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苗應該升格為直轄市

合并是好事,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及土地才有足夠人力資源發展。
現在要死不活的,地方政府就衹能修路燈、馬路及水溝。
105年度 (2016) 各縣市所得稅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財政部共通性查詢目錄

說明:1.自99年12月25日起,配合部分縣市改制直轄市,原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原臺中縣與
    臺中市合併升格為臺中市,原臺南縣與臺南市合併升格臺南市,原高雄縣與高雄市合
    併升格為高雄市。
   2.「其他」項係指無法依地區別劃分之稅目,包括關稅及礦區稅。

這裡的所得稅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種,兩者總和是『所得稅小計』表格。2016 年這三項,新竹市都排全國第三,但是人口數只有四十多萬人。

105年度 (2016) 各縣市繳稅實徵淨額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財政部共通性查詢目錄

說明:1.自99年12月25日起,配合部分縣市改制直轄市,原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原臺中縣與
    臺中市合併升格為臺中市,原臺南縣與臺南市合併升格臺南市,原高雄縣與高雄市合
    併升格為高雄市。
   2.「其他」項係指無法依地區別劃分之稅目,包括關稅及礦區稅。

這裡的所得稅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種,兩者總和是『所得稅小計』表格。

參考:國稅與地方稅區分

以所得稅排序,新竹市排名第三。



以實徵淨額排序,新竹市排名第六,因為其他項目的稅收較少所致。但是若將竹竹苗三縣市實徵淨額合計,則排名第四,超越桃園。

各縣市負債情形 (截至105年底各級政府債務概況)

比較104與105兩年度資料,就可以看出各縣市的債務增或減。

財政部國庫署表示,截至105年底止我國各級政府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下稱長期債務)實際數新臺幣(下同)6兆733億元,占前3年度GDP平均數比率為37.88%,符合公共債務法50%債限規定。且長期債務實際數雖較104年底增加513億元,惟債務比率反而降低1.38%,顯見105年度債務成長率低於前3年度GDP平均數成長率,我國債務成長控制得宜,債務比率仍屬穩健。

  有關105年底各級政府公共債務進一步分析說明如下:

一、長期債務實際數:

  中央政府5 兆3,258億元,債務比率33.22%,低於法定債限40.6%。6個直轄市政府合計5,891億元,債務比率3.67%,低於法定債限7.65%。整體縣(市)政府共計1,579億元,債務比率為0.98%,低於法定債限1.63%。整體鄉(鎮、市)公所共計5億元,債務比率不到0.01%,低於法定債限0.12%。個別地方政府除宜蘭縣、苗栗縣及嘉義縣朴子市超過法定債限外,其餘均符合公共債務法債限規定。有關債務超限之宜蘭縣及苗栗縣,105年底長期債務實際數分別較104年底減少5億元及2億元;達預警標準(即債限90%以上)之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屏東縣,亦各減少1億元、4億元、2億元及1億元;朴子市公所則減少0.1億元。

二、未滿1年債務未償餘額(簡稱短期債務)實際數:

  中央政府:1,430億元,占歲出比率7.18%,低於法定債限15%。6個直轄市政府合計893億元,個別直轄市債務比率均低於法定債限30%。整體縣(市)政府共計733億元,除宜蘭縣及苗栗縣超過法定上限30%外,其餘均低於法定債限。整體鄉(鎮、市)公所共計1億餘元,個別鄉(鎮、市)公所債務均低於法定債限30%。

三、自償性債務:

  各級政府以未來營運所得資金或經指撥特定財源作為償債財源之自償性債務,合計4,191億元。其中中央政府2,655億元,地方政府共計1,536億元。
  財政部國庫署進一步表示,未來仍將持續控管我國各級政府債務,中央政府部分,將藉由多元籌措財源、賡續檢討稅制、防杜逃漏、活化國家資產及引進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方式,落實財政健全。並賡續實施地方政府債務分級管理制度,按月監督控管地方政府債務情形,以強化財政紀律,維繫政府永續發展。


如果人口不是重點,為什麼要竹竹苗合併?新竹市自己升格就好了啊!

nszaa wrote:
如果人口不是重點,為什麼要竹竹苗合併?新竹市自己升格就好了啊!


人口數是目前的法條規定的,如果修改法條中的人數改成100萬人,新竹縣市就可以自己合併升格。

事實上,人口數本來就不應該是升不升格最重要的,到現在新升格的台中、台南、桃園的國立高中與署立醫院都還沒有收回給市政府自己來養改制成市立高中與市立醫院,表示他們養不起還硬要升格,靠其他縣市繳稅幫他們養。
新竹市上繳的國稅有多少?四十萬人口繳了上千億的稅,其中園區廠商繳的稅還退稅,導致營業稅是負值,所以不要再說新竹市繳稅多是靠園區廠商的稅。

105年度 (2016) 各縣市繳稅實徵淨額統計資料--國稅部分

這裡的所得稅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種,兩者總和是『所得稅小計』表格。

以所得稅排序,新竹市排名第三。

以國稅排序,排名第六。

你放心啦,你的心聲政府都聽到了啦,竹科賺那麼多,中央會想辦法平衡其他縣市的啦!第一階段就是全國各地科學園區要遍地開花,第二階段就是強制遷移,政府一定會想辦法掏空竹科到其他中南部縣市的啦,到時候你就不會再為了這點小事而忿忿不平了啦。聽說最近工研院已經有一個所要強制遷移到南部去了啊!再等等囉!要給中央一點時間來處理啊!
去年蘋果日報的新聞報導說新竹市前17位繳稅大戶佔新竹全部稅收的20幾%,搞不好繳稅的前50位大戶就佔全部稅收的50%,也就是說這些少數的人只要離開新竹,新竹的稅收可能就少了一半,如果園區的企業再配合政府將總部搬移到中南部去,那新竹的實質營所稅收入恐怕也很快就現出原形了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