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房比價格,不要只比"有形"的價格而忽略了"無形"的部分....
說真的,幾個日後可能的鄰居pm來問,感覺自己價格也許買高了些....甚至還去找sales理論!!在下原意並非如此...
如果它還可以給我個平面大車位(最好是我現有隔壁那車位),我再加個120也OK的;若他可以給我個面南面竹女的View,每坪多個1~2萬也許都在我的可接受範圍內!!
買房嘛,自己喜歡最重要,買了就安心等建案完成安心住,想投資的就等它漲,往"後(以前)"看不如往"前(未來)"看,無論是投資或是自住,等到自己的夢想實現時,過往的一切都已經不是重點(當年小弟買竹北透天社區時,也幾乎是全社區第一貴,5年過了竹北房價也漲了起來,回頭看看也就不那麼介意了)
大家參考一下吧~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最大的問題是不敢狠狠砍價錢..
擔心這..擔心那..擔心房仲嫌你預算不夠還來看..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一是缺乏自信..
另一方面就是沒有自己一套估價的方式.
舉個例子..一品院的基地位置土地取得成本約多少?
以台北市來說..精華區超過 400 萬..
普遍也在一坪 250 萬以上..
以房子開價來看..文華苑開價 200 萬..成交約 140 萬..
麗寶開價約 70~80萬 起跳..成交未知..
敦華開價約 68 萬..成交未知..
那新竹市土地成本呢? 可以請大家去做做功課.
約是台北市的 1/4 ~ 1/7 .. 那請問建商怎麼開價是行情價?
另一個面向是今年2,3 月時..是房市低點..
我得知一品院附近某成屋中間樓層出現一坪 14.x 的行情..
建商是不可能賠本賣的..顯見建商的成本低於 14 萬.
那問題就簡單多了..
成屋的行情可以低至 14~15 ..更何況是預售屋?
當然這價錢是房市低點..不可一概而論..更要考慮建材..格局..方位等等..
但別忘了..預售屋的風險很大..這方面只會減分..不會加分.
因此..我認為一品院的成交價..約與關埔東京六本木接近.
另一點..新竹的車位貴爆了!
台北市好區的車位約 300 萬一個..新竹土地成本以台北 1/4 來看..
車位約值 75 萬..
新竹建商的開價哩? 而且還不給砍哩!
長期投資者不需介意買進價位, 定時定額將成本平均化即可. 他很有可能股價跌落成本, 但他不會擔心或懊惱, 重要的是投資標的會帶來長期穩定的獲利.
短線或波段操作者在意的是短中期的資本利得, 所以成本相對重要, 但是決定投資成敗的可能是出售時價位.
股市中受傷最慘重的都是那些分不清自己是哪種屬性的投資人.
自住者看到適合自己或喜歡的標地, 只要負擔得起就可以購買, 然後全心全力照顧它. 長居久安是最高指導原則.
投資者需要盡量降低成本, 并尋找洽當的出場點. 如果你的成本已經高了, 別懊惱, 記得挑選一個絕佳的出場點可以反敗為勝.
相信很多人有過經驗, 為了等待一個最佳買點錯失了一個波段甚至錯失了一支標股. 更多人有經驗, 不當的賣點讓你獲利大幅縮減甚至全數吐出. 所以投資者需將標地務完全處理完畢才論輸贏. 當然如果你不曾進場, 那麼你永遠只是旁觀者.
我是一品院準屋主, 面竹女靠近樓中樓的樓層. 購入價超過20/P, 幸運的是較早購入所以買了一大一小車位. 看到豐島的價位, 我憤怒襖腦有三分鐘之久...., 隨後想一想: 不會再有第二個一品院了. 若當初沒買, 我會買什麼標地? 會好過一品院嗎? 會物超所值嗎????
一品院的建地是由四個地目整合而成的, 建商的成本不會太高. 以它的售價, 銷售進度及目前建材價格, 建商獲利不少. 購入者有福了, 建商不至出現週轉的問題也不會為了利潤四處偷工減料. 可以期待兩年後出現與你看到及建商承諾相同的建物.
螢達推出一品院的同時也去投標市區的一塊建地. 螢達勢在必得並且投了個好價位. 不幸螢達輸了而且輸很大. 春福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價位標走了. 該地只有臨四米道路. 前天華固嗆聲明年第一季將於科學園區推出 25億的新竹第一豪宅建案, 每戶 120P, 50/P. 對照最近全球股市的走向, 初期通膨現象明顯. 建議有購屋需求的朋友, 有合適的就儘早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