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ex3 wrote:
現在新房子都有非海砂屋檢測證明, 起碼要過國家安全標準吧, 以前的老房子可沒有這項檢測
看下面專業的敘述來講 總之老屋改裝所費不貲

phalex真的是做了不少功課了,貼了這麼多資料
前面我也說了,越新的房子,其安全標準越嚴。
例如921以後,所有新建築的耐震係數都提高很多,例如雙逃生梯,是以前沒有的規定。
但,這也只能說明新屋的"平均"安全性提高了,不代表(所有)的舊房子不安全,新房子一定比較安全。
能夠經歷921而毫髪未損的老屋,基本上已證明它的結構沒有問題。反倒是新屋,雖然設計是是較嚴格
標準,但設計是否有疏失,施工品質是否有問題,未經驗證,誰能保證100%安全?
SC,SRC,RC還是磚造,不論是什麼結構的房子,只要設計依安全規範,施工沒問題,都是安全的。
並沒有磚造就容易倒塌的說法。
房子會不會老?會的,但基本上結構不該因時間變化而變老,會老的是房子的修飾。
房子的修飾重不重要?它的造價甚至可以超過房子結構,當然重要!
房子修飾部份,雖然會隨時間老化,但也不應該用十年來定分水嶺。
因為不同房子,不同的保養,老化的差異性是很大的。
有的透天,十年不到已經老態龍鍾,有的大樓過了二十年,還是意氣風發。
就算同是透天,差異很可以很大。但"一般"的透天老得快是沒錯的。
不意外,"一般"30年的透天,大概都只是賣地,房子是用送的。
至於買老房,要花多少錢整修,划不划算,就個案評估和依個人喜好而定,沒有一定的好壞。


sunyearhuang wrote:
SC,SRC,RC還是磚造,不論是什麼結構的房子,只要設計依安全規範,施工沒問題,都是安全的。
並沒有磚造就容易倒塌的說法。


1.屋齡結構:屋齡27年以上的中古屋,多數為耐震性較差的磚造結構,必須透過震後檢測,檢查門窗是否被擠壓變形,牆壁有無龜裂,樑柱、樓板有無裂損。再從一樓處觀察樑與柱子間是否產生嚴重裂縫,或混凝土被壓碎剝落、鋼筋外露等現象。

這是之前貼的文字內容哦, 專家的說法不是我說的, 如果你比專家更厲害去否決他的說法那也要提出說明吧

下面這篇文章, 基本上可以總結我們的討論,
第一個就是房屋老舊容易倒閉, 因為當時建築的法規較不嚴格
第二個就是新的房子容易因為施工不良的方式, 也可能因此倒閉

http://www.chu.edu.tw/~leesl/paper/p2.pdf

63 年以前佔 42%,64~71 年佔 24%,72~78 年佔 14%,79~86 年佔 14%,86 年
以後佔 6%。根據我國建築技術規則的相關規定,在民國 63 年以前並無耐震設計的特別
規定,而在 63 年以後,更於 71 年,78 年,86 年分三次陸續將新的耐震設計相關規定
修正增列於技術規則中。從上述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發現,在民國 63 年以前興建的房子
因本身的設計就未特別考慮耐震設計,其構造又大多為磚造或土造,結構系統本身耐震
性較差,因此在大地震的作用,其倒塌是可預期的。


最後有一張表格, 我可不想要被列入表格之中

房屋全倒
(棟數)
房屋半倒
(棟數)
26831 24495

施工有沒有不良, 對一般購屋者來講很難分辨, 但是年限是不是新的,
房子有沒有特別對防震做額外的處理這個是很容易分辨的

新的房子都不知道他施工好壞了 更別提老的房子的施工好壞誰知道呢
只知道當時防震標準差, 再加上時間的消耗, 為什麼要跟自己的生命賭這個?


下面網址有個房屋倒塌的過程
http://w3.ncree.org/safehome/ncr04/ncr3.htm

可以看一下感同身受一下
phalex3 wrote:
1.屋齡結構:屋齡27年以上的中古屋,多數為耐震性較差的磚造結構,必須透過震後檢測,檢查門窗是否被擠壓變形,牆壁有無龜裂,樑柱、樓板有無裂損。再從一樓處觀察樑與柱子間是否產生嚴重裂縫,或混凝土被壓碎剝落、鋼筋外露等現象。
這是之前貼的文字內容哦, 專家的說法不是我說的, 如果你比專家更厲害去否決他的說法那也要提出說明吧

