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內灣線訂11月11日通車

david.chung wrote:
昨天去試乘了一下六家線,除了半小時一班的班次感覺間隔稍微久了一點之外,但總路程20分鐘和不會誤點的體驗真是令人感到大心!!一個進步的城市良好的交通建設是絕對必要的啊~

不管房市景氣如何,交通據點週邊一定比較容易是人氣的聚集點,之前還沒蓋好真的沒感覺,一蓋好去試乘之後真的發現差別很大~尤其在大新竹地區大眾交通系統其實是很不方便的地方來說,有這條路線的差異真的非常大。以後除非真的要買很多東西,不然我都會選擇搭六家線進市區了!
(恕刪)

我一直再想一個問題,究竟這條條鐵支線開始商轉之後會對哪一個點比較好(我是說六家與新竹),依照雪隧的經驗法則,因為交通的便捷與時間的壓縮,人究竟是會往台北移動呢?還是人會往宜蘭移動(我指的是要買在台北還是買在宜蘭?)我的研判是會買在台北,因為即便我的老家在宜蘭,因為上班的因素,每週五天待在台北,週休時選擇由雪隧回宜蘭,這才是比較省時的決定,如果買在宜蘭,因為上班在台北,每天開車經雪隧往返,似乎是一個很累的事情。

好了,這條六家支線完成了,上班是在園區而言,如果你是住外地(比方台北),那還有需要買在竹北或新竹嗎?高鐵很快可以到六家,然後轉乘台鐵支線到竹科新莊站(前提是竹科新莊站進園區的接駁要完整),那麼似乎沒有一定要住新竹或竹北的考量了。

那是指外地人,那本地(新竹/竹北)人呢,因為目前的商業活動都還在新竹市內,以前要到新竹要不開車要不騎車,總是不夠方便。現在有了台鐵支線,進新竹變成方便多了,那麼新竹的商業活動有沒有可能更發展?我看是會的,那麼有沒有可能造成排擠作用,新竹週遭鄉鎮的商業活動會不會被壓縮呢?

至於說世博千甲站,北新竹站,竹科新莊站,週遭的房地產是會有一定支撐,不過若說會一飛沖天,我想是有困難的。站區周圍50-100公尺吧?我如果住新竹或是竹東/竹北外圍等等,有需要坐這條支線去這幾個站嗎?世博千甲站嗎?別鬧了,

竹科新莊站呢?前提是我要進園區,可是還是要接駁吧,那麼我買在那邊要幹嘛?竹中站要發了?我完全不會這樣想,竹中進園區本來就很快了,是要到六家比較方便吧,我既然在六家下高鐵,我需要去竹中站做什麼?到竹科新莊站下車,接駁進園區就是了。假日到內灣?也是在竹中站接駁,有需要從竹中站下車嗎?

當我回首時,望一望過去,竟忘來時路
看來有人還不知道這消息我就跟大家說一下吧

如果擔心竹科站到竹科的問題

昨天開始已經有竹科站到科技生活館的車囉(雖然我覺得假日有那班次沒什麼意義呵呵)

所以如果要做內灣線到竹科的人,就可以在做這車到科技生活館

到了科技生活館還有免費專車囉....


FYI
內灣線爆掉了,要進竹中站內轉乘的人都繞一大圈了...



至於竹中站發不發? 我想,如果新竹縣政府仍沒重劃竹中,以竹中當地都是農田的情況下,應該可以發展觀光農業吧。

楓‧宗一郎 wrote:
至於竹中站發不發?...(恕刪)


我覺得這不用擔心,因為土地有人早就收購了,原先竹中往西,公道五往北,頭前溪往南這一大片,原先是要給清大,計畫要公布前,有能力的早就買下他喜歡的點了。

不然我真的很懷疑,千甲站當時為何會多出這一個站?新莊站說要讓竹科接駁用,我可以同意,但千甲站當時連市博館都來沒計畫要移到新竹之前,千甲站就規劃好了,只因為是博館要在台肥上興建,特意將千甲站改名為世博站,不然千甲站離世博館真的還很遠的。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哈哈
世搏站真的離世搏好遠

不過也挺好奇北新竹站為什麼會有呢?


是因為建商嗎?

jc7184 wrote:
哈哈世搏站真的離世搏...(恕刪)


北新竹站是原本縱貫線就有的站喔
只是支線改建多了個月台
應該可以幫忙分擔點(一點點)新竹車站要搭西部幹線的人潮吧
music wrote:
北新竹站是原本縱貫線就有的站喔
只是支線改建多了個月台
應該可以幫忙分擔點(一點點)新竹車站要搭西部幹線的人潮吧


北新竹站是用台鐵新竹貨運站的部分站場
原先的縱貫線客車並沒有這個客運站.
原先的內灣線客車也不會在這邊停車.
北新竹站是台鐵捷運化思維下的產物 (車站密集、班次密集、票種單純),
基本上3項都做到了,只是民眾買不買單就不得而知了~
Canon IXUS 870IS, SYM X'Pro 125, GBA, http://I.am.a.poor.man.com.tw

wenhoya wrote:
北新竹站是台鐵捷運化...(恕刪)


其實還挺方便的拉
周六搭六家線去接家人...
雖然因為剛營運有點混亂
站務人員也稍嫌不足
不過我想這些應該都會慢慢改善

不過有一點希望之後台鐵可以改善的
電車車廂入口有個台階
其實對於推嬰兒推車或推行李箱的乘客是十分不便的
如果設計斜坡 或 降低底盤 或 提高月台高度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乘車環境會更友善

我想六家線能發揮接駁的目的應該就能讓它及格
不過要讓六家線再上一層樓
以六家線為主軸的縱向連接就得再加強

舉個例子吧
千甲(世博)站應該增加出站後向南延伸的公車路線
穿過公道五、繞經文教新城附近,若是可能,最好是能夠穿越清大到同步輻射中心
這樣才能讓更多人願意使用六家線進行高鐵/市區的接駁並且提高市區內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習慣

喔,當然!如果市政府加強光復路清大夜市違規臨停的汽車
我想大家會更願意使用大眾運輸的工具的
不過這種掉選票的事情...
不太可能實現的
有個疑問...不太了解台鐵考慮的原因

為何路線是.1.新竹>六家 2.竹中>內灣





何不1.新竹>內灣 2.竹中>六家?




我看了班次表 2班新竹>六家 對上 1班>竹東>內灣



新竹>內灣 直達有是有但不多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看法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