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庭..買房好..還是租套房好...?


離開台積電 wrote:
自住選擇地段好的,日...(恕刪)


重點在這

太會想太會算只有絕對理性那租房就某方面而言

一定虧不到但會在其他無形之處虧大了

版主是以住套房為出發點這省很多


但以個人住過二年多套房而言

非常不喜歡, 沒有多餘空間可讓自己換個心境, 假日很想去別的地方才不想窩在套房中[但也不是假日都想去玩想要靜靜休息, 但只有床書桌跟簡單沙發在假日面對, 就是覺得少了些啥]

套房就沒有不注重他人感受的鄰居嗎? 有招男女朋友進來, 開party的沒法自己煮[不是只用大同]網路被其他套房室友佔頻寬下載高畫質影音等[房東有時不一定會理]
夏季電價高的嚇人, 房東用五元一度向你收

電熱水器壞了一時半刻也不是馬上修就好的

洗衣還要共用洗衣機[最好房東勤快消毒洗衣機], 有時要等[洗衣機壞了找人修當下沒得洗], 曬衣當心衣物少個幾件[可能衣架不夠用拿別人曬的去掉衣物改曬自己的]

當然都拿去無人洗衣店處理無妨就是要跑勤快一點

人生有規劃很好, 不過人從年輕到變老不是只有在老年退休才要放開

最精華時光住房卻只住套房完全沒有"家"的感覺

原則來說住套房沒有回憶可言

當然跟版友的另一半有協調好只住套房是ok因為只要省錢

不過是個人的話不會想一直這情況至少要有一房一廳一廚[即使在退休前]

給另一半有家的像樣感
沒錯...
現在會想到買房就是考慮到...
套房沒有私人空間

比較沒有家的感覺...

當然...人到底能活幾歲...這也是另一種變數...
350D 目前配備 10-22mm , 17-40mm , 100mm macro , 50mm F1.8

billgoe wrote:
沒錯...現在會想到...(恕刪)


人要擔心到這樣子: 會活到幾歲?!!

租套房還是虐待自己特別是另一半

如果你是有肩膀的人

活不到那歲數想啥退休?

現在不好好款待自己還待退休?

住套房真的是有點套在其中過的跟苦行僧沒二樣

五年前也是想過著愈省愈好的生活型態一切以投資賺更多為目標

後來有一部份被倒過深覺對不起家人沒給家人享受到自己也沒用到

慢慢心境有變人生苦短該花的該用的擔負的起的享受還是要作

至少到退休以前該有過的都經歷過不想老來再遺撼

不過看來版主只是不斷放大買房負面變數支持自己續租且是租套房為主

請便您高興就好

小客5509 wrote:
人要擔心到這樣子: ...(恕刪)


這些中階經理人是想要在台北信義區&大安區 買豪宅嗎? ,因為以目前這些中階經理人的年薪,可能要存
20年才能在台北買豪宅

半導體》員工涉內線,聯發科、晨星:已配合調查
2013/05/02 17:08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江俞庭台北報導】檢調單位今天兵分5路搜索關於聯發科 (2454) 與晨星 (3697) 合併案,傳出2公司內部中階經理人,涉嫌內線交易,以資訊不對稱手法套利數百萬元。對此,晨星今天表示,目前已提供資料協助釐清案情,為員工個人行為,不影響公司營運狀況;聯發科則表示,檢調單位確實至公司瞭解該案,不過僅請求配合調查,並已提供資料協助釐清案情,將不涉及公司營運及業務。