請問我說的那一段或那一句讓你以為和專家的說法不同?如果沒有何來否定。
如果你指的是這一句:"屋齡27年以上的中古屋,多數為耐震性較差的磚造結構"
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句嚴謹的專家會說的話。請明示是那一個專家說的。(如果是一些不用功的記者或房仲說的,就不用提了)
這一篇國家地震研究中心的報告給你參考:
http://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2/9802-05.pdf
注意裡面說的:
不論是何種構造,只要依據「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來設計,並且確實做好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就可以抵擋絕大多數的地震,
使得房屋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耐震要求。

換個說法,如果說RC結構較磚造容易達到低成本高耐震係數,則是對的。
但這不表示,磚造房屋不能建造合乎耐震係數要求的房子。
如果說磚造房屋,不容易在高耐震係數要求下起造高樓,那是對的。
(建築物磚構造設計及施工規範規定磚造建物高度不能超過9公尺)
但這不表示磚造房屋一定不耐震。否則921之後,台灣應該沒有磚造房屋的存在了。
事實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磚造的三合院都還屹立不搖的到處都是。




phalex3 wrote:
下面這篇文章, 基本上可以總結我們的討論,
第一個就是房屋老舊容易倒閉, 因為當時建築的法規較不嚴格
第二個就是新的房子容易因為施工不良的方式, 也可能因此倒閉

修正一下,房屋不論新舊,容易倒閉,皆因設計或施工不良(可能得加上地層變動這個因素)。
以前的以前沒有耐震要求,房屋設計不考慮耐震,這也算是設計問題。
同樣的,房子不論新舊都有施工不良的問題存在。現在新蓋的大樓,設計的耐震系數比以前提高。
理論上,耐震強度應該比較高(可以耐更大的地震)
但時間就是金錢,大樓在業者"快速完工"要求下,施工不依建築技術規則的規範已成"慣例",是否真的可以達到
原設計的耐震強度,有待下回大地震的考驗。
參考這篇,可以給想買新大樓的人參考:
http://www.twce.org.tw/info/%E6%8A%80%E5%B8%AB%E5%A0%B1/354-3-1.htm
不是不能買(我也剛買新大樓),慎選建商!
房子在蓋的時候可以留意每加一層樓的間隔時間。也只能這樣了。
大樓結構有沒有問題,在大樓封頂時,去查看樑柱,結構牆的裂縫,有很大機會可以看出問題。
(保護層上去後,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可惜,這時期,幾乎所有建商是不給承購戶看的。
(或許晚上可以偷偷進去看,但小心安全)
引言 2015-03-17 16:36 by sunyearhuang
請問我說的那一段或那一句讓你以為和專家的說法不同?如果沒有何來否定。
如果你指的是這一句:"屋齡27年以上的中古屋,多數為耐震性較差的磚造結構"
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句嚴謹的專家會說的話。請明示是那一個專家說的。(如果是一些不用功的記者或房仲說的,就不用提了)

就已經貼給你看了, 你硬是不看, 上面那段話
http://s86108d.pixnet.net/blog/post/32398329-%E8%80%81%E5%B1%8B%E6%96%B0%E8%A3%9D%E7%9A%84%E4%BA%8B%E4%BB%B6%E7%B4%80%E9%8C%84
明明就是前面貼過的專門維修老房子的專家寫的,
第一次你沒看到當做你看不到一堆文章裡面的這段話 特地放出來, 卻要被你說成記者和房仲寫的

另外剛剛貼的文章裡面也有寫到, 我還特地用紅字標起來 你還是沒看到?
統計數據中可以發現,在民國 63 年以前興建的房子
因本身的設計就未特別考慮耐震設計,其構造又大多為磚造或土造,結構系統本身耐震
性較差,因此在大地震的作用,其倒塌是可預期的。

你卻硬要說只要符合結構安全就是安全, 問題現狀是一堆老房子當初再蓋在設計的時候,
哪有在考慮結構安全和防震強度阿?

你不能為了強調你認為現在建商蓋的品質不夠滿意,
反而去認為說以前的房子老房子還比現在的防震係數高的來得安全
數據上就顯示現存的老舊房子其實問題重重, 光從設計上和安全法規上就輸新的一大截
再加上時間毀損的破壞又使得問題更嚴重.
其實簡單就一句話 現在蓋的房子
過了五十年跟五十年後蓋的房子 哪個安全?
過了一百年跟一百年後蓋的房子 哪個安全?
過了兩百年跟兩百年後蓋的房子 哪個安全?

