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路給輕軌專用路權嗎?! 園區管理局都不敢在道路狀況比較單純的園區內設置不用花錢的高承載(或公車)專用道了,因為設了會被一堆園區開車族罵,而且一堆人一定會亂擠.更何況光復路狀況複雜多了,還有公車跟店家,給輕軌專用路權真的是困難重重. 如果園區管理局能成功的在園區內設輕軌或高承載專用道,光復路才有成功的可能.
而且不是一堆人都罵內灣線為何不拉進園區, 對上下班沒用處嗎? 拉進園區只設一站應該也沒人要坐吧.不如管理局先在園區內建好輕軌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Viruspig wrote:
光復路給輕軌專用路權...(恕刪)


推...
其實園區真的需要建立"真正的輕軌"...
一線走力行路,另一線走新安路..加上5min走路行程的話
可以涵括7成以上的公司

這樣可以舒緩園區擁擠的人潮...又環保!!

如果有外縣市開車的人..
周邊再停車架設一些立體停車塔!!
charakahoshi wrote:
看了一下"原來的"輕軌路網規劃圖(已被交通部打槍,沒有真的要蓋
...(恕刪)



新竹捷運最早、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於1999年之規劃方案係由紅、藍二線組成,共計約26公里,設26個車站。紅線由機場支線經東大路、光復路至高鐵新竹車站,藍線由高鐵新竹車站經新竹縣政府至牛埔。所需工程建設總經費約349億元(1996年幣值)。後因投資龐大、財務效益偏低,遂以「臺鐵新竹內灣支線改善計畫」取代。
2006年,地方政府開始規劃跨越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的竹竹苗輕軌。但由於自償率過低,2010年1月由交通部退回,短期內不興建。

新竹竹北(紅、綠線) 29.97km 240億元
新竹竹北(黃、橘線) 18.74km 150億元
新竹至竹南、竹南頭份藍線29.47km 236億元
竹南至後龍、後龍苗栗藍線32.71km 262億元
路網全長約156公里,經費概估約1,251億元 ,8億元/km
造價每公里8億, 比國外貴

竹苗輕軌: 新竹竹北(紅、綠線)地圖


法國諾曼地Caen的膠輪式輕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siOyLWUnE&feature=related
這是把歐洲常見,多節電公車, 給捷運化,實際上,它還是公車.

奧地利Salzburg的街道很狹窄,有這種 Tralley bus 雙節電公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glMejEPk60
法國 Orlean 的鋼軌電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XJDMqbChJ8&feature=related

Caen 是使用,承包台北捷運同一家公司,赫赫有名的Bombardier 龐巴迪 ,
加拿大龐巴迪 的guided Light Transit (GLT)法文: Transport sur Voie Réservée ( TVR)
簡稱 GLT/TVR type.

GLT/TVR 使用橡膠輪胎"rubber-tyred tramways",顯著比一般的"鋼輪"有更高的牽引力,因此可用於攀登陡峭的山丘,坡度可達13 %的斜坡。
對路面的要求很低, 水泥地,柏油馬路, 甚至草坪, 都可以鋪設.
它只有一條導軌,車內有導輪, 導軌不是用來承重或驅動車輛, 只是引導行進的路線.
比起人力駕駛的公車, 使用導軌的 GLT電車,不會偏離車道, 也能很精確,更快速的靠站, 對齊月台.
讓乘客更容易上下車.
造價號稱大約為鋼輪輕軌的 60%, 可節省 40%.

缺點是,因為是膠輪,不是鋼輪,時速最快只能到70km ,
輪胎和地面的磨損, 比鋼軌更高, 日後要付出的維修費用會較多.
GLT/TGR系統,最終的使用年限為 15-20年, 大約只有鋼輪LRT年限 的一半
再者,因為單軌的導軌為專利, 要擴線時只能找原廠商Bombardier龐巴迪 ,不能像傳統的鋼軌, 有許多家廠商可以選擇.

但是像新竹的情況
1.頭前溪和68快速道路, 切開新竹和竹北, 要聯結新竹的火車站, 和竹北的高鐵站, 一定要過河,跨過頭前溪, 如果不利用現有的橋樑, 就要蓋新橋, 又要多花錢.
2.台鐵縱貫線鐵道, 又切開新竹舊市區,火車站和園區及高鐵站, 如果不利用現有的橋樑, 就要蓋新橋, 又要多花錢.
Caen這種膠輪式的 GLT/TGR 輕軌 , 就是改良的電公車, 它算公車, 是掛有車牌的
使用膠輪式的 GLT/TGR 輕軌, 就可以用既有的路面(不過新竹的路太爛, 可能要重鋪), 也可以上橋,下橋.
3.園區怕震動,膠輪式的 GLT/TGR 輕軌沒問題.

