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sunyearhuang wrote:
若開一條以園區為核...(恕刪)



為了一萬人的搭乘需求蓋軌道, 韓國議政府市的高架破產輕軌營運開張就是一萬人每日慢慢爬, 爬了四年半不支倒地, 初樂觀認為營運開張就有近七八萬人每日搶搭, 而損益平衡要十一萬八千人每日搭乘

然後撐不住就還給國家, 國家除了台鐵, 高鐵[背後主力是官股, BOT已經死亡], 還要撐養一堆屆時重虧的地方軌道, 個人是認為還是會有所取捨啦,

跨全島等級的公共軌道運輸一定是優先確保, 至少是全島等級運量, 至於因為有竹科等級產值且老牌等理由所以中央定會死撐賴活者, 那其他由中央承接的地方輕軌只因沒有產值等就該被當棄嬰? 其他地方縣市鄉民是三等公民? 只能關門不用搭? 定會抗議要求全擔不能有例外特權, 與其如此不如全放最公平, 廢線轉型

一萬人的輕軌運量票收爬行是要如何攤還建設成本, 日常基本維持還有後續更新? 要爬多久損益二平? 或者市政府每年編預算補貼個幾億連續十幾年?

高捷號稱今年開始二平據聞是不考慮折舊等因素, 當然要加入其他營收幫忙, 還要玩財務操作減資再增資等; 若不考慮折舊與其他營收, 單靠運量是要每日二十萬人撐起四十公里路線,

但若是加入折舊因素不加其他營收(?), 損益二平運量要每日四十萬人, 以過去每年約快八千人運量增長, 從今年起算大約還要28年達標~~~

未來新竹輕軌總要有調度場跟維修機廠, 若是在竹市設置那就只剩千甲二十張犁一帶應該還有地可變更地目; 像是高捷三座機修場地大部份拿去改置成文創園區, 餐飲婚宴會館以及大型購物娛樂中心招商兼收租作其他收入, 也許未來新竹輕軌也可比照補貼

但老話這些業外收入不太可能當營收主力, 還是要靠運量不斷增長, 除非像是美國迪士尼園區的單軌電車靠的是入園票主力不用另外收(?), 當然香港日本要收錢

相較之下, 孵了快二十年的機捷當初設定的開張每日運量就保守多了, 至少沒有高捷與當初竹竹苗輕軌膨風, 初規劃全長四五十餘公里, 跨過北市跟當時未改制的北縣跟桃園縣, 即使在二十年前這三個行政區加起來也五六百萬人口, 但如以101年與109年間營運也就是今年, 初設定的含直達車加普通車, 每日約要有十四萬人搭乘; 然而正式開張收半票營運每日也僅從六萬二千多人爬起, 還不知四月二日到月底止全票收費後日均運量是下降還是不受影響繼續往上, 看來機捷公司對這部份尚無更新消息, 要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我想退休 wrote:
林智堅前天也參訪岡...(恕刪)


市長參訪北九州小倉單軌電車高架部份的架設道路區域隨便就是一邊三線道, 二邊就是六線道, 還不包括寬闊的中央分隔道與道路二旁的用肉眼看估計至少單邊五米寬人行道(停靠站處), 設站的道路幹線總寬度應該超過四十米以上, 人行道旁的公車站牌停等處寬敞不挶促

未來新竹高架輕軌其中若要走光復路, 一想到有一搭沒一搭的人行道, 像是往竹東方向只有國中校園旁還退縮出人行道區域, 其他就是走馬路與車共享爭道樂趣, 想到未來要在光復路圍起一大塊區域施工? 替代道路還不知如何?

還有人家是不拆跨過的人行路橋的, 所以架的非常高; 至於光復路上至少二座人行路橋, 屆時要不要拆就看了






nszaa wrote:
我說過了,波士頓人...(恕刪)


波士頓是文教觀光城, 靠的是近五十所大學院校的師生, 其中國際學生一堆, 夏天遊學人數更多, 只靠當地人搭乘早垮了, 同樣的尼斯輕軌要是只靠在地人不靠千萬觀光客也一樣下場

波士頓軌道是中(重)運量加路面輕軌, 當然還有通勤火車, 船運, 有推地鐵與公車整合月票, 票價是每年視情況調整就是上漲啦, 連個免費公車軌道都沒有, 服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台灣的市區公共運輸調個幾塊錢就罵到臭頭了, 還讓你有機會年年調?

十幾年前去長輩朋友家中過暑假兼旅遊, 一個月整合月票就要58美金樣子, 當時1:34, 不過路面輕軌一樣要等紅綠燈, 車速快不到哪, 現在整合月票好像超過84美金了

小客5509 wrote:
靠的是近五十所大學院校的師生, 其中國際學生一堆, 夏天遊學人數更多, 只靠當地人搭乘早垮了...(恕刪)

一堆學生是多少?
不到五萬名國際學生可以撐住三條高運量地鐵(高運量地鐵喔!造價是高架三倍,平面軌道10倍)和一條輕軌。
竹科15萬工作人口撐不起一條輕軌(輕軌喔!走高架,還不是全部高架),竹科人比學生小咖嗎?

小客5509 wrote:
市長參訪北九州小倉...(恕刪)


終於大致瞭解帥哥市長參訪時, 日方提供小倉高架單軌已經營運10餘年?還要抓二年後預計損益二平, 怎算都跟1985年開張營運兜不起來, 蓋的時後用距離開張前一年1984的匯率來看一千億日圓造價(美金兌日元均237.6), 換算成當時台幣大約要168億, 用八公里來算, 每公里造價也超過20億台幣,

一開始營運是民企為主體, 但當時該線並沒有跟jr高鐵的小倉車站串接, 造成不便運客數遠低於預期, 導致長期赤字, 直到1998串接小倉車站起來後雖然客運量增加, 但累積赤字已經嚴重影響該線, 需要大幅改善管理體質,

2005年按照產業振興特別條例進行重整, 包括債務等在內由北九州市以稅金全額收購該線, 目前該高架100%屬於北九州市市產[一年市庫收入近二千億台幣], 營運資本額三十億日圓, 但現今還在虧, 北九州市每年大致要給一億日圓上下補貼, 原來日方給的資訊要以重整後起算也就是該市全面接管計算時間點

當年之所以沒有串接到含有高鐵的小倉車站那一段, 有遭到當時該段沿線店家以高架會影響景觀為由群起反對所以延盪十多年才完成全部串接
小客5509 wrote:
為了一萬人的搭乘需求蓋軌道, 韓國議政府市的高架破產輕軌營運開張就是一萬人每日慢慢爬, 爬了四年半不支倒地...(恕刪)

那是基礎上下班搭成輕軌的人口保守估計,你把它算成為了一萬人需求。新竹四十幾萬人口都沒需求就對了。
一萬人上下班,就是兩萬旅人次/日。這個量就值得蓋輕軌。
老舉韓國議政府市輕軌為例,為何不舉更多運量少卻能經營的輕軌?
要舉韓國議政府市輕軌也可以,好歹分析一下失敗原因。
為什麼它要這麼高運量才能營運下去?因為政府出資不到一半,其它要靠經營公司拿錢出來。
大概自己要出超過三億美金,若這錢是從銀行借的,光利息每天就要燒掉約50萬台幣。
這跟高鐵是一樣的,不是運量不足以支付營運成本而是被高額利息吃掉的。
從頭到尾,贊成建輕軌的網友沒有人是支持新竹市目自己出錢蓋,自籌款都不應高於一成。
不然都撐不到正常化運量就跨了。
我舉那一萬上下班搭乘人口(兩萬旅運人次/日),除了說明新竹有蓋捷運的基本人口外,也說明竹科是中央的,
有這麼多人口使用輕軌上下班的話,就算市政府無力支撐營,中央也不會讓它倒的。
sunyearhuang wrote:
一堆學生是多少?不...(恕刪)


為何是個人要作功課給你? 不會自己查找嗎?

波士頓大學院校在2010年固定學生數超過15萬人, 同年院校雇用師員超過四萬二千人, 帶來的工作機會超過六萬人, 個人除了院校數講錯應只有三十餘所外, 還不談夏季一堆搞夏令營賺錢為主院校帶來的生員,

但MBTA公司在2016年還要向州政府取得近十億台幣補貼包括地鐵, 火車, 船運以及公車營運, 即使在年年漲票價的狀況下,

竹市未來有這屁股? 得了吧, 連園區協調路邊停車格按時收費降低大量私家車進園區也減輕塞車都沒下文的情況也不敢, 想靠輕軌解決問題? 除了尖峰時間外, 剩下的就是載小貓, 慢慢撐, 屆時想必也不敢漲票價, 那就撐到破產

sunyearhuang wrote:
那是基礎上下班搭成...(恕刪)


好玩勒, 議政府市的破產輕軌不能例舉? 要當駝鳥的意思不該警惕, 它發生在亞洲

JAPAN北九州市高架單軌電車也差點破產, 要不是北九州市有本錢否則還接管不了, 它也發生在亞洲, 竹市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到北九州市的十分之一, 跟人家經營軌道?

OK, 有空來看看高雄環狀輕軌的操作
小客5509 wrote:
為何是個人要作功課...
竹市未來有這屁股? 得了吧, 連園區協調路邊停車格按時收費降低大量私家車進園區也減輕塞車都沒下文的情況也不敢, 想靠輕軌解決問題? 除了尖峰時間外, 剩下的就是載小貓, 慢慢撐, 屆時想必也不敢漲票價, 那就撐到破產 (恕刪)


又來新竹市沒有這個屁股興建捷運的論調,先說明桃園台中台南有那個屁股蓋捷運不需要新竹市幫他們擦屁股再說,閣下對這點一直避而不答,卻特別只挑新竹來講,不知是何用意?

光是這一段就知道閣下完全不知道新竹市政府管不到園區,園區內路邊要不要收費是園區管理局管的,新竹市政府完全管不著何來敢不敢?

蓋都還沒蓋,就鐵口直斷說新竹市養不起,但是桃園台中台南可以由中央補助來養但用的是新竹市繳的國稅來養,真是好論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