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落的二十年」之謎


sergehsiao wrote:
1. 請問那個國家能做到以上三項?並且持續三十年以上?

2. 什麼是賦稅正義什麼是貧富差距,不符合他的想法就不是正義,會不會太不要臉。你比我多100元,算不算是貧富差距?是不是全臺灣百姓都要將存摺公開,並且隨時得供人檢閱。



1: 30年??!! 沒人說要這麼久啊
2: 貧富差距不是這麼算的, 也不用檢閱你的存摺才能知道, 別扯遠了, 又不是要施行共產主義, (別問我怎麼算, 去google 就有了)

賦稅正義之所以成為議題, 是因為中產受薪階級一毛稅都閃不掉,卻有很多的高所得者有很多避稅管道, 這難道沒有改革的空間嗎? 賦稅正義又不是一個這位教授第一個提的, 真不知道你在憤慨什麼勁


panron wrote:
開版的 斷章取義, ...(恕刪)


其實這篇文章論述的要點, 本身就分很多議題, 要拿哪一點來表達意見, 也難講是斷章取義吧!

既然要談這篇文章本身, 我也就文章中, 我所觀察到的幾點來表達我的一些看法:
1. 文章說, 說是美國人的調查, 說日本其實並沒有失落二十年, 其實這二十年, 表面上看起來, 日本的經濟並沒有成長, 但是日本的貧富差距拉近了, 生活負擔變小了, 其實人民變得更幸福了!

這個論調讓人實在很難苟同, 如果日本沒有失落, 那終生僱用制停止, 白領階級失業之後不敢跟家人說, 每天去公園發呆一天才回家, 這個場景是特殊案例嗎? 日本有所謂的"失落的一代", 指的是 1995 年後出現的眾多派遣工, 而派遣工變多導致社會出現新的現象, 很多部日劇都演出過這樣的故事, 難道這些都是說一些特例嗎? 大前研一也有很多的論述在討論日本所遇到的困境, 以及二十年來, 輪替過許多的政客都無法從根解決日本所遭遇的困境...這些難道就可以由美國人, 或者我們在這邊說:其實日本並沒有失落, 就一筆帶過了嗎?

2. 劫貧濟富的稅制, 要細談可以有很多面向, 我想我主要談所得稅制, 台灣跟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是採用屬地主義, 而非屬人主義. 說白話些, 也就是富人常用的避稅手法: "境外所得免稅制".

這一點緣起於當初台灣在困苦時期, 希望華僑返國投資, 但是如果這時台灣採用屬人主義的所得稅制, 也就是個人在全球所得都應在本國納稅, 那華僑在投資台灣的時候, 還得將原本在海外的所得計算回台灣來繳稅, 那這樣還有誰會來談台灣投資? 所以當時台灣採用了屬地主義的所得稅制直到今天.

要說這個稅制現在要不要改, 我個人是認為, 除非台灣規劃出讓人高度認同的經濟發展計劃, 也肯定未來一定會有大發展, 那就算我們改革稅制去剝皮, 他們因為肯定會賺大錢, 所以也會樂於待下來給台灣政府繳稅. 當然,我想大家都知道, 台灣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吸引力, 為了總總國家安全需要, 台灣鎖國已久, 台灣根本就規畫不出類似香港, 新加坡那樣開放的經濟發展計畫, 當然格局也大不起來, 那就更不可能讓人想要投資台灣. (甚至自己人想要投資台灣, 也被濕地保護給轟了出去.)如果這時候來談屬人主義稅制, 我想這個結果應該很容易想像,這個稅制肯定帶來的是"均貧", 而非大家所希望的"均富". 就算大家都知道, 很多台灣人利用了這個稅制, 用各種方法把自己變成"假外資", 讓自己的所得不用繳稅, 讓大家很憤慨, 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是直通通的去改革稅制, 而應該是改革經濟發展計劃藍圖, 讓台灣有了經濟成長的願景, 那要怎麼改, 我們也才有本錢去承擔.