聯發科與晨星合併案傳出在收購晨星股權時,2公司內部有中階經理人已經率先得知消息,率先買進持股而後再出脫,套利交易達數百萬元。


檢調單位今天兵分5路展開搜索,已約談多位嫌犯到案偵查。對此,晨星及聯發科皆表示確實有撿調單位到公司瞭解案情,公司也都配合調查,屬個人行為將不影響公司營運狀況。

喔喔
Paul/Razavi/Abidi大重出江湖了
真是佩服大大
電子地產界雙棲達人

Abidi2020 wrote:
站上有人分享,新竹最近 風大雨大、天寒地凍。包括中華路、經國路、西大路、公道五....等全都塞爆。這如果是發生在上班天,可想而知進園區動線也將全都塞爆。
此外園區附近2房仲介開價800~900,由於只有1衛1陽台不足用來成家。甚至還有新案坪數小、夾層要另外自己做、配機械車位仲介開價850以上。與其如此,不如選擇園區周邊3房2廳2衛2陽台含1大平面車位之低公設中古屋,總價可能只要650,管理費也低,相對經濟划算!
新竹房價便宜租屋不如買屋
一邊繳房貸一邊養房保值 退休就有一筆可靠的準備金
有一退休的朋友 中年買台北大直(買約3000 賣?) 退休十年換北投(買約2500 賣?) 七十歲換淡水(買約1500 賣?) 他每十年output 超過2000萬 退休金不算 每年約有250餘萬的生活費

生不生小孩個人抉擇 不過有小孩婚姻維繫較長久 吃喝玩樂甚麼都有膩的時候 養小孩才有永遠共同生活的目的
我周邊的不生的朋友中年分手居多因為沒有共同感情繫鏈 退休時沒小孩的事可煩 是很無聊的

花東目前偏遠的農地目前 約30萬/分 近台東約40~60萬/分 至少要買3~5分(蓋農舍) 目前需500萬以上

若你不買房 現金可能EASY COME EASY GO
屆時 若無其他投資 可能無本轉換

如果現在告訴你房價100%只會漲不會跌, 我想多數人的心態就不會猶豫, 會加入買房的行列.

許多人不買房, 不願當屋奴只是一部分的理由, 主要還是在等適當適時機(下跌30%-50%)進場.

問題是時機有夠難等, 也很能掌握, 以現在來說, 就算是腰斬也不過是五年前的行情.

我建議不如換一個角度想事情, 這是三年我自己的想法, 分享給大家.

假設大家存錢的速度一定, 或隨時間略為增加.

那買房或不買房, 遇見房價續漲或跌會有四種狀況:

(1) 買房, 房價漲 : 這是現在買房的人狀況, 多數人會慶幸自己有買, 我也是這樣, 不多討論.


(2) 買房, 房價跌 :
很多人怕買房後大跌著怎麼辦? 其實我覺得重點在於不要背太多房貸, 手裡要留現金.
如果這樣的話, 遇見大跌, 我反而可以換更大的房子. 因為買了房仍要繼續存錢.
以自己來說, 我買的第一間房, 不是心目中最佳的房子, 如果大跌, 我以穩定的速度存錢,
反而可以追上我心中的房子總價. 雖然我住的房子也跌, 但是與好房子的總差價也縮小.

因此我不怕跌價.
因此我的手中有一間房, 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

(3) 不買房, 房價漲
這也是現在很多人的狀態, 也不需討論太多.

(4) 不買房, 房價跌
這種情況, 必須要手裡的錢經過有效的投資, 變得更多, 然後做最佳化的運用.(投資,買便宜房)
我覺得可遇不可求. 可能要很聰明的人, 或是有內線的人才做得到吧.

---------------------------------------------------------

總之, 我覺得買一間自己能負擔的: 房貸十年內能還完是建議的選擇. 雖然不滿意,
但是進可攻退可守, 同時繼續存錢, 等待機會.
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算是買房但看空一族, 覺得台灣遲早會走入日本的後塵.
到時候我就會拿錢換大房. 存錢仍是必須的, 在此共勉.
變電所周邊喊到1400多,除了工地、沙石車粉塵、地樁噪音振動、建物傾斜龜裂、還有仲介很多外 其他沒甚麼生活機能,但可以期待5年後生活機能會起來。
與其學人家用1400多萬等待5年後生活機能會起來 然後變成5年10年20年的中古屋,不如考慮園區周邊600多萬含電梯大平面車位中古屋,跟1400多萬變電所宅比可多買8-9台百萬名車,相對經濟划算.....
rairaimoon大大講的中肯

不過我有一個朋友遇到另一種狀況 就是

買了房 其他人的房價漲 但是自己的房沒漲 

所以 地點選擇還蠻重要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