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1.請不要把自己的經驗,憑想像套用到別人身上
我從小到大,課堂上從沒有聽過關於法國、荷蘭生育率的內容
我都說抱歉了,還一次給你三個連結參考,還不行嗎

chiashin wrote:
2.我查資料:
1970年代前,法國生育率在3左右
之後快速下滑到2以下,但是最差也有1.75,近年又回升到2
~~你說法國人口增加是因為移民,以這種生育率來說,不計算外來移民,法國人口一樣不會減少!
~~你說法國當時生育意願比現在的台灣還低,但是台灣現在生育率接近1,法國最差也有1.75。
沒聽過,怎麼上來就怎麼下去,怎麼下去就怎麼上來。緩升緩跌,急跌急升。你怎知台灣不是急跌後急生?
給你法國例子,只是說明,生育率不會永遠跌也不會永遠生升。不是台灣一定要照著法國刻本走。
以前台灣人,一家生五六個不算多,如果畫成曲線,外插值法分析三四十年,台灣人口就要擠成沙丁魚了。
但三四十年後,卻再討論台灣人口少子化危機。人口預測可作為人口政策參考,實際不會照著分劇本走。
有看過這則則新聞嗎?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512/696392.htm
chiashin wrote:
3.你拿法國做例子,說人口減少生育率自然增加,人口多生育率自然減少...
現實上法國人口是一直穩定增加,生育率卻有變化,
以法國做例子,不能支撐你的說法,你卜用錯例子了
唉!那你怎麼不推論出,所以台灣少子化不必然人口會減少呢?
本來宜居國家,如果在移民政策採開放,人口就不跟生育率同步。這會很難理解嗎?
如果台灣直宜居且政府採民取移民開放甚至鼓勵,同樣管你生育率如何低,人口照樣往上走。
誰也沒辦法準確預測四五十年的人口變化。正式的人口分析會有"轉型"分析。
轉型包括結構性或生育率等的轉變,它很難預測,通常轉型是事後的分析。
如果無法預測四五十年的人口變化,那分析這個做什麼?
四五十年的人口分析,可做為人口政策之參考。人口政策又會成了人口趨勢的外力變數。
(意思是,人口政策若奏效,事實就會背離原分析)
如果你去問你提的專家,那2060年台灣人口一定會是一千八百萬嗎?
如果他真的是專家,就會那告訴你,那是就現有資料統計,加上很多的假設,然後用內外插值法求出來的。
準確度就僅止於此!
我看過台灣人分析,使用參數最多最齊全的:
中華民國2012 年至2060 年人口推計
你提的那個專家,或許就是截取裡面的中推值(看起來數值接近),我不知道...因為你也不給專家名子也沒給來源。
放心,我不會指著你,要來源

我給你這個分析,是要你注意裡面用了佷多假設數據,"假設"知道意思嗎?那是沒可靠數據而揣測旳數據。
如果有相關的參數確沒納入分析或假設錯誤,那分析就會跟事實有出入。
而最重要的,裡面沒有我提到人類(生物)本能對人口和環境變化的反應。但這不能怪專家,因為這方面的研究尚不能量化。
不能量化的東西無法納入數學模型。
看任何的數字,要知道他用的參數來源(如困假設越多就越失真),和參數是否齊全,有沒有遺漏重要的因素來鄰斷數字的可靠度。
結論:
1.幾十年人口預測,只能當政策參考,不是未來的必然劇本。
2.一個國家,建設少或生活條件差的人口會往建設多,生活條件好的地區移動。
所以人口減少,不代表所有地區都依比例減少。精華區可能反而增加更多的人口(人口減少區會加速往精華區移動)。
(不用看國外,台灣早就是進行式)
3.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因人口有減少的趨勢而停止或減少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