3. 就是我上文所講的, 作者條列出要台灣各政黨承諾的事項, 我想作者本身也用條列的方式列出他的看法, 我也全文照登, 應該不是我去斷章取義他的想法.我的看法如上文, 我認為, 一個評論經濟問題的人, 也自稱是學者, 不能提出自己的改革辦法已經不是很好了, 還怎麼會去呼籲政府來承諾用"管制"手段來塑形經濟? 說出這種話, 也的確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也無法認同他提的呼籲.

我不知道我寫了三點, 還算不算是"斷章取義", 不過, 也算是我的一些看法, 僅供參考.
日本的失落, 日本人自己的民族性,要負相當大的責任

日本有幾個缺點:

1.鎖國---不是實質上的鎖國(台灣就很愛搞這個),也不是領導人刻意實施的政策, 而是日本人自發性的意識形態. 名義上日本並沒有鎖國,但是在很多小細節上,與文化上, 日本是一個相當封閉的單一民族社會

2.莫名奇妙的堅持---很多人常提日本人很龜毛. 單單在品質上龜毛堅持,不見得是壞事(德國的民族性就算這種),但是全面性的堅持,而且見樹不見林, 在很不重要的小細節上面堅持,不計成本,在越來越cost down, 追求CP值極大化的全球化社會, 外國人就不見得鳥你了

3.鄉愿官僚---政客有錯, 日本人會容忍, 不會出來罵,出來反抗. 長官有錯, 部屬也不敢跳出來糾舉. 在上位的人,會認為我官大學問大, 一切我說了算. 太重視年資階級, 無能的上級磨光有才下級的鬥志. 美國的社會就不是這樣. 一切講個人實力. 倚老賣老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不見得鳥你

4.賞罰不明---有功, 獎勵不會特別高得突出. 有錯, 公司會容忍. 就是盡量平等. 美國是有能力的竄得特別快, 無能的就會被fire


5.雇用制度太過僵化--聘一個人進來, 決不輕易把他fire. 所以也會不太敢聘用,怕不能fire很麻煩. 弄出個派遣制度取代雇用制,因為要fire變成比較容易. 但是派遣至薪資太低, 根本找不到好人才

6.怕人學技術,死守四行倉庫--日系汽機車是很明顯的例子. 關鍵技術即使已經不再關鍵,還是要抱在懷裏,即使快餓死了,也不肯放給別人. 德國就把不是太核心的放給中國,賺了不少錢,再拿錢精進自己的新技術


chtuxtw wrote:
轉貼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恕刪)

請你自行咕狗633跳票+薪水
這年頭承諾都不承諾了
如果說一定要自我安慰建議自己打比較實在
看一個退休人士空談不著邊際的話沒有什麼意義
第一,承諾未來兩黨都會將物價控制在低於GDP成長率的水準,以便實質所得每年都有成長。
第二,一起承諾未來十年內房價不漲。只要做到這兩件事,全國絕大部分的人都會看得到未來!
第三,承諾未來會認真落實賦稅正義與財富重分配,嚴格控制貧富差距,絕對不再劫貧濟富。
=====================================================


日本已經作到1,2點。

日本通貨緊縮20年,物價永遠都在跌,就算GDP成長率是0,實質所得還是有成長。
日本房價連跌20年。


日本退步的地方

1.貧富差距拉大。
2.人口老化+人口減少。
3.「社會平等」改善速度太慢。(兩性平等/職場平等/同性戀受到的歧視....)。這幾項人權指標,日本通通輸台灣,更不用說跟歐洲比。歐洲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地區。
日本人如果是住在天堂的話,
台灣人就是住天堂的五星級飯店了,
怎還會有人要去總統府丟雞蛋。
您還真的是跟咱當家的一樣無感,
眾人皆差,我家還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