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苗應該升格為直轄市


iepmis wrote:
我引那個部落格的文章...(恕刪)

不好意思您發言以過度極端囉
台北如果沒有金融業沒有商業那台北不也什麼都不是了嗎
五都選舉已經選完了.未來就算還有直轄市也是桃園縣
樓主如果真的想把竹竹苗升直轄市.問看看中央願不願意多一個名額吧

tw3326728c wrote:
北市信義區稅收 超過...(恕刪)

這邊報導其實是有誤的 光高雄市在近幾年就繳了約2000多億的稅了
如果要說的話 台北市整體才算是繳了比南部總和還多

evaair2001 wrote:


這邊報導其實是有...(恕刪)


感謝您的指正。

相信若以稅收當做升格或經費分配的標準,那南部就不用發展、淹水不用治水。
wangbaocai wrote:
五都的規劃本來就很荒...(恕刪)


I大拿台中的例子的確是有些偏激
但新竹人上繳的稅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只有外縣市會創造高稅收嗎?
反問那些稅收主來源的設施也拿掉
是否跟新竹沒啥不同?
直不直轄市不重要
重要的是經費

新竹沒有竹科的確沒有啥
但別忘記的科學園區不是只有影響新竹人而已

風城的失敗已經很多人說過
不是單純因為消費力把風城打死的
怎麼還是有人愛拿這個東西來當風城失敗的唯一因素

新竹遠百營收為全台分店之冠
SOGO百貨每年都可以獲利
這些都是遠東集團造假數字摟

還有別再說啥新竹市憑啥拿省轄市的經費
如果稅收不如人那我沒話說
只是事實就非如此
為何沒有資格呢?

I大用他的立場去辯護這是他個人的言論
但不表示這就該被無限擴大

tw3326728c wrote:
北市信義區稅收 超過...(恕刪)


有數字有真相

台北市的的稅收占全國四成多是事實, 但信義區是不是占南部八縣市總和則很難說, 因為沒有台北市分區的資料, 這裡有台北市歷年的稅收





這是97年度的各縣市稅收, 有興趣的自己去將南部八縣市加一加


tw3326728c wrote:
感謝您的指正。相信若...(恕刪)

相信若以稅收當做升格或經費分配的標準,那南部就不用發展、淹水不用治水。


請不要隨意曲解別人的意思.

依照稅收來分配經費是絕對合理的, 至於南部東部稅收較少之縣市, 治水之經費, 當然可以另加補助, 不過稅繳的多的人的縣市經費反而較少與不能升格, 這本就是不合理的事實,兩件事不可混作一談 !

evaair2001 wrote:
不好意思您發言以過度極端囉
台北如果沒有金融業沒有商業那台北不也什麼都不是了嗎
五都選舉已經選完了.未來就算還有直轄市也是桃園縣
樓主如果真的想把竹竹苗升直轄市.問看看中央願不願意多一個名額吧


有人說新竹沒有竹科就什麼都不是, 請問這種話算不算偏激 ?

同樣的說法套在別的縣市上就是偏激 ?

閣下還未說明台中市的實力究竟在哪裡 ? 為何有機場有港口有中科有服務業有精密機械業, 但是稅收還是輸給新竹, 這要叫做什麼實力 ? 煩請說明 !

至於中央要不要另給名額, 請看我這一欄開始的訴求, 我都已經說中央這樣是亂搞了, 還要中央給什麼名額, 我要求的是全面升格,就是徹底廢除直轄市這種制度.
有圖有真相

98年度新竹市創稅能力全台第2

查到2009 (98年度) 的各縣市稅賦資料, 只是沒有總額, 只有縣市民的創稅能力, 新竹市又高居全台第2, 僅次於台北市.


說明不再講.也懶的去找資料
因為我沒義務幫你去找
稅收的多寡要看當年的市場走向和景氣
我不是台中人.台中是不是比新竹弱
我也不在意.如果你真的想証明
新竹比台中強 那你把這些稅收資料
po在台灣城市論壇.那邊的台中網友
會給你更好的答案 所以和你的話題到此為止

一個地方人口的多寡跟地方的發展本來就有關係
以台北來說
長期以來擁有最多資源
因此各項公共硬體建設就最多
因此就吸引更多的人口
當然也就活絡了商業活動
如果當初把那些資源用在其他縣市
其他縣市一樣可以有那樣的發展
我想很多縣市的居民都有一樣的想法
為什麼故宮博物館不在我的縣市?
為什麼歷史博物館不在我的縣市?
等等
這是政府一開始在發展就已經資源分配不均的事情
所以台北創稅最多是因為他已經長期得到最多的資源所造成的
就像有人質疑新竹是靠科學園區一樣
這也是政府的政策
所以很多人才會希望政府能夠更公平的去對待同樣是中華民國的國民
不應該要求大家負一樣的責任卻有不同的權利或享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