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拿台北來做例子沒甚麼不恰當
人的習慣是環境造就的
我坐過公車上班,其他時段二十分鐘的車程上下班時間要五十分鐘,遇上有事故塞上半小時不動,到公司變大遲到,走路還比較快,沒一個月受不了只好騎回機車,塞車都沒我的事。
軌道運輸時間固定可以掌握,不是公車可比的。
有輕軌可以坐我也不想輕機車,因為可以抓頭髮,穿比較正式,下雨天也不用風雨中騎車。
台北人有些不會開車騎車是因為有捷運公車搭可以不需要學,不是台北人就比較廢好嗎!
新竹輕軌方便了漸漸下壹代也會越來越多人不會騎車開車了信不信?

sunyearhuang wrote:
你是要說,法國幾十年的人口下滑是因人口密度太高嗎?
我提法國例子是在說明,人口增加或減少會有自然(生物本能)的平衡。
人口增到至壓力水平自然會減少;減到反壓水平自然會反彈增加。

1.我提到法國人口密度是台灣的六分之一,是要表達台灣人口壓力大,呼應我認為台灣人口會大幅減少。

2.剛剛查了一下資料,二戰後法國人口一直穩定增加,70年增加了50%

hayato567 wrote:
我想要討論就直接針...(恕刪)


舉例的1路公車只有火車站到竹中,既沒有進園區也沒有連結到高鐵,跟輕軌路線差太多。
所以嘛,新竹市公車就只在新竹市跑。新竹縣也一樣。
新竹公車被詬病的另一點是沒有路權,既然都要塞乾脆自己開車就好。
這種狀況就算五分鐘一班車一樣沒人搭。

輕軌第一要有A級路權,第二要連結通勤通學路線,第三要連結台鐵高鐵,第四也是最基本的班距要夠。

AW2042 wrote:
軌道運輸時間固定可以掌握,不是公車可比的。
有輕軌可以坐我也不想輕機車,因為可以抓頭髮,穿比較正式,下雨天也不用風雨中騎車。
台北人有些不會開車騎車是因為有捷運公車搭可以不需要學,不是台北人就比較廢好嗎!
新竹輕軌方便了漸漸下壹代也會越來越多人不會騎車開車了信不信?

輕軌的覆蓋率有限,住家和公司都在輕軌站附近的人,才可能坐輕軌上下班

輕軌連路線都不清楚,只有個大概,經費就核定了?
先上車,後補票的建設,風險真的很高!

chiashin wrote:
輕軌的覆蓋率有限,...(恕刪)


在初期路網覆蓋率有限的時期需要類似捷運接駁車, 台北已經做了二十年, 效果很好。
有些大型社區甚至有小巴來回捷運站。

將來輕軌若成相信有三大區塊需要密集縱橫公車接駁網: 新竹市中心, 園區, 還有竹北市;也可延伸至南寮香山湖口竹東。
而公車接駁網的各自集中點就是矩形的四個角。
iepmis wrote:
既然閣下認為尼斯的...(恕刪)


剛剛問了要下班住金山街套房同仁, 給了問題: 如果有環狀輕軌從介壽路那邊過來, 會經過園區沿線, 票價在如果在25元單程狀況下, 你會捨機車改搭輕軌前來上班嗎?

答案是不會, 只有在下大雨太冷及假日沒回中部的而想去市區竹北狀況下會搭乘, 一則貴, 二則機車短程能到的環境而公司又有停車棚地下室狀況下, 為何要花更多費用去搭乘? 再走路進公司不傻了?

一個連公車運輸運量養不起來的中小型都會, 巴望捷運當萬靈丹? 太抬舉這套系統價值, 扯尼斯輕軌是靠當地居民, 跟觀光客一點關係都沒有? 已經講過這套說法若是講得通, 機捷運量不會只有落得這德性五萬多人一天! 機捷從台北火車站出發前幾站經過三重新莊泰山, 光這三個行政區設籍人口超過百萬以上, 三重新莊還有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經過, 即使如此, 運量在機捷上根本少的可憐, 這五萬人搭乘機捷還要扣掉為旅遊出境者;
====

桃捷公司統計,昨天20170302搭乘人次為5萬多人,與試營運期間(免費)單日最高17萬人次相較,運量減少近2/3…..
====

尼斯輕軌在2007重新營運的當下難道蔚藍海岸也是那時才開始有觀光客搭乘?! 蔚藍海岸作為觀光特點之一早就超過百年以上, 當地輕軌早自十九世紀末就有, 上個世紀中因為公車突顯了載客優勢, 爾後廢除路面軌道直到上個世紀後期路面仰賴巴士造成的交通問題, 後面重新選擇路面輕軌逐步廢巴士經過主線因為可靠度較巴士高及比地鐵造價來得便宜, 原本當地就是結合觀光而有高運量支撐, 載具就是從公車輸運汰換為路面軌道

新竹市不過是個工作型都會, 觀光上沒太多優勢亮點, 想蓋請中央全額出錢, 票價要優惠跟限制配套, 否則蓋好了配套沒作, 轉搭捷運者就是有限

至於其他本國都會區地方軌道憑哪一點有資格? 人家是直轄市分配預算上比省轄市有利, 日後真蓋起來變賠錢貨, 就看直轄市編列補貼要多久, 台中市一年一千多億預算, 台南市也有八百億, 新竹市不到二百億也要背個捷運來玩!!!