一百年後說不定房子都不在了呢~~
聽說2房賣的很好你要是真的想要就快點去搶,不然賣光了你也買不到了!
josephine
phalex3 wrote:
就已經貼給你看了, 你硬是不看, 上面那段話
http://s86108d.pixnet.net/blog/post/32398329-%E8%80%81%E5%B1%8B%E6%96%B0%E8%A3%9D%E7%9A%84%E4%BA%8B%E4%BB%B6%E7%B4%80%E9%8C%84
明明就是前面貼過的專門維修老房子的專家寫的,
第一次你沒看到當做你看不到一堆文章裡面的這段話 特地放出來, 卻要被你說成記者和房仲寫的

喔...原來是"專門維修老房子的專家"說的,還真失敬!(註)
四五十年前的房子,還真的很多房子是專門蓋房子的老師傅蓋的(沒經過建築師)。
這些人講的話真的可以打國家地震中心的臉?
如果磚造房子不能達到耐震係數的標準,建築技術規則就會禁止磚造房子而不是和其它結構房子一樣規範它。

phalex3 wrote:
因本身的設計就未特別考慮耐震設計,其構造又大多為磚造或土造,結構系統本身耐震
性較差,因此在大地震的作用,其倒塌是可預期的。

很抱歉,我還是要說,整句話很不嚴謹,說它對也不是,說它錯也不是...
"設計就未特別考慮耐震設計",這樣的房子"可能"有問題,說它們"倒塌是可預期的"是很不精準。
(921後還是有很多63年前的房子生存下來了,如果依磚造不耐震,它們應該全倒才對)
"其構造又大多為磚造或土造,結構系統本身耐震性較差"<-這不是很嚴謹的話,我認為它不會出現在很正式的技術文章。
(你要認為專門修房子的才是專家學者,我也只能無言了)

phalex3 wrote:
你卻硬要說只要符合結構安全就是安全, 問題現狀是一堆老房子當初再蓋在設計的時候,
哪有在考慮結構安全和防震強度阿?

"符合結構安全就是安全"<--有那裡不對嗎?

"問題現狀是一堆老房子當初再蓋在設計的時候,哪有在考慮結構安全和防震強度阿?"
沒考慮的結果是,
不符合結構安全的,就不安全;符合結構安全的,就是安全。
以前老師傅蓋的房子(沒經建築師設計),並不一定不耐震。
他們有的還是累積和參考了很多前人的經驗和智慧。
蓋的房子不一定全部都是豆腐渣。
但就像以前的中醫一樣,一種經驗和智慧的傳承,不是全部無用,只是不夠精準。
(中醫現在也在走科學化,精準和可驗證在進步中)


(註)這幾天才被水電的老師傅不精準的語言,搞得快瘋了。
來家修馬桶隱藏式的水箱,看他搞半天好像很難修的樣子。
就問他,這種隱藏式水箱的零件是不是標準的,將來壞掉會不會找不到替換零件?
他回答,是標準的不用擔心。
結果,他把其中一個零件搞丟了,說星期一要帶個新的零件來換。
結果,星期一約好的時間,人沒來,打電話問。
他說:那種水箱零件佷難找,都是一個配一個,他要再找,找到後再連絡我。
我說:不是說是"標準"的嗎?怎麼會很難找?
他說:同一個廠商做的系列,是標準的(意思是同系列產品的零件是可替代的)。
看懂意思了嗎?老師傅不能說他們技術不好,但說話的精準度,很有問題。
我們說的標準是標準化,是有嚴謹定義和業界遵守的規範的,他的"標準"是他自己定義的。
----自刪------
----自刪------
----自刪------
Nepture4 wrote:

我也...
----自刪------
^^
phalex3 wrote:
其實簡單就一句話 現在蓋的房子
過了五十年跟五十年後蓋的房子 哪個安全?
過了一百年跟一百年後蓋的房子 哪個安全?
過了兩百年跟兩百年後蓋的房子 哪個安全?

好像不只一句話,但我真的可以一句話回覆:
不一定,要視房子狀況而定!
(一直重覆的問題和答覆)

phalex3 wrote:
一百年後說不定房子都不在了呢~~

你說到重點了!"說不定房子不在了",不就是不一定嗎?
福建的土樓,最老的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了,至今依然健在。
如果依你結構會折舊奱弱計算的話。
這些土造的樓房,早就不知垮到那裡去了。
其中一座土樓,曾經在一場7級地震中,被震裂了20公分,
但它不但沒垮,還能逐漸自行癒合。
(其實就是外力撕裂它,但也產生了逆應力推使它回到原建造的位置,這說明土樓的內聚力計算和施工非常精巧)
磚造一定比RC不耐震嗎?土造一定比磚造不耐震嗎?
不一定,不是嗎?
能確定的就是,視房子狀況而定!

最後,還是老話重談:
房子會老化的是修飾物,不是結構(我不是說結構不會受損喔!)。
但談到安全,修飾物的老化,還是有安全問題(非結構性的安全問題)。
例如電線老化,就有走火風險。
但修飾物的老化都是可以從維護保養中獲得更久的使用壽命甚至可以更新。
所以要買新房或舊房,個別考量,個別評估。沒有絕對好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