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與新竹縣合併?...(桃園已升格直轄市)

怎麼併都好,只要公務員能減少,就是好的合併方式

現在五都,越併公務員越多,光光改門牌就不知要多花多少錢

北台,南台,東台,離島四個好不好?
qtp006 wrote:
資源平均分配?! ...(恕刪)


是啊!台灣只是個小島,而且南北己實現一日生活圈,如果不是中間有座山,只分三個區都沒問題!

想想上海腹地是1/6台灣大,人家一個市長可以管得好,台灣分成5、6塊沒理由天下大亂!

菜花龍 wrote:
是啊!台灣只是個小島,而且南北己實現一日生活圈,如果不是中間有座山,只分三個區都沒問題!

想想上海腹地是1/6台灣大,人家一個市長可以管得好,台灣分成5、6塊沒理由天下大亂!



希望跟你一樣想法的人不會很多~~

再說一次,
縱觀世界各國,應該沒有國家是用"資源平均分配給各區域"來發展的!
感恩~~


公務人員會因為合併後升等
財政支出會多負擔不少
考近去的公務人員
幾乎都不裁撤的
所以如果新竹升等的財政負擔會更重了

這幾年的財政負擔已經再轉變了

慢慢的人事成本增加
而公共建設成本變少

終究這些負擔會拖垮整個政府


現在五都早就再吵統籌分配款的問題
很多都還一直吵個沒錢
兩年後可能又多一個桃園,變成六都

越多都升起來
只會從原本一個富其它貧
變成均貧

審計長林慶隆表示,民國100年全國賦稅持續成長並創新高,但101年到105年應償付到期債務達2.2兆元,償債壓力龐大。

105年政府的負債到期
錢都還不知道哪來

這需要偉大政府來解決了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越多都升起來
只會從原本一個富其它貧
變成均貧



"均貧"是重點
真搞不懂竟然會有人會有""資源平均分配給各區域"的想法!
唉....
一個海島本身就沒什麼資源,均貧只是剛好而已,怕的是已經貧了,還要把貧乏的資源集中給某些地區享用,直接默視其它地區人的權益。

台灣這種小島本來就不可能與擁有廣大土地與資源的國家相比,也無法用同樣的方式來治理,雖然是個政治實體,但區域發展這種事不用看別的國家怎麼做就怎麼學,這麼小一塊地,不可能無法在制度上達到公平,做與不做而已。

即便各區域均分資源,區域內仍然會有發展速度不同的區塊,五都的形成本就具備區域均衝發展的概念,第六都的成立也是這一念的延伸。

政府組織減化,再期待它提升效能,合併才是王道。

qtp006 wrote:
全台灣都是直轄市對台灣發展會比較好?(恕刪)


恐怕是
因為台灣的縣市太多了,合併升格不失為推動國土發展計畫中的3大城市+7各區域生活圈的方法之一
名稱不是重點,叫做省,縣或市都無所謂
政府鼓勵台商回流,如果不想流於口號,最大的問題出在行政效率。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直率建言,台灣的公務人員必須再教育,需建立服務觀念。電電公會副祕書長羅懷家指出,政府要員出面招商,很少企業主不賣面子,但實際上要投資的時候,行政支援不足,「不能把人叫回來,各種手續你自己看著辦。」

 鴻海在大陸選中河南鄭州擴廠,由項目籌備、廠房興建到開工投產,前後僅用一個月的時間,這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口中世界第一的「鄭州速度」。

 但郭台銘捐給台灣大學一百五十億元,希望建置的癌症研究中心,為符合校務基金使用規範、企業捐贈與政府招標等重重限制,單是公文流程就拖磨了三、四年,直到去年總算開始打地基,等到真正落成啟用,距離郭台銘捐款的時間點,只怕已是十年過後。

 雖然鴻海高層含蓄地表示,「兩岸的政府體制不同,這完全不能類比。」但自政府大力打出台商回流的口號開始,就有證券分析師一針見血地說,台灣的政府效率是最大障礙。羅懷家苦笑說,「我們擁有世界最大的政府。」彈丸之地的台灣,政府部會高達卅七個,比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大陸還多。

 由企業家組成的三三會,日前邀馬英九總統座談,許勝雄代表產業界提出的建言,全部圍繞在政府效能的提升。許勝雄說,台灣的行政法規非常多,審核程序繁複,自基本工資脫鉤、外勞人數比例、六輕四期的環保問題,都可看到政府各部會的橫向協調,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

 許勝雄呼籲,政府推動組織再造的步調必須加快,因組織法各項調整未能定案,台灣公務人員在此變動的時刻,普遍展現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態。外在的經濟環境如此嚴苛,台灣的公務人員若是這樣心態,將阻礙台灣的經濟成長。

 電電公會每年向台商發問卷調查,針對大陸各城市作出投資環境評比,蘇州昆山連續四年蟬聯第一。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中原大學教授呂鴻德表示,昆山市標榜建構「服務型」政府,昆山首長的手機二十四小時不關,台商如有問題、如有需要隨時找得到人。許勝雄稱讚,昆山市政府的執行力,向來在台商之間口碑最佳。

 「台灣的公務人員必須再教育,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觀念。」許勝雄指出,政府應革新公務流程,避免口號施政,強化橫向聯繫,培養團隊精神,嚴格執行分層負責,避免相互推諉。一個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在於政府能否提供一個好的投資環境。
kegabu wrote:
政府鼓勵台商回流,如果不想流於口號....



台商大部份都是勞力密集的產業
之前會去大陸就是因為對岸的廉價勞工
現在對岸變貴了,我們卻希望這些要廉價勞工的台商回台灣
哈.......
台灣人要求加薪又要這些只需要廉價勞工的台商回台灣?!
台灣人的思維真好玩~~

桃園升格
除了鄉鎮市民代表廢除,其他大小官員議員通通升官升職等也漲薪水,桃園地區政治人物大多數會贊成,
直轄市 人員編制比較多可以擴增人數, 健保費直轄市要付補助款小心錢坑,公立高中也變直轄市負責, 多給統籌分配款 扣除公務員薪水增加 跟需增加負擔的預算, 對居民來說沒有比較優 建設還是一樣差,舉債額度增加負債變多了...

看看台中台南高雄地方建設與福利有變比較好嗎? 錢變多還是受關注的市區建設多,郊區還一樣差, 縣長變市長2屆變3屆 還有人可以當4屆

難怪 國家公務員薪資預算年年增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