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整體路網_20210514版

phsy.tw
光復路連修個管線都能補出6-7個田埂,我的機車都要震壞了.這種無心治理的市府,很難讓人相信有真心做輕軌.
這次公聽會最大的進展是確認輕軌紅線不跟六家線共用路廊,因此輕軌路線的規劃可以更專注在解決竹科交通的問題而不再受限於高鐵與台鐵間的接駁。園區最主要要減少來自竹北市及新竹舊市區的車流,因此藍線以及跨過鐵道的路線就顯得更重要。以跨過鐵道的路廊來看,公道五及東光路最可行,其次是東大陸橋,最困難的是目前選擇的振興陸橋。公道五及東光路離新竹車站太遠,選擇東大陸橋是比較折衷的方案。另外就是藍線新竹段的部分,我個人認為為走千甲的效益太低,而且那邊未來還有重劃徵收的爭議。我個人認為過頭前溪以後還是走台1線經國路比較合適,比較符合竹北跟新竹市之間的生活習慣,也有機會延伸到新竹棒球場。
至於經費的部分就真的不敢想了,之前地方選舉吵的合併議題,到最重要的中央選舉的時候,怕得罪到其他縣市,都沒人敢提了。
多年來到如今都還在紙上作業階段,屆時,車站用地的取得還需要多少時間尚未知,何時動工,何時可完工通車也還沒定案。

也許,五年後都還在紙上作業?
也許,蓋好通車也在15年之後了?
00ff55aa wrote:
這次公聽會最大的進展是確認輕軌紅線不跟六家線共用路廊,因此輕軌路線的規劃可以更專注在解決竹科交通的問題而不再受限於高鐵與台鐵間的接駁。
00ff55aa wrote:
另外就是藍線新竹段的部分,我個人認為為走千甲的效益太低,而且那邊未來還有重劃徵收的爭議。


千里重劃本來就是勢在必行,而且本來就會以區段徵收的方式來重劃,就算輕軌不走這邊也是要徵收。這才是規劃上最有彈性而且最能避開土地徵收爭議的做法。
用"蓋了輕軌,新竹就不會塞車"以現在來說,
我必須務實的說是騙人的.應該要想想軌道運輸,
到底給大新竹一個怎麼樣的未來?那為何大新竹要力拼改輕軌呢?
以理性務實科學來說,大新竹蓋輕軌的條件會比台南高雄更有競爭力,
原因在於大新竹的民眾所得是遠高於台南高雄.
搭乘大眾運輸是一種習慣,
能夠透過準時準點的軌道運輸,是養成習慣的關鍵.
這也是為何現在全國要推Tpass來改變大家的習慣.當大新竹開始有軌道運輸,
我想新竹這個城市的層次跳脫一個階級了.
這也又助讓新竹能在國際有不一樣的期待跟發展.
我還是想問一下新竹人期待新竹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城市呢???
kdg
應該說蓋了輕軌,塞不塞車我不知道,但是我多了一個選擇可以不用考慮塞不塞車就到園區上班,讚啦。我享受不到給子孫享受也很好啊,樂觀其成。
MBUSA wrote:
多年來到如今都還在紙...(恕刪)


用同樣的經費,如果能把六家線買下,
不但可以完全承接運量,
包含環評,規劃,工程等等至少可以省下3年以上的時間.
hayato567 wrote:
用同樣的經費,如果能把六家線買下,

目前捷運主流是3軌或單軌的系統,如果需要地下化,不用上方高壓電線的空間,開挖成本較低。高架鐵路沒有高壓電線,市區景觀較佳。
edwarddhliu wrote:
目前捷運主流是3軌或...(恕刪)

如果是「輕軌」,少不得是台車那套架空電線系統........
hayato567 wrote:
用同樣的經費,如果能把六家線買下

六家線還接著內灣線,要同時買下來嗎?
這筆經費付給台鐵讓台鐵增加六家線班車密度實在些...........
hayato567 wrote:
原因在於大新竹的民眾所得是遠高於台南高雄.

高所得的人可不會想擠大眾運輸.
就以通勤時間上來說,
加上家裏到捷運站,捷運站到公司兩段,
算算恐怕和塞在路上差不太多.
台北的大眾運輸搭乘比例冠全國,
但是看看台北路上有多少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