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康橋但是我和一些朋友以前就是唸私校的我念的是台北市內的私校其實也就那幾間而已我就不說哪間了有的人覺得還是讓孩子去唸私校有的覺得太痛苦了不要教的比較多也表示課業壓力比較大當時上課要上英日文書法珠算等等的小學就把國二的課上完因為有的同學小學畢業就要出國了此外同學父母能提供的你是不是也能照辦如果不行你只是讓孩子在學校抬不起頭來所謂的提供可能是每年的海外遊學高級住宅高級轎車接送等等我將近四十年前的時候同學就有人帶大哥大到學校寒暑假大家也基本上都會出國我一年級去歐洲(這已不是我第一次出國)二年級去泰國三年級去美國四年級去馬來西亞、香港五年級去日本六年級做手術去了😂中學一年級去加拿大中學二年級已經開始準備聯考了強調一下這是快四十年前的而且同學也基本上都是這樣事實上我當年的同學有不少人真的是名人之後不然就是富商家族成員我偶爾會在新聞看到以前同學而校友身分其實也算好用之前有幾個新聞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合作案其實就是校友們的關係網促成的小孩英文成績不錯也只是小孩子英語而已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幼稚園英語也很好我跟外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都能插嘴但是現在小六了英文考試常常出問題還要上家教課我本身留學過幾個國家我是覺得語言這東西有用到才有用不然都是一場空總之我是認為你該考慮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硬塞任務給他要他達成要是最後他如果不配合你該怎麼辦教育這種東西不是你用逼的就有效的
我還沒有小孩,但是我有認識的人曾經任職過對於那個學校的風氣如果是我自己小孩我不會想讓他讀那邊。因為對於我來說品德大於課業成績。那個學校在品德教育上沒有做得很好很多事情在學校的理所當然在我看來會造就出未來很多的社會負二代。所以就算今天那個學校費用收得再低,未來我也不會想讓我小孩去就讀。原本我也跟一般人一樣覺得該校應該品質優良但是多方了解後感覺真的是像國外的學店你能不能就讀校方也會評估你們覺得你們不是他們未來的金主基本上在你們參觀那一天結束後就會直接評定不收。真的有太多內幕真的聽到後真的不敢恭維
有夠多的預算當然要長大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以前總是會覺得幹嘛念私校或是逼小孩念私校長大之後才知道唸不是書是人脈所以私校要念 就選到頂台北就是薇閣、康橋、復興其他都不用考慮但要有心理準備 要念就給他一路念下去小學甚至幼兒園其實都只是提早付錢進去卡國高中直升班的位國高中開始小孩自己發展出同儕的人際關係才是長大之後最受用的部分頂私和學霸的人脈截然不同當然金額也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