光復路比歐洲小鎮的石板路寬多了,
也不會抵絀 鐵路法第11條的規定(已經有內灣線, 就不能再蓋平行的鐵道),但 GLT 是膠輪, 不是鐵道.

不過Bombardier 龐巴迪GLT/TGR 輕軌, 只有法國的 Caen 及 Nancy 二城在使用, 使用的城市太少, 造價壓不下來
Nancy Tramway
http://www.trams-in-france.net/nancy.htm
Caen
http://www.trams-in-france.net/caen.htm
全長15.7km , 造價15million(6億台幣)/km, 共 227million (約90億台幣)

膠輪單 導軌系統, 除了Bombardier GLT/TVR之外, 還有另外一種 , 法國 Lohr公司的
Transloh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lohr
http://www.lohr.fr/transport-public-tech_gb.htm

它雖然地面是單導軌, 但是車內是V 字型的雙導輪, 由兩側夾住單軌.
使用的城市較多, 有法國Clermont-Ferrand, 中國的天津,上海和義大利的Mestre(Venice) , Padua (Italian: Padova)
造價上
法國 Clermont-Ferrand
http://www.trams-in-france.net/reload.htm?clermont.htm
全長14公里,使用20台四節車箱的STE4 (32m長), 車輛總價€44 million. (16億台幣, 每台8000萬台幣)
如果加上運輸系統和廠站設備, 總價達€115 million(46億台幣),大約3.3億/km
再加上城市街道更新, 衛星城鎮發展規劃, 總計劃為€290 million.(116億台幣)
, 也就是8.2億/km
張江有軌電車
全長共約 10公里, 共配置9輛列車, 15個車站,平均站距620m .
共投資 6 億(30億台幣), 其中一列車組載客167人, 造價為 3000萬 (1.5億台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6%B1%9F%E6%9C%89%E8%BD%A8%E7%94%B5%E8%BD%A6
張江有軌電車影片

天津開發區現代導軌電車一號線
天津開發區導軌電車一號線一期工程全長7.86公里,總投資1.9億元(不含車輛)。南起津濱輕軌泰達站,北至第十三大街的學院區北站即天津科技大學泰達校區,縱貫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沿途共設置14個車站,均為地面站,途經生活區、工業區、學院區,採用島式月台設計,其中,泰達站為島側混合式站台設計,站台類型與公車站類似,為簡易車站。其中開發區第一大街至第十一大街都將設站,平均每個站點間距離583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B4%A5%E5%BC%80%E5%8F%91%E5%8C%BA%E5%AF%BC%E8%BD%A8%E7%94%B5%E8%BD%A6%E4%B8%80%E5%8F%B7%E7%BA%BF

還有義大利的Padova, 它不是所有的路線都有電線,集電弓可以收起來, 它有蓄電池, 到了寬一點的路段, 再升起集電弓. 義大利的路面和台灣好像, 影片中路面很不平的石板路都能走,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c3fr7xrOXI&feature=related

下面是義大利水都威尼斯的陸地那邊的 Mestra , 影片中可見, 輕軌和一般汽車共用同一個車道.
這一種輕軌要進入北門街或城煌廟前, 也是沒問題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5U10w7AD8&feature=related

大陸的土建造價便宜很多, 但列車組也是買到很貴, 是法國Clermont-Ferrand 買到的,二倍價錢.
另外,如果鋼輪輕軌的造價和膠輪相近, 鋼軌還是有優勢.

如果不是好大喜功, 花在台鐵六家線的錢, 應該就夠了!

herblee wrote:
新竹竹北(紅、綠線) 29.97km 240億元
新竹竹北(黃、橘線) 18.74km 150億元
...(恕刪)


herblee wrote:
如果不是好大喜功, 花在台鐵六家線的錢, 應該就夠了!


六家線花60億, 輕軌要240億, 挪花在台鐵六家線的錢去建輕軌到底是怎麼個夠法? 不懂
原本的240億是怎麼估出來的?
大大的低於60億又是怎麼估出來的? 誠心請教?

herblee wrote:
新竹捷運最早、由交通...(恕刪)

新竹搞捷運,蚊子可能都懶得搭......
dither wrote:
六家線花60億, 輕...(恕刪)


使用GLT的法國城市 Caen ,Nancy, 使用 Translohr 的法國Clermont-Ferrand 義大利Pavoda 和
Mestra Venice, 人口都比新竹少. 設施方便了,就會有人搭.

