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巨城購物中心 12月開幕


iepmis wrote:
有人喜歡什麼都扯到總額與平均那一個重要或是廠商要看那一個.

其實兩者都一樣重要, 而表示的意義不同.


很好, 看來i大在我不厭其煩的提醒之下, 越來越了解總額與平均一樣重要, 但意義不同.

某些行業的廠商會重視總數(IKEA就是一個例子), 有錢人不會一個房間買兩張床...
某些行業的廠商會重視平均(COSTCO或是高價餐廳也是個好例子), 有錢人多才會常常去消費...

不用每次我一提到總額i大就倒彈, 我強調的一直是總額或平均不能用來解釋"一切",
有些可以用平均值來討論, 而有些卻要用總額來看比較準,不過有時候也很難說,
IKEA如果來新竹, 我也是樂觀其成, 上次跑去桃園逛真的有點累.

不過我覺得將IKEA與宜得利放在一起比較怪怪的, 台北高雄的宜得利IKEA我全都逛過.
感覺這兩家實在不是屬於同一種類型的商店...不知有沒有人也這麼感覺...

wuwctw wrote:
新竹版某些人很喜歡用...(恕刪)

人口多的地方?
不一定唷
應該是說越屬都會區的地方越有機會
例如桃園和彰化縣
這兩個大縣人口不算少吧
但是每家廠品牌有進去?

台北 台中 高雄三大都會區有磁吸效應
吸引週圍消費人口
像台中都會區就很明顯
整個中部區塊都是以台中為中心
帶來的就是消費人潮
andyliu1972 wrote:
大家都太高估新竹人的...(恕刪)


高估?
或許有吧!
但沒有差太多...

不知道您有沒有對於新竹大遠百小小研究過
從它一開幕到現在的發展與成長

一開始的新竹大遠百是一棟很弱和品牌很雜的百貨公司
可是隨著年業績不斷提升
加上遠百本身的不停改裝
造就現在的成績

會往外跑也可以說是一種習慣的消費
如果你想買的東西在一個地方都沒有
當然你一定會往你認為便利的地區跑 (例如台北和台中 去逛街的時候可以去問一下新竹人多不多?)

如果巨城開幕之後
可以讓品牌齊全一點
相信可以做大市場
業績會衝高?不確定因素
但確定的是 你需要的東西有機會在新竹就買得到

wuwctw wrote:
很好, 看來i大在我...(恕刪)


感覺宜得利比較偏"家居"
IKEA比較偏"家具"
蛋糕上的酸梅 wrote:
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
我倒是更希望有一線國際精品進來
購不購買是其次
主要是開啟新竹市場另一層面的型態
也會替巨城注入強心針...
...(恕刪)

當年的風城購物中心招商時也聽說LV要進駐,後來也不了了之,
如果一線國際精品要進來早就放出風聲,打廣告都來不及了,
那來什麼保密條款,就像台中即將開幕的大遠百,號稱有國際精品四大鎮店之寶
(Hermes,Chanel,Cartier,Bvlgary),要跟隔壁的三越一較高下並希望把餅作大,
但新竹目前卻連LV,GUCCI都沒有,所以廠商是很精明的,評估設點絕對有他們的整體考量,
新竹人均所得高是事實,除了外來人口多之外,有沒有誘因讓他們留在新竹消費才是重點,
就連我的新竹在地同事也常往台中的百貨公司跑,她說購物環境實在差太多了......
新竹的消費能力應該不會撐不起精品市場,而是長久以來人口結構的消費習慣與型態因素,
有可能會讓廠商設櫃時考慮再三,舉棋不定......


新竹苗栗人口不夠多,雖然收入不少,但較為節省。我看~~剛開幕會吸影人潮,時間久就~~~~~~~
一句話,人口不多,不是大都會,很難供給一間大百貨公司。
遠百集團配息一年多少,成長又多少,金融海嘯時候和電子業比又可以配息多少,徐老闆旗下很多事業都很優秀,像亞泥和大陸遠百成長之快,比起一般亂七八糟的電子業好太多了,人家都看好,看不好的人就看不好好了,其實沒有需要討論成這樣,連新竹的有錢人貴婦要幹麻,要去哪,好像都很了,我身旁認識很多上億的上十億的都沒有像你們說的那樣,還天天去台北百貨公司消費勒,要搞笑也不需要寫成這樣,女人虛榮也不需要虛榮成這樣,這年頭錢越多房越多的是老大,不是你常去台北就是貴婦

