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違建 現在起 不會拆除, 因為拆除的比例過低 有拆跟沒拆差不多
新竹交通違規 現在起 警察不會抓 , 因為被抓的機率太低 有抓跟沒抓差不多.
實在很不想要一桿子打翻所有人, 但是我看到的實是如此, 警察都知道哪邊違規多, 但是就是不去抓.
似乎全新竹只有中山路城隍廟前跟光復路是示範區, 其他地方都是眼不見為淨區.
新竹根本就太自由了 明明路就這麼小條, 大家還要放一些輪胎 盆栽 禁止停車 當路霸.
檢舉了大概也沒用, 在台灣就是這樣, 只要市長想要連任, 大概就不提任何可能會"擾民"的政策.
不去阻止這些愛違規的人, 就是變相再處罰守秩序的人.

大學路51巷拓寬 啟用
市府今(28)日於大學路51巷舉辦「新竹市大學路51巷道路拓寬工程」竣工通車典禮,議員曾資程、劉聲正、鍾淑英、張祖琰也到場參加。
市府8月起進行拓寬工程,將前130公尺道路拓寬約為12公尺,後170公尺拓寬約為8公尺,並增加排水與照明設施,耗費兩個月、投入約450萬,將陰暗狹小道路打造為寬敞明亮的要道。
「短短三百公尺,影響在地居民安全20年。」林智堅市長表示,大學路51巷是新竹市與園區的來往要道,因原有道路過窄造成交通阻塞,時有事故傳出,在地居民殷殷期盼交通改善。
林智堅市長說,市府積極了解後,發現周圍多為公有土地,於是籌措經費、全力投入,62天完成拓寬。他也強調,帶給市民便利的建設是市府責任,高峰路的拓寬工程將於近期完成,盼有效改善通勤時間的交通阻塞。
林智堅市長表示,大學路51巷拓寬能夠短時間完工,感謝議員曾資程和里長徐兆生、趙強的長期爭取,市府團隊將與議員、里長們繼續帶給市民幸福,讓各項工程都能如期如質完成。

kegabu wrote:兒童醫院BOT 馬偕爭辦:準備好了
內政部都委會今日審議通過「機31」變更為兒童醫院用地
新竹市爭取設置竹竹苗第一所兒童醫院,將採BOT委外興建經營,馬偕醫院團隊傳出有意爭取,馬偕公共事務課長蔡德龍表示,馬偕是教會醫院,只要是公益、對社會有益,馬偕醫院都會爭取為新竹孩子們服務的機會。
竹市建功二路「機關31」土地,10月4日經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變更為醫療用地,市議會也決議通過,以BOT方式委外興建經營,市府今年2月曾舉行招商座談會,有6家醫院參加,都表示樂見新竹市兒童醫院設立。
「竹馬兒醫,我們準備好了!」馬偕院方在院內刊物中提出,新竹馬偕醫院成立以來,擔任兒童醫療的重要防線,也擁有醫學中心等級醫療團隊,18位小兒科主治醫師、12個次專科,堅強陣容能夠即時守護每一個小生命。
「新竹馬偕從孩童的角度出發,了解孩童對於就醫的恐懼。」指從環境布置、抽血檢驗櫃檯、治療室都特別規畫,打造童趣、互動空間,表達了爭取意願。
新竹市衛生局長何秉聖說,目前正在進行兒童醫院相關規畫,「有意願造福孩子的單位,我們都很歡迎」;市衛生局感謝竹市醫院的支持肯定,對未來醫院招商案有信心。
市衛生局正規畫兒童醫院BOT案,將送交議會審議定案後,就會對外招商。
新竹市高峰是通往竹科、青草湖與學府路學區的重要道路,因繞行山區,路彎又窄,尖峰時刻是通勤族之痛,市府將全段路的重要「髮夾彎」之一聖經書院到財神廟路段拓寬,路人與住戶稱便。
市長林智堅昨天與工務單位現勘,督促施工單位今年11月底前完工。
林智堅表示,這項工程今年3月初開工,目前進度約9成。他說,過去30年民眾屢屢建議拓寬高峰路,但一直未成;市府編列 2150萬元,將原本4公尺到6公尺寬的路幅,拓寬到8公尺,改善聖經書院到財神廟這段約800公尺長的交通瓶頸點,方便市民通勤。
市府工務處長陳炳煌3月初開工典禮時有感而發說,他到市府服務近40年,從20多歲年輕小伙子到今年滿60歲,終於克服困難、打通瓶頸,拓寬了,「特別感動、特別激動!」
林智堅說,這項工程另一重要關鍵是利用工程技術,將鄰近高峰路164巷一處近135度大轉彎,藉橋梁工程改成90度;沿線的電線杆,過去經常發生車禍,也利用拓寬,將部分電纜地下化,不僅提高交通安全,也有助於紓解竹科通勤族與學子們的塞車之苦。
新竹市副議長許修睿、議員施乃如、許文棟、徐信芳、 曾資程及當地里長現勘時,都肯定拓寬工程,對拓寬後的道路標線、行車號誌及路邊擋土牆,也建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