法國的工資比台灣貴, 原物料也貴, 它們整體工程,是包括周邊社區開發,城市更新
樓上就有數字

Caen 整體花90億台幣
Clermont-Ferrand 整體花116億,其中機電,車站,號誌+車輛是 只有 46億元台幣.
平均是 3.3億/公里

上海只花30億 台灣比法國貴是沒道理的.


240億怎麼出來的? 不知道?
那是竹竹苗輕軌說明,網路上公開的資料.但是沒說怎麼算出來的.

而且路線 還是有討論的必要 .
避掉一些人煙稀少的路段, 集中在紅線,繞進園區, 60億應該辦的到.
法國都蓋的起來.
上海的張江有軌電車, 已經通車了, 6億人民幣.

張江有軌電車影片2

原以為大大在輕軌這部份努力收集了不少資料, 會有一些240億的內部消息
我也覺得很納悶為什麼會估到240億? 直覺上單就工資原料這些來說似乎不可能貴到這種程度
如果240億是把一些貪污回扣的成本納入, 那我們可就要好好監督一下了
先假設240億是專家學者研究後所評估出來的實在價格, 我的猜想是會不會土地取得成本佔了很大的部份, 而這是大大的估算中沒計入的? 所以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落差?
雖然輕軌是使用既有道路即可, 但是可能還是需要一些土地徵收&道路拓寬之類的改善, 而這些取得成本在台灣來說是極其昂貴的, 即使是只需要徵收少量的土地, 總造價也會遠超於六家線運用便宜的土地直接改善, 所以最後在成本與效益的折衷下選擇建六家線?


herblee wrote:
使用GLT的法國城市 Caen ,Nancy, 使用 Translohr 的法國Clermont-Ferrand義大利Prodova和
Mestra Venice, 人口都比新竹少. 設施方便了,就會有人搭.

法國的工資比台灣貴, 原物料也貴, 它們整體工程,是包括周邊社區開發,城市更新
樓上就有數字

Caen 整體花90億台幣
Clermont-Ferrand 整體花116億,其中機電,車站,號誌+車輛是 只有 46億元台幣.
平均是 3.3億/公里

上海只花30億 台灣比法國貴是沒道理的.


240億怎麼出來的? 不知道?
那是竹竹苗輕軌說明,網路上公開的資料.但是沒說怎麼算出來的.
而且路線 還是有討論的必要
dither wrote:
原以為大大在輕軌這部...(恕刪)


小弟看了這份
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 - 綜合規劃報告
這比竹竹苗輕軌計劃, 要詳細很多
http://mtbu.kcg.gov.tw/cht/project/project_comp_plan_report.pdf
這裏面有細目
總工程建造費, 就是 69.9億 22.8公里 , 就是 3億/公里
它還使用比較貴的鋼輪系統
而不是比較便宜的膠輪 GLT 或 Translohr系統, 膠輪系統會再便宜30% - 40%.
(膠輪系統,其實就是電公車捷運化,就是電力驅動的公車, 土地徵收很少)

這個費用就和台鐵六家線差不多,六家線總長度不到12公里, 應該都是使用 台鐵 和 高鐵的地.

加上土地徵收費用, (因為用到台鐵的臨港線,大多都是台鐵的土地),共46億元
這可以像高雄,用市有土地去交換,如果走高鐵橋下這段路到竹中,和高鐵分攤,會省去很多費用.


設計費 3 億
物價調整費 6.6億
共125億
這比起上面240億, 足足少了一半.

再加地價增值費 8億 , 最後預估為 133 億

不比不知道, 人比人氣死人.




herblee wrote:
小弟看了這份 高雄環...(恕刪)


剛在這個網站
http://showian.pixnet.net/blog/post/22395586-%E6%96%B0%E7%AB%B9%E6%8D%B7%E9%81%8B!
看到似乎是因為光復路這段被規畫為高架所以造價變貴了
高雄會不會馬路原本就寬, 車流也不像光復路塞, 所以不用高架?
我也是覺得輕軌比較適合新竹, 但是在光復路要有輕軌的路權談何容易? 為何不先去要求道路狀況簡單的園區先做輕軌?? 園區輕軌做起來
1. 至少可以減輕部分園區上下班交通問題, 反過來新竹市先做,而園區沒做,對園區上下班交通則是一點幫助都沒有. 我想很多唱衰六家線的應該都是沒辦法用到這新的建設去上下班吧.
2.如果園區做的好,讓大家看到好處.我想在光復路跟慈雲路要推動應該簡單的多.
其實要讓六家線能負擔上下班交通問題,我覺得可以從新莊站設輕軌,延著關新路,光復路,從介壽路進入園區.但重點還是園區本身也要有輕軌才有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