還有剛看了新竹市公車今年一月份運量, 三十七條線, 含四條免費公車 一月份總載人次共四十六萬人, 平均一天一萬五千人次, 相較設籍人口四十三萬多人, 不知道算多算少? 應該算有印象中比六年前成長了快五千人! 平均一年成長不到一千人, 從今年算起再過五年或許竹市公車載客量或有機會上看二萬人....

同時期一月份, 基隆市公車客運二十四五條線, 總載人次一百七十一萬人, 平均一天載客五萬七千多人, 基隆市人口不到三十八萬人設籍, 比新竹市還少, 地形上基隆還較新竹市更多山平地狹小.... 請問要怎說?


基隆市公車看起來連免費公車都沒有都要收票錢的呀
住金山街9成都騎機車,捷運蓋好九成九絕對不會搭~
本來就不奢望這裡族群會搭~
25元的油錢可以騎40KM以上,請不要把機車族跟捷運畫成等號
不然台北機車就不會那麼多了~
阿基師天天騎機車不坐捷運就是為了省錢.

輕軌是要給汽車族.公車族搭的. 開車(坐計程車)的人不外乎,竹北上班族.新竹市上班族.搭高鐵來出差.假日去巨成.SOGO.
需要開車的地點,輕軌都有cover到了.


所以我才說輕軌千萬不能走園區一路,
一定要走園區二路,才會有上班族通勤(GG.聯電.大M.N)
介壽路或者世界先進開一條路出去光復路都無所謂,
本來就不預期金山街的人會搭

走園區一路一定年年虧損,然後慈雲路還是天天塞


小客5509 wrote:
剛剛問了要下班住金...(恕刪)
johncsmc wrote:
住金山街9成都騎機...(恕刪)


但必需講介壽路的整體路面夠寬闊, 架輕軌才不會顯得整個道路空間被大幅限縮,

再者也是有人提到可寄望園區上班人口構成搭輕軌主力, 那麼騎機車的也不應放過甚至騎進園區一路的也算是大宗, 當尖峰時間被轉往污水廠再經過科技路與新安路交叉口算是停等時間較久的場域, 新安路開放通行一分鐘, 則科技路等到綠燈時, 都有超過百輛機車衝出, 七點到九點前可以概算是否有累積超過萬部以上的機車? 還沒算剛講到的介壽路, 寶山路上來的累積車輛

至於開車人是否會放棄開車轉搭未來輕軌入園區上班? 個人是認為要看, 如果是那種下班時間不定, 過了下班尖峰時刻若班次無法密集, 基於回程未必便利狀況下, 要因此放棄開車可能都還要多方考慮

若騎機車入園區上班人口排除列入, 那麼輕軌運量要成長預期會非常...
chiashin wro
1.我提到法國人口密度是台灣的六分之一,是要表達台灣人口壓力大,呼應我認為台灣人口會大幅減少。

我啊知道啊!所以不是回覆,人口是否有過多壓力,單用密度去看是舊思維。
100平方公里的都市住40萬人,很舒適,同樣的面樍旳嫏下可能5萬人就感到有人太多了。

chiashin wrote:
2.剛剛查了一下資料,二戰後法國人口一直穩定增加,70年增加了50%

那是移民人口加進來的結果。
我們談的是少子化的人口,那是在談生死率自然比率。
談新竹人口增減也是用生育率和人口遷移兩個因素討論的。
小客5509 wrote:
剛剛問了要下班住金...(恕刪)


金山街就在園區旁邊,會選擇住那邊就是因為上班近,既然上班近,怎麼還需要搭乘大眾運輸?這就像去問台北人會不會花20元搭乘一站捷運再走路去上班一樣。台北人也是很多騎機車的。

所以問住金山街的人會不會搭大眾運輸去旁邊的園區上班然後說捷運是不需要的,這根本毫無參考性。

至於甚麼直轄市補助多,所以賠錢也沒關係?這又是更有趣的理由了,這幾個直轄市稅繳的沒新竹市多,就可以用別人繳的稅來燒錢蓋捷運?請問這是甚麼理由?

到現在還在講尼斯的輕軌是因為蔚藍海岸觀光而建的,蔚藍海岸不是只有尼斯,而是從西邊的坎城一直到東邊的摩納哥,尼斯境內只是其中一段,但是尼斯輕軌是不走海邊而是走北邊靠山區往南還沒到海邊就折向東北,很明顯根本不是為了蔚藍海岸的觀光而興建的。如果真的是為了觀光,那尼斯一號線應該會先蓋機場(西南側)到尼斯市區,而不是規劃到第三號線才走機場。

公車一樣要等紅綠燈也會跟大家一起塞車,如果不會比較便利,少人搭乘本來就是是正常。這跟會不會去搭乘專屬路權時間能掌握且不會塞車的捷運根本是不同的情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