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租待買的時機下手二房中古屋
購入價格則是以租金的角度評估
是故在能力上是負擔的起
後續若工作有變需變賣或出租
至少都不會是負擔
而不選擇新成屋是因為
在金融海潚有去問過
但價錢尚未到理想的價位
不久後今年初景氣回升就讓建商挺過
造就新成屋的價錢一波比一波高
承如許多人的看法
竹市房產是投資客拱上去
私下雖認為同股票一樣
總有修正的時候
然而,在房市中
建商如同主力 政府如同莊家 投資客則為外圍
主力控制著有限籌碼 聯合投資客造市
經歷這樣嚴峻的金融風暴 政府在不得不救下
救活建商讓其實力雄厚 即便現在莊家態度丕轉
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轉 畢竟打房後面代表的不單是建商及投資客
還有廚衛具、家俱、泥作、木工、水電等百業
不要一廂情願被動認為下波風暴來臨
短期間有兩次大的金融風暴是不容易的
小弟的看法是 買房的人要多觀察房市
尤其自住不要去單純看空看多影響情緒誤判情勢
買入看漲 賣出希望跌 這是投資客想法
而是評估買入時要評估賣出潛在損失的心態
(和投資不同是自住換屋時機點,而不是價差)
端看自己能力及工作家庭規劃。
若對竹市生活品質不滿意
代表未來為了小孩或是退休可能會離開竹市
勢必要考慮變賣時的保值性
而不是一昧抱怨竹市沒有生活品質
因為這可能是短期無法改變事實
只為工作機會不得不委屈求全
也因此保值性的區域就是工作機會近的地方
總之,買屋是人生重要抉擇
先了解自己 在認清大環境
若在大環境不利自己需求前
需在建立「能力負擔」基準
不然,這麼大資金若被「斷頭」
人生會是黑白

更新日期:2010/07/14 02:51 記者馬婉珍/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馬婉珍/台北報導】
受惠於景氣復甦、訂單狂增,科技新貴成為今年以來的主力買方,成屋市場以新竹的買氣最熱,房仲業者也統計,近期有購屋計畫的民眾,行業類別以「科技資訊業」占比最多。
東森房屋竹北店正揚加盟店店東林保舟指出,新竹縣交易量全台居冠,尤以規劃完善的竹北地區最亮眼,受高鐵在竹北六家設站的加持,縣政府高度重視竹北的發展,自縣治一期、縣治二期之後,如今已進入「縣治三期」的規劃,走向低密度開發的精緻路線,備受科技新貴喜愛,不少建商積極整合建地推案。
以內政部統計處的建物買賣移轉數據可見,5月份買賣移轉棟數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單月表現最佳的是新竹縣市,月增率達1成以上。
台灣房屋園區直營店店長呂銘輝分析,4月份新竹市交易熱區集中在竹北和科學園區附近,正面臨交屋潮,且因景氣好轉,建商近期與代銷出清餘屋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反應在5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上,交易量十分驚人。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則表示,新竹購屋人再露頭角,由中信房屋的「宅指數」調查報告可見,今年第2季新竹購屋人的購屋總價與自備款,各爆增100多萬元,增幅比北市購屋人還多,而中信房屋引用國科會的統計,今年5月底三大科學園區入區廠商634家,累計1月至4月營業額6,8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81.7%,且近期內有購屋計畫的民眾,有14.2%占比民眾的行業類別是科技資訊業。
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研究員洪暉恆認為,雖然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後,科技新貴不如以往多金,但科技新貴的所得仍然高人一等,同樣以新人起薪來看,台積電新人起薪4萬元,一般大學生至企業工作起薪僅2.2萬元,每個月相差1.8萬元,1年下來兩者差距達21.6萬元,若考慮在5年之後買房子,這些科技新貴就比一般人多出100多萬元的自備款,購屋實力較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