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的租屋率??很大的疑問


iamjkc wrote:
花一萬多塊可以租房子住在市區不住 跑去住寶山香山??


是沒錯!!那你其它的錢跑那去了??
沒人可以保證你的投資報酬率每年都超過6%...

租房子,因為現金流多,相對可以出國旅遊,買高檔商品的機會變多。
一般人的投資報酬率和控制都是不好的。

唯有房子是一項比股票基金保險,投資風險都還低的保值商品。

至少不賣都還可以租你每個月一萬多的收入不是嗎??

不怕公司經營不善,不怕雷曼倒閉。

現在去問你的父母輩,都會感嘆當初沒用當時的天價買下市區的房子。因為當時的天價是現在的市區低價。

多說無益 有錢快點買房就對了....

窮人只能買低於50塊的0050

這是世界是非只有一種 房子買就對了 租房子的是笨蛋





喔 我目前是租房子的
我是不喜歡租房子。
租屋況地點好一點的大概一個月15000以上跑不掉。
有裝潢新屋大概要20000以上。
一年就貢獻給房東20幾萬,
住個10年下來就200多萬。結果還是一無所有。
然後房子又不是自己的,想花錢弄舒適又捨不得。
遇到房東要賣房子,又只能硬著頭皮搬家。

大部份租屋的人終究還是會投入買房市場
也難怪新竹地區買房需求一直都在。
尤其近幾年重劃區更熱門,
因為大家還是對生活品質有要求,
所以有人行道有退縮的重劃區才會這麼吃香。

要說房價在高點那也未必。
只要有建設有發展的地方還是會繼續往上。
你覺得貴,但還是很多人覺得值得。
等到連明湖路,南寮香山一般人都沒法負擔再來說泡沫吧。
所以整合上面資訊 新竹想租房的比例其實不高

套房出租率應該還是很高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是想先租套房

存錢然後就買小三房....



所以置產想當包租公的 最好不要選三房四房新的房子

因為願意租的比例不高....


我都只租地點好 的舊公寓
自己觀念的問題

父母這一代的長輩
沒想要靠房子賺錢
想的就是買一間讓全家安心的住屋
所以花了大半輩子讓全家有安穩的家住
這是父母說的
而他們確實也撐過來了
小小的幸福、大大的感受

現在的你
想要買房子的話
可以一樣單純的想
就辛苦一輩子來換全家住得安穩嗎
30年過後
回過頭去看
會發現:總是有辦法的

多花點時間、多跑遠點路
選間合理價位的「家」
不要去跟人家比較
比豪宅嗎?你一定輸
比學區嗎?最後還不是在竹科當同事
比方便嗎?別墅不也一堆人住
但說到幸福
你會贏的、贏得自己的幸福

新竹還是很多家庭在租屋的啦
好的出租單位很搶手的
尤其是國宅
只不過以一般的大樓或公寓,20000約是一個本地人可接受的上限
超過了通常就只能租給外商

如果以2.5%左右年收益來算,本地人願意花錢租的房子大約在市價一千萬以下(含裝潢費用)
所以可以看到新社區的租戶一半以上是外國人


iamjkc wrote:
所以整合上面資訊 新竹想租房的比例其實不高

套房出租率應該還是很高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是想先租套房

存錢然後就買小三房....



所以置產想當包租公的 最好不要選三房四房新的房子

因為願意租的比例不高....


我都只租地點好 的舊公寓
只要台灣沒有發展出規模相當於新竹的第二個科學園區
沒有在其他縣市成功轉型為其他新的產業
新竹的人口依舊會持續成長
新竹的房價依舊會如往常一般逐步攀升(只差在是飆漲或緩漲)

每個外地來的遊子都會經歷以下過程
從一個人的單身租屋小雅房
到了有伴侶之後升級為小套房、大套房、挑高樓中樓套房
再進一步考慮結婚之後的2房、2+1房小三房、大三房
生了第一胎之後感覺屋內空間開始有點侷促
於是又開始了看屋之旅~ 而這次的目標是四房
到了年紀大了~ 孩子到外地念書了~ 口袋更深了
這時看的又是更大的房子了~ 可能是透天~ 可能是更大的四房
當然也有很多人在這時候想要回家鄉去置產養老

觀看身邊每個從畢業就來新竹打拼的都是經歷這樣的過程
雅房->套房->三房->四房

當然若彼此不嫌棄的話
可以擠一擠窩在小房子內依舊是過一天~
但工作久了~ 手邊有點錢~ 總是希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就好比以前學生時代三千塊的租屋自己還是過得很快樂
但工作之後~ 口袋比較飽了~ 看的都是五六千以上品項較佳的套房

若住的地方房間小~ 房子老~ 總是會想要換房或者整理整理一下
當有這念頭就會想買房~ 畢竟不是自己的房子也沒辦法整理
花錢幫房東整理又覺得是傻子~

所以三房的產品永遠有市場~ 因為園區永遠有後進的人有買屋的需求
也永遠有後進的人有換屋需求~ 但鎖定四房的產品客層往往口袋比較深一點
再中古屋跟眾多新屋中間挑選往往會選擇又新又漂亮的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