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3803 wrote:所以才要有佛~~~佛...(恕刪) 地方小,軌道運輸就沒有效率.台北不只人多,市區也夠大.高雄比起新竹,市區也大很多.在新竹只要通勤時間一過,誰也不會在乎啥是輕軌重軌.
cckm wrote:地方小,軌道運輸就沒有效率在新竹只要通勤時間一過,誰也不會在乎啥是輕軌重軌...(恕刪) 地方小,軌道運輸要換更靈活的輕軌,才有效率。輕軌等於是公車專用道上的公車,再把公車加上電氣化和自動化.重軌,輕軌真的差很多重軌就是火車, 它進不了街道, 適合長途運輸輕軌是街車 , 就是和公車一樣,可以走在街道上,適合在都市內的運輸.輕軌運輸(Light Rail Transport,LRT),泛指與路面交通混行的有軌電車和鐵路列車, 『混行』是這個定義的關鍵。不過,也有以軸重來區分,軸重小於13噸為輕軌,軸重大於13噸為地鐵。或是重量小於或等於每米30kg的鐵軌為輕軌,重量大於每米30kg的鐵軌為重軌。這兩種定義現在只出現在中國大陸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1.5~3.0萬人次的成為輕軌鐵路, 3萬人以上為重運量捷運。或是比重型鐵路系統(含國鐵、長距離鐵路、通勤鐵路)運力小的鐵路運輸系統,也稱輕便鐵路當然,像東京那種千萬人口的都市, 可以做到火車捷運化.山手線的E231列車,尺寸(高度,寬度,長度):20,000×2,950×3,980(mm)車重25.0噸 軌距: 1,067mm ,大小,重量和台鐵EMU600差不多,軌距相同為窄軌1067mm不過,供電模式不同, E231是 直流 1,500 V .尖峰時段能做到 2-3 分鐘一班車在巴黎,也有 RER 這種郊區快線(通勤鐵路),它有單層和雙層車箱,比較像火車,但是它完全自動化, 和捷運沒兩樣.不過,在市區停的站數沒有Metro地鐵那麼多.供電採取雙系統, 既可以用市區捷運的1.5 kV 直流電, 也可以用RATP火車路網的25 kV / 50 Hz交流電.德國也有S-bahn,負責大城市郊區的通勤, 供電使用和DB火車一樣的 15 kV 16.7 Hz AC交流電但是台鐵,韓國製的 EMU600 , 它和東京山手線的JR東E231系列列車,或巴黎 RER ,德國S-bahn 電車, 自動化或內裝或捷運化的程度 ,都差上一截.EMU600以每4輛為1編組,最多可4編組共16輛連結在一起。---------------------------------------------------------------列車編組 2M2TM:EM600型 駕駛室動力車,座位:62人,立位:120人T:ET600型 無動力拖車,附設無障礙設施,座位:62人,立位:120人營運最高速度: 110 km/h起動加速度: 2.88 km/h/s車輛長度: 20m編組總重量 : 四輛135 t軌距 : 1067 mm轉向架: 法國Alstom供電制式: 25,000V交流電 60Hz牽引電動機 : 三相交流感應電動機牽引功率 2000kw(2618hp)控制裝置 脈衝寬度調變變頻器(VVVF)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機電設備採用日本東芝的IGBT系統--------------------------------------------------------------而以日本富山線的Portram輕軌路面電車為例==============================================================富山ライトレールTLR0600形電車設計最高速度:70km/h営業最高速度:60km/h起動加速度:3.0km/h/s減速度:4.0km/h/s(常用最大),4.6km/h/s(非常)乘員 : 80人[座席28人 、立席52人]軌間 :1067mm構成: 2車体2台車連接全長:18.4m全幅:2.4m高さ :3.407m車両重量:約25t定員: 80人[座席28人 、立席52人]車椅子スペース: 前後2箇所電気方式: DC 600V設計最高速度:70km/h営業最高速度:60km/h起動加速度:3.0km/h/s減速度:4.0km/h/s(常用最大),4.6km/h/s(非常)==============================================================輕軌的造價比重軌更低,因為它們需要的基礎建設較少;加上輕軌的靈活度較高,施工規模也比較小。輕軌電車最大坡度可以到達8%,最小曲度半徑為20米,所以線路鋪設彈性大,成本低。輕軌電車也通常較短、窄和輕輕軌電車的加速性能常常高於重軌,爲了應付混合車道的狀眾多突發車況,加速度常可以設定到4km/h/s,而一般重軌最高也就3.6km/h/s,減速也可以在5km/h/s以上,一般重軌則達不到。輕軌的最高速度通常較低, 不過也有60-70km,整體車速並不遜於重軌,也足夠市區交通使用。供電通常為 1.5KV以下, 日本為600V DC, 歐洲則為 750 V DC 或 1.5 kV DC電壓小於重軌20倍 , 電纜, 高架電桿都可以更輕, 而且採直流電,沒有繁雜的電力轉換裝置,這樣花費會更少很多城市花大約 10 億左右的台幣(車輛+機電), 就蓋好了.雖然輕軌一列只能載80人, 可是它班次多,所以每小時運量可以和台鐵重軌一樣.可以進園區,走光復路,北門街, 城隍廟 ... 還有巨城 中央路這是台鐵的重鐵(重軌) 辦不到的.在荷蘭或德國的一些城市,輕鐵系統甚至會和重鐵共用路軌。台鐵的重軌和國外的輕軌,都是使用高架空中纜線供電, 台北捷運則是沒有空中纜線,而是使用鐵軌旁,設至置第三軌供電.電動列車的集電裝置在帶電路軌上接觸並滑行,把電力傳到列車上。這種集電裝置在英語稱為「shoe」,中譯為「集電靴」。第三軌道供電系統的電壓較高架電纜系統為小。高架電纜一般能提供25000伏特或以上的交流電,但第三軌系統最多只能提供約1500伏特的直流電。不過也有些輕軌是使用地面供電的 APS 系統 .例如法國的剝耳朵市 (Bordeaux).Bordeaux Tramway 剝耳朵輕軌 影片0:33降下集電弓,進入舊城區都是沒有高架電纜,到了4:38 升起集電弓.APS系統的供電軌在外觀上像是兩條金屬片鑲在一長條絕緣片上,當列車行駛時,列車的號誌感應裝置會偵測並傳遞訊號給該區段的供電軌,此時在列車中間下方的供電軌才會依訊號提供電源;因此未有列車經過的供電軌並不會帶電,行人、動物、車輛通過的時候不會有觸電的危險。義大利 Padova ,有蓄電池,市區降下集電弓只要不亂花錢, 10億就蓋的起來.六家線63億當中, 土建就花了57億,車輛和機電只有6億元.唉 ! 土建才能擺平各方人馬!
台灣第一條輕軌捷運應該會在2014/10在高雄通車(自2001年起年年招標年年流標,如果今年底不流標的話)到時應該可以參考看看,適不適合新竹。畢竟現在多數人還不知道輕軌和重軌的差別。我是滿期待的啦。cckm wrote:在新竹只要通勤時間一過,誰也不會在乎啥是輕軌重軌. 的確,如果不考慮六家線路線不佳,光看內灣線的話假日尖峰時4輛一組的重軌DRC1000共600人都不夠用,平日離峰時可能2輛一組輕軌共80人都坐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