學的學生,其實都還蠻優秀
未來新竹房價再大漲的機會並不高
新竹中古屋應該是區間整理
生活機能好的市區,中古屋一坪10萬,應該再殺的幅度都很小了
然而
畢竟新竹不是台北,地方建設的費用有限
每個地區分配到的資源有限的
目前看來整個未來規劃是在火車站後站更新,設轉運中心解決交通問題
然後行銷世博館與巨城,看能不能帶動起就業
以目前地方負債都高,在六家-新竹台鐵已通車後,新竹要有大的公共建設不易
市政府應該會作的是改良交通與花一些小錢改善市容
或辦一些藝文活動改變竹市的文化之類的
以我在台北跟新竹都住很久的想法
新竹的變化是比較慢
這也就是新竹漲的較慢的原因
除非是像光埔那種重劃區,或是巨城與北新竹站的開通,不然是難有激情的
看看現在環亞太地區的幾個大機場, 香港赤臘角機場, 上海浦東機場, 日本成田機場, 韓國仁川機場...哪個機場旁邊會因為"機場"因素, 而形成商業區或住宅區的? 而且我所列的這幾個機場, 還是吞吐量都遠大於我們桃園機場.
在機場旁邊比較可能發展成物流區, 進出口保稅區這些功能, 要說行政院說要把這裡發展成外資商業區, 老實講, 我還沒看到台灣有甚麼誘因, 可以吸引外商不去上面幾個機場, 而會考慮把經營點設在台灣的.
另外, 要炒作交通題材, 前幾個月才開始標售的北捷南勢角共構宅, 出乎意料地賣不好...連台北市區內的捷運站都出問題了, 跑到桃園機場這邊來住? 而且附近甚麼都沒有, 就要賣到 3x W/P, 我實在看不出, 這個價錢會吸引到誰考慮來買這裡?
我不是刻意要唱衰政府的國建, 不過畫了大餅又不能實現的話, 是會坑殺很多善良老百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