有時候我覺得很好笑,每天看到這群人天天在那看空,天天罵,你只要去台中當舖跟老闆聊聊看,一大推典當品都是新竹人在買,台中一大堆當舖還會電話callin叫我去看貨,台中除了少數機械大老還可以吃香喝辣外,其餘都到大陸去了,我丈人自己在大陸還有廠,目前完全沒有回來的意願,台中景氣如何,購買力如何,外行人還可以講的頭頭是道,七期如何炒,台中仲介我認識很多,七期出去農地還那樣多,隨意土地變更給你們,市政府賺死了,台中國有財產局標案很多時常流標,我們在台北也有房子,台北租金如何房價如何,內行人都知道,成交少之又少,偶爾一兩間給仲介炒作成這樣,那天我去台北,計程車司機也有兩間房子,講的頭頭是道,如果消費力強成這樣,各位也不需要辯論成這樣,(不需要像羅馬貴族每天討論馬有幾個牙齒,不動手去數一數),有控就去台北city super看看一大推飲料和東西賣的比新竹遠百和新光便宜,去遠企,去逛逛看看台北除了那少數的店面外,其餘的生意好不好,還是去台北信義區的百貨看看,看看有多少人在逛,購買力有多少,台北很多珠寶商苦哈哈,錢如果那麼好賺,很多珠寶商,連101的富裕都時常電話電訪小人,請敝人去鑑賞,不需要攻擊巨城來證明自己的優秀和無知,你這麼行,你就房子到處都買不就好了,你如果到處都買,你的眼界不繪狹小成這樣,我十年前就看到這群人,我常在想,為什麼會對新竹市房價和建設那麼憤怒

我想..............

第一 可能他們在新竹工作,可是無力買房,越看越高,不爽情緒很高
第二 可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越拿越少,以市價報所得後,收入差很多
第三 可能台幣升值,股價直直落,很多電子新貴,其實不太貴,爛公司股票分一大推,股價跌跌不休,好公司薪水低又操,股價又漲不太起來
第四 這群人可能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一推自認為出來因該賺大錢,可是並沒有,相對剝削感很重
第五 也有可能這些人在竹北買了房子,是他一被子的積蓄,不容得客觀來看事情了,也有可能根本沒買,就不爽
第六 可能女朋友,還是老婆,道聽塗說,自己聽聽也來說

我的看法是,新竹本來房價就很便宜,新竹人單純的很多,沒有像台北和台中槓桿比用的那樣大,如果以前便宜都買不起,那你現在不買也是對的,因為你可能不適合買房,或許你可以怪東怪西怪聯準會鈔票印太多,竹科除了台積電外其實什麼技術都不太行了,連ic設計都不行了,還有什麼可以,台幣升值其實也是必然,總不可能美國印一大推,我們升都不升,只為了這些竹科傳統產業一年3%不到的毛利率吧,大陸程式越寫越好,資金又比我們龐大,市場是血腥的代表,如果你不能有比別人好的技術,其實比傳產還糟,面板也不是啥高科技,每一次升級花下去的錢,根本賺都賺不回來,dram也是,老闆住帝寶,天天還要政府資助,股價直直落這也沒辦法,傳統產業股價就只值這些錢,又能怎樣呢???至於很多台青椒城的錢賺少了,我只能說社會就是如此,你能怪誰呢???我也知道你們父母辛苦養大你不容易,可是現在世道就如此,又能怎樣呢???你就值這價,那如果你只買一間房,不能到處去買來分善風險,又還背20年房貸,我只能說房子對我來說就是商品,能賺就是好貓,你如果那麼在乎,那我是覺得你自住就好,反正你們上班也累,回來就睡覺,不要想太多,如果因為女朋友還是老婆已經讓你套牢,這是你甜蜜的負擔又有什麼好批評呢?????如果你連買都買不起,頭期款都沒有,我是覺得你該去好好賺錢.不需要每天探討巨城好不好,我和我老婆是天天逛百貨公司的人,很多櫃位和櫃姐很多我都很熟,股票就算現在立即跌到2000點,我還是天天花錢,完全無影響,新竹我都覺得不錯了,你們擔心啥呢???

房大師 wrote:
遠百集團配息一年多少...(恕刪)


很多高消費的人都很低調
就像台中的百貨大戶聽說蠻多都是彰化來的
難道因為彰化沒有百貨公司
就可以說彰化人沒有消費力?

很多人都喜歡說他周遭的誰誰誰都往哪跑
但重點是你自己本身呢????
我也是會往台北跑
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新竹沒有點
如果新竹有據點 為何還要跑去台北
例如大創
這家每樣東西都39元的商店
應該九成以上的人都消費的起吧
但是每個人都喜歡去嗎?
又或者是大賣場
每個人消費習慣都不同
但總不能用小數來推大數吧
難道台北人每個都消費力超強?
又或者是大戶較多的關係?

巨城重新開幕不是該高興嗎?
因為可以選擇的商品變多了
怎麼搞得像是變電所一樣
最好不要出現

蛋糕上的酸梅 wrote:
人口多的地方?
不一...(恕刪)


蛋糕大舉的例子很好, 彰化就是人口多但是商業不是很發達的範例.
所以用總數或是平均值不一定關鍵原因, 台中對彰化的磁吸可能重要性更大.


蛋糕上的酸梅 wrote:
感覺宜得利比較偏"家...(恕刪)


Yes~字面上差一點點但是實際上差蠻多的~
所以總覺得把這兩家一起比較有點怪怪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