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發威...連市井小民都遭殃?


豐島 wrote:
ex.
一個社區本來是1500W的行情,因此波奢侈稅影響,讓其中斷頭戶殺出房價變成1000W,只要此社區中一出現這種破盤價,即使2年內這社區中其他因有正常因素的純自住用戶要賣房子,還賣的到原來的1500W嗎??是不是他也無形中承擔了400W的資產損失!?
沒錯,其他地區的房價也會跟著修正,但是不同地區不同城鄉,修正幅度會一樣嗎??
最麻煩的是,若此自住客是因經濟上發生重大問題而必須賣屋變現(ex投資開店失敗),因這通殺政策而致使他損失的些資產??算他活該是嗎??


這個東西叫做「比價效應」
不管是房產、股票、古董、靈骨塔、高爾夫球證,凡是可以炒作的標的,通常就會有比價效應
不然您以為大台北三年可以漲兩三倍,您放了六年的房子可以漲很高,是在炒什麼?
就是利用比價效應在炒房啊!
帝寶破100萬,隔沒兩天帝寶的隔壁馬上60改掛80;再兩天,過三條街原本掛40的老公寓改掛60
您以為那些墊上20萬改掛的屋主,在這兩天對他的房子做出了什麼貢獻?值得多賣20萬x30坪=600萬?
沒有!什麼都沒有,只是貪而已
這種東西,怎麼上去,當然也可能怎麼下來
不懂為什麼您會以為墊上去是對的,而掉下來就是錯的?

豐島 wrote:
對於目前房市泡沫化的問題,我開宗明義就說過,房價不合理及泡沫化的問題,政府的確該出手遏止,但不該採取全民通殺類似響應民粹的策略(奢侈稅),而該從最根本的房價交易透明化,按所得照實徵稅,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很好啊,難得有共識
大家一起來推動吧!

但是我又感到奇怪了...

連「非自住房屋」才會被課的小小奢侈稅,都讓這麼多人哀嚎了
奢侈稅不是打所有有屋者的,只是打不信邪的,短期交易的,就被形容的多麼多麼可怕
而真的會打到所有自有住宅的「按所得照實課稅」「房價交易透明化」,反而不怕喔?
真有那麼多「很在乎房價」的人支持喔?
呵呵..
(題外話,每次看電視重播那句方唐鏡的「你打我啊」,真令人會心微笑)

我雖個人有房產,有貸款,像我之前說過的,我是真的不怕啦
衷心希望01這麼多有正義感,又很在乎房價的
要挺得住,說話要算話
而不是一堆帥過頭上身,先跩 後哀嚎

之前我在別的討論串也說過的
亢龍有悔只是第一招
焉知後面還有幾招?
政府也說了
奢侈稅不是打房,只是打投機炒房
先用這一招,只不過盡量避免傷及無辜而已
不信邪的人多,房地產泡沫繼續吹
說不定後面更狠、真的會傷及無辜的招數就會出來了

至於誰贏誰輸
誰全身而退,誰又在海灘裸泳
等時間給答案吧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坦白說
您真的覺得會有下一招嗎?
政府上任滿三年
前三年都在用力的把錢拉進來
第四年忽然間就正視房地產漲太高的問題了
MLB和NBA有很多球員
一簽完約就開始這裡痛那裡痛
合約年忽然那裏都不痛了,生龍活虎

就像您跟豐島大說的
真的可以課到稅,把房價透明化
加上取消寬限期
一招就夠了

想當富爸爸 wrote:
亢龍有悔只是第一招
焉知後面還有幾招?
政府也說了
奢侈稅不是打房,只是打投機炒房
先用這一招,只不過盡量避免傷及無辜而已
不信邪的人多,房地產泡沫繼續吹
說不定後面更狠、真的會傷及無辜的招數就會出來了
想當富爸爸 wrote:
不懂為什麼您會以為墊上去是對的,而掉下來就是錯的?

我一直不董why你總是要拿扭曲我原意的想法來闡述??
1.房地產是不是種投資商品,答案是!不只是台灣,除少數國家外,幾乎都是
2.既是種投資商品,自然會有漲跌風險,我從來沒說過房價下跌是錯的,或是說房價只可漲不可跌,不要栽贓我,OK!?

