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chiashin wrote:
竹科官網的介紹: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轄屬六個衛星園區,分別是新竹、竹南、銅鑼、龍潭、宜蘭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等科學園區,總開發面積1,348公頃,目前所有衛星學園區已有廠商進駐並開始營運。截至目前,核准廠商數已經超過520家,員工超過15萬人,實收資本額超過1兆元;近三年平均營業額均突破兆元。
-------------------------------
15萬人是六個園區加起來的人數。...(恕刪)


園區產業員工 106年03月

新竹園區 130,098 人。其他竹南、銅鑼、龍潭、宜蘭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等科學園區人數共約兩萬人左右。

所以與之前的討論影響不大。
要談做什麼最賠錢?政府就是最大的賠錢貨?政府一開門就開始賠錢了,公務員是最賠錢的,NGO也是最賠錢的啦,那請問一下政府要不要直接關門算了,NGO也解散好了。

小客5509 wrote:
為何是個人要作功課...(恕刪)
新竹市有建設,閣下不爽啥,蓋完後,麻煩你不要搭,不缺你一個。
nszaa wrote:
要談做什麼最賠錢?政...(恕刪)

所以我前面才問大家,公道五路幾年可以回收?結果沒有人可以回答我,答案其實是永遠永遠都無法回收啊!目前台灣除了國道有在收費以外,其餘所有的道路鋪設的第一天就開始賠錢了啊!不是嗎?
那為什麼要蓋這麼多賠錢的道路呢?
flydyvoke wrote:
新竹市有建設,閣下...(恕刪)


拜託私訊個人搞教訓警告?!

加油呀, 對呀不差我一個, 就算今天輕軌通往竹科管理局設一站, 也會因為離公司尚有近八百多公尺, 想到還要用走的, 個人還是騎機車就好了, 一趟進公司車棚door-to-door機動性最棒啦, 本公司同仁大多也是如此

不要加我的地方稅去貼虧損就好啦, 高雄輕軌年中後才正式收費, 現在靠免費培養運量還敢減班!

高雄輕軌減班後反映===

" 250萬的人口還是以機車通勤為大宗 別人投訴就可以減班?? 那還蓋大眾運輸幹嘛 現在就是速度慢 班次少 站點少所以人少搭 減班不就 惡性循環? 而且這還變成官方認證輕軌少人搭 不就讓高雄更被說嘴說都沒人搭? 節約營運成本吧 現在都不用收錢都是在燒錢 免費都沒人搭了,收費之後……"

小客5509 wrote:
就算今天輕軌通往竹科管理局設一站, 也會因為離公司尚有近八百多公尺, 想到還要用走的, 個人還是騎機車就好了, 一趟進公司車棚door-to-door機動性最棒啦, 本公司同仁大多也是如此 ...(恕刪)

目前連規劃都還沒開始,你就己經知離你公司800公尺?有內線也太厲害了!
捷運需要而有不及之