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點搞不懂,未啥火車臨停車格改這樣


mobile3803 wrote:
我覺的直接在後面直接用個出口就好了,買票一樣在前站買,車站內的天橋直接延伸到後面的轉運站就好了
竹北,新豐,湖口等小站,都前後站貫通了

新竹這個大站,反而落後

國道轉運站應該會貫通前後站吧?
kegabu wrote:
竹北,新豐,湖口等小...(恕刪)

小站反而容易搞定,旁邊蓋個新站房就好.
新竹站未來要高架/地下/保持平面都會影響到新車站的設計,
新竹站又是古蹟,考量點就更多了.

或許等富岡機廠完工後,新竹機務段和貨運站有地方去,
也不用擔任發車站,全面改建才能更明朗.

不過目前只要整頓地下道,請台鐵全時開放車站側邊出口,
就可改善許多,
其實也不會太困難.

SOGO地下道和過站地下道之間倒是要打通.
直接把後面改成前站就好了,新竹火車站就變後站,留著當古蹟就好了

不然一下要地下街,一下要空橋,最後跟桃園一樣,2個都搞不定,就一直拖拖拖

mobile3803 wrote:
直接把後面改成前站就...(恕刪)

新竹沒有後站,
要蓋新站房就是個大工程了,
站後那條路要不要封掉直接連上轉運站?
光這議題可能就可以吵上一陣子.
前後站對調構思很好!但要考慮到鐵路以西人口約莫30W,這樣可能不僅無法改善交通對後站及現有跨越鐵路的陸橋及地下道是個負擔
有可能適得其反,前後站還是需要並存一同規劃一起計畫.

Toro拔 wrote:
前後站對調構思很好!...(恕刪)

現在的新車站早沒前後站之分,
哪邊出口蓋得大點漂亮點就是前站...

iepmis wrote:
大大誤會了,車站站體立體化與鐵路立體化是兩個不同的計劃...(恕刪)

我沒有誤會喔
我是在說明,立體化不能動現在的古蹟站體,沒有說市府的規劃有動到古蹟。
並說明,最好的規劃應該是鐵道地下化(高架的化就會差很多),這樣就沒有前後站之分了。
原古蹟站體留著當展覽館,另蓋新館。
而新館應該移到原後站(完成後沒前後站之分)那一大片的重劃區。
這樣才能有一個全新的現代化火車站,古蹟車站也會是新車站週邊的亮點。
sunyearhuang wrote:
而新館應該移到原後站(完成後沒前後站之分)那一大片的重劃區。

不管高架或地下,車站都會在平面,
也就是新竹站(或貨運站)原鐵道處,
鐵路立體化後的新竹站不會當發車及整備站,不需那麼多軌道.
聯合開發歸聯合開發,有地下道或空橋即可連接.

後站那一片停車場兼夜市不是重劃區,是原鐵路宿舍,純公有地.
後站那大片土地,若當初鐵路地下化能通過,再配合後站開發,應很有機會作成像板橋火車站那樣

但沒地下化...就只能往上發展空橋連接前後了

cckm wrote:
不管高架或地下,車站都會在平面,
也就是新竹站(或貨運站)原鐵道處,
站...(恕刪)

車站移到後站,還是在鐵道道處啊!
只是舊站在鐵道西,新址在鐵道東而已。
若是舊站古蹟延用,當然就是現在的平面車站。
改到鐵道東邊,就可有很大的發揮了,要往地下挖,連接地下街,要往上長多少層都是可以的。
這就已經不能用"平面"車站去形容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