想當富爸爸 wrote:
奢侈稅不是打所有有屋者的,只是打不信邪的,短期交易的,就被形容的多麼多麼可怕
而真的會打到所有自有住宅的「按所得照實課稅」「房價交易透明化」,反而不怕喔?
真有那麼多「很在乎房價」的人支持喔?

我也沒說奢侈稅可怕,我強調的是它的不公平!!
房地產投資,相關的規費及稅都該繳交,買賣時漲價獲利,拜的是大環境經濟成長也好,政府公共建設也好,啥都好...投資賺的錢依照法定比率繳給政府,理所當然;投資輸了,鼻子摸摸自認倒楣,天經地義;而按照時價課稅,交易資訊透明化,則是讓買賣都有公平的資訊參考,不會有不對等的資訊不公平

而奢侈稅??獲利要抽稅,輸錢也要抽稅(本來該付的規費稅賦都已經付囉,還要額外抽),這叫做公平!?政府乾脆規定凡非自用住宅購入後2年賣出,直接抓去關不是更好,給他個經濟犯罪,危害國家經濟的罪名,冠冕堂皇,民意支持度此時絕對很高

想當富爸爸 wrote:
我雖個人有房產,有貸款,像我之前說過的,我是真的不怕啦
衷心希望01這麼多有正義感,又很在乎房價的
要挺得住,說話要算話
.................
而不是一堆帥過頭上身,先跩 後哀嚎
至於誰贏誰輸
誰全身而退,誰又在海灘裸泳
等時間給答案吧


至於你後面說的這些,我只能說...不過一直強調一件事情...你硬底子,你不怕也不在意房價漲跌,right ?坦白說,我相信你OK

但是不代表不認同你意見的,底子就比你軟或是就會在沙灘上裸泳,而只你全身退

我再強調一次,
1.我開宗明義就說過,政府的確應該干預房市不正常的泡沫化行為,適度冷卻房市,我沒說過"反對"打房
2.我從未"否定"政府此波打壓房市的行為,只是單純覺得"奢侈稅"這類急就章的政策,有失公平原則,須要有完整的配套
3.我更沒提過房地產投資只能賺不可賠或是房價只可以漲不可跌的論點,只是覺得政府奢侈稅無論漲跌輸贏,除了原來的規費及稅負外,還都要額外狠抽稅的行為令人唾棄,政策粗糙,吃相難看

你可以不認同我的看法,一如我可以不認同你的看法一樣,彼此尊重即可;但是扭曲我的原意以及戴高帽暗諷栽贓我原意的方式,你沒這種權力

不認同奢侈稅=不贊成打房=短線投資客=口袋淺的投機客=該死!?這是啥邏輯!?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豐島 wrote:
3.我關心care的是這些急就章民粹政策下的弱勢犧牲者,所以我才說"死道友不死貧道,死散戶不死財團",大家都說這些這些政策只針對"非自住"投機者,對自住者無任何影響,真是這樣子嘛!?!?
ex.
一個社區本來是1500W的行情,因此波奢侈稅影響,讓其中斷頭戶殺出房價變成1000W,只要此社區中一出現這種破盤價,即使2年內這社區中其他因有正常因素的純自住用戶要賣房子,還賣的到原來的1500W嗎??是不是他也無形中承擔了400W的資產損失!?
沒錯,其他地區的房價也會跟著修正,但是不同地區不同城鄉,修正幅度會一樣嗎??
最麻煩的是,若此自住客是因經濟上發生重大問題而必須賣屋變現(ex投資開店失敗),因這通殺政策而致使他損失的些資產??算他活該是嗎??



這真的是你關心的????
想想真的很有趣,為何你不提在炒房時,同樣社區說不定原本只要1000萬就可以買一戶,結果因為炒作被弄到1200, 1500結果害得後來想買的都不得不多出500萬來買?
現在跌的時候,你卻又哀哀叫了。?這擺明就是因為你買了,不想賣的時候沒賺到才會這樣講吧。

買房本來心中就該有一把尺,甚麼樣的建材公法跟地段應該本來就有一個合理價位,假設你這個案例,若蓋得很好,就算跌也跌不了多少。就會有人覺得合理買走。
但漲的時候呢?因為低利率讓很多不怕死的賭一把,反正就押著,大不了破產,讓一些頭腦也昏頭的年輕夫婦急到怕買不到一樣,幾百萬幾百萬加上去。

我覺得這波奢侈稅只不過對不合理的貸款利率與不透明的交易過程稍微有一滴點的反制作用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