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_BEN_SKY wrote:
等於付出313-190.4=122.6(包含裝潢費70萬)。比起租金144萬便宜,還能有自己裝潢的房。


除非你到時是自己賣,否則你還少算了仲介會收的4%費用(700 * 0.04 == 28萬),一下子就把你精算出的價差吃掉了變賠5-6萬(比起你算的租屋成本)

當然,自己的房子總是有別的帳面上顯示不出的好處,只是覺得單究你陳列的,財務上來回好像佔不到多少便宜...
建議兩房夠住的話 先從兩房入手 之後如有需求 再換三房 比較務實
不用一步到位 把自己逼太緊 以時間換取空間
其實給這位朋友一個建議, 還有能力買時趕快買, 因為人生變數太多!!
結婚, 生子, 事業, 還有下一代的事, 等你想買時, 列車早已經開很遠, 追趕不及!!
你可以估算一下, 以後的房屋支出佔你的收入比例是否在三成以下; 若是的話, 代表還有餘裕能存錢, 只是存得少而已!! 只要節省一點, 自己的流動資產可以慢慢累積, 而手上又有兩房的不動資產, 要換房子或換現金, 都是你可以擁有的選擇!!
沒有房子, 就是沒有資產, 要再找資金跟好的地點, 情況又跟現在不同, 顧慮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至於買房的細節, 網友們都會提供很多方法與考量, 你可以擇優考慮看看!!
但要記住唯一的原則, 就是 "Location"!!
資產就是要保值, 能不能漲是一回事, 但絕不能跌價!!
很難跌價的地方, 就是首選!!

祝你心想事成!!
加油!!
建議直接上三房,搬家也是很多費用。
現在住小三房,想要換大一點的房子,看了一下好市多跟關新路一帶的房子,發現我跟本買不起,50-60坪左右+2車位需求大蓋要2000萬,這區的房子這十幾年來根本都沒跌,看不出房市真的有不好嗎?還是繼續住現在的房子好了.
住在目前的房子要賣掉他 然後搬去新房
這樣的模式其實很累
自己才剛經歷過
小房換大房 舊房子賣掉時間要能夠剛剛好銜接得上
不然就房子賣掉了 是要暫時住哪邊? 新房子都還沒有著落
搬家很累的....

另外新房子資金哪裡來? 我自己是舊房子增貸去付新房子的頭期
但也要你舊房子房貸繳到差不多再增貸才有意思

總而言之 建議一次到位三房買下去
但不需要一定關埔 十年左右中古屋
未來人口增加再換房真的困難重重

其實我也搞不懂為什麼竹科人特別偏愛關埔....
非關埔不住的感覺....離竹科近上下班也是塞阿
是有多近....臨時加班回公司比較方便?

三思
上面的說要買的根本在害你
很多成本你根本沒算到

一個一個算給你聽

管理費 : $2000/Month
水費 : $150/Month
瓦斯費 :$ 300/Month
房屋稅 : $1000/Month
電費 : $500-2000/Month

這些你有在考慮嗎?
地價稅太低就暫時不幫你列

你兩個人的時候會租兩房嗎,你先需要思考這點才對吧
還有住大樓電費大公電,不是以前小套房可以比的。
有些慘一點的一個月大公電1000元還沒加上自己電費。

去問問國賓大悅的就知道他們大公1000,就算你買的沒有1000也至少500-700元

以上這些都是你住套房的時候,不會有的費用除了電費。
這些算一算,你一個月實際房子要負擔的費用還要加5000-6000。
如果你這些都沒算清楚就要買到時候只會覺得好像存不到錢。

講句不好聽的。

等於付出313-190.4=122.6(包含裝潢費70萬)。比起租金144萬便宜,還能有自己裝潢的房。

實際是

313+43(上面些費用)-190.4=165.6。比起租金144萬更貴,還要用了自己首購房屋的利率,外加大筆頭期款的利息或股息損失。考慮到這些因素,損失金額更大。
外加2萬元租金你可以隨時調整,所以實際租金可以更省差距更大,唯一的差別只在於你有了一個家,這是租屋得不到的。
所以當你有這種心態原價售出你還賺,你就已經錯估了。
你需要的是先考慮清楚你是想要成家,還是想要省錢?
省錢的話就別想了,除非你很篤定這邊會漲,不然房價持平的話,實際是虧損的
ytzhenry wrote:
建議兩房夠住的話 先...(恕刪)


我是比較建議先求有再求好!!
畢竟買了房子, 後面要花的錢只會多不會少!!
更何況有了家, 就會想要成家, 這不是主要目標嗎??
難道以後還要為了付高額房貸搞得自己跟家人不愉快??
這就是製造了另一個問題!!

買了房是為自己好, 為自己的家人好, 不是為了別人好!!
日子還是要自己跟家人一起過, 別人不會幫你付貸款, 也不會幫你去照顧家人跟生活品質!!
買自己喜歡的房子, 跟親愛的家人每天快樂地過日子, 這樣才是最重要的!!
房子大小, 價格高低, 都不是重點!!

小房子換大房子當然累, 但累得高興, 累得歡喜, 給我去累我也很高興, 不是嗎??
Gungrave_OP wrote:
Costco 周圍的房子晚上都很空, 旁邊又有3 ~ 4 個建案在蓋 (不知道建商在想什麼)
滿滿的空房,滿滿的投資客,少子化或許在新竹比較平衡,我住新竹也在竹科工作,
至少我的兄弟姊妹和認識朋友+同事都是生一胎。 等他們長大至少還要15~20年。
這些空房在15年後價格如何? 再來我們的房子都會留給小孩,到時小孩都有房子了,
這些空房是準備賣給對岸的阿6嗎?

這話題應該討論到爛了吧....
只有晴空匯比較空,
文心匯剛完工入住也比較空,
豐邑有錢,可以開高價慢慢賣,
其他建案都有九成以上入住率,
並沒有周圍房子都很空....
旁邊3~4個有建案一直在蓋!?
竹科悅揚完銷了,
富春居只剩一房的辦公室還沒賣完,
竹科潤隆公開賣六成,
光埔並沒有少子化問題,
育嬰托嬰開不停,
學校滿到出生入籍才有機會念,
有些事情不是你覺得的那樣,
多去了解了解吧!
建商想什麼?
想著賺錢啊!
老實說我覺得那個地點的2房不是好選擇,如果是我會找那區的3房,或把錢省起來買別區600萬以下,2房以上,交通30分內的房子,當做租房子,將來轉手也容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