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為何都不積極開發千甲一帶呢???

小弟住在這裡這麼久了!
設車站在內灣線改建就有計畫了
現在這個地帶沒啥發展當然會看不出效益...

至於你說新竹市人口成長
可能你沒有去仔細觀察人口成長吧

現在全台灣穩定正成長的地區
第一名當然就是台北縣 將來的新北市
再來是桃園縣
再來就是新竹縣市...

單純看五個省轄市和兩個直轄市 (目前)
就屬新竹市和台中市的人口成長最高
因為新竹市除了社會增加之外
自然增加也是很穩定

去年新竹市+竹北市兩地人口54萬人多
平均一個月可以增加近千人
新竹市去年也增加6千多人...
這樣怎麼會是沒有明顯人口增加

蛋糕上的酸梅 wrote:
小弟住在這裡這麼久了...(恕刪)


小弟也是老新竹了
做都市計畫的不可能不觀察人口數的成長
新竹市的人口截至98年底為411587人
較97年底405371人確實成長6200人左右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重點是現行的都市計畫都會有計畫人口數
在未滿足計畫人口數之前
都市計畫並無擴大之必要
這是內政部審議基本的原則
統計上全市人口雖然穩定成長
但不一定是全部集中在計畫區內

內政部的委員是很厲害的,基本上他們都了解
地方政府長期受地方勢力或土地開發商的影響
常常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案子來闖關
這案子之前擴大案已經闖不了關了
現在又弄個擬訂案來闖關...換湯不換藥~你覺得這些委員不會發現嗎?

個人當然希望新竹市越來越好
但不是照著建商的版本去發展
這樣子市區只會有越來越多的風城購物中心.紅藍寶石戲院及東門市場
既有市中心的問題要先處理
而不是擺爛...然後毫無限制的擴張出去~


內湾線己經存在60多年了.
以前從台肥到竹中這一段都沒設站
是因為當時這一段都是田居多
沒有必要設站
但隨著人口的成長.
需要住宅來容納

目前光復路一帶就屬金城那邊的國宅最受注目.
但那屬於軍眷戶.一般人好像不能去抽.就算要抽也是要等軍眷配完後才可以吧???

而大家工作上的需要.會關心千甲一帶是正常的.
之所以不想選竹北

是因為大家都不想上班時被塞在慈雲路及高速公路上吧???

像今天下雨
我就沒有勇氣去走慈雲路.跟上高速公路
我寧可走中華路.也會比它快
andyliu1972 wrote:
有人說聞的到油氣味....(恕刪)


住那邊的住久習慣了,大概也嗅覺疲勞了 XD

我常常往那邊跑,幾乎都會聞到,夏天午后更明顯。

風向的關係,創世紀跟功學甲區那邊味道稍重。
要寄望新竹市政府唷
我想算了吧...

不要圖利某些在地建商就可以偷笑了
我也看不出來新竹市政府有用心去規劃新的計畫區

拿個關埔出來就很滿足了吧

我家這邊的都更有一些問題
所以很不"乾淨"

我也不想隨便被開發 浪費土地 = =
問題是 內灣鐵路改建選千甲

那邊離公道五 還有 bnq 都還有一大段路

另個在新莊或關東那還有大樓

不過 金城一路那邊離鐵路太遠了吧 ..鐵路要過京元電 過駕訓班
還有一大段路

還有一點 新北站就是 忠孝大潤發旁一大塊地 應該可以開發才對
離市區也不遠 .應該把新竹市 從 sogo 火車站 延到 新光三越
否則 凱撒 諚會倒
就是 人潮都還是在 sogo 那帶

該開發的是北新竹 新竹高工那一邊過去
 
這陣子上班經過水源國小前面
又看到很多白布條
看來當地居民對重劃一事並不是很認同
土地重劃這種事
本來就是地方利益衝突的事情
想要發展
但又要維護自己權益
兩難


但千甲地區是目前光復路沿線最適合開發成綠地住宅區的地段了
反而賣場什麼的就不需要了~~
反正離愛買什麼的都很近
但政府的思維可不能這樣瞎搞了...
如果台灣的土地都一直不段的這樣擴張及開發
結果農地或綠地就不段的減少
然後再放任都市中心的老舊建築物衰敗(因為總人口沒增加,只是人口搬遷)
這樣的土地政策是福還是禍??


請問一下Z大 為什麼這種政策是不好的呢

新竹縣政府的搬移 不但造成了都市的更新 也使重大建設

公園綠地的主要幹道的規劃更佳的容易 目前看到的

好像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新竹市政府所在的地方 道路狹窄

格局規劃不佳 如果可以搬遷到光譜重劃區 那不是比較好嗎

另外請問光譜的規劃 為什麼聯外道路會這麼少呢

幾乎都是死巷 請問一下當初是怎麼想的呢
首先希望你也能體會一個觀點
土地有著不可回復性
當農地或綠地經過開發,在鋪上柏油或水泥後
就不可能回復到原本可耕作的本質和樣貌了...
都市熱島效應 暖化 諸如此類的環境課題
也都是因為人類不段開發所造成的

我很贊成舊城區房子老舊衰敗了需要透過都市更新來整合
不滿的是明明沒那麼多人口
卻因為舊市區的產權較不易整合
就放給他爛...而衍生 治安 衛生 的問題
請問那這些舊房子該怎麼辦??

舉個全國性的例子好了
台北港(在八里)即將完工營運...
因為這邊是新開發的港口 交通和建設都比基隆港來的完善
但北台灣的海運量如果僅需現在的基隆港就足以滿足了
老舊基隆港的海運量勢必被吸引過去
那原本住在基隆靠海運貨周邊產業維生居民
生活會不會受影響?
假設運量真的權移轉過去了
確實造就了台北港的繁榮,但基隆該怎麼辦呢?

建商或開發商當然是以利益為準
哪管得到整體環境的問題
可是政府不行阿...
假設千甲地區今天就過關開始大興土木
經過30-40年後也是會變得窳漏衰敗的阿!
城市都會變舊的,重點是看政府如何經營~
地方政府或許受地方勢力影響,不得不提出開發案!
但慶幸的是至少內政部的委員有看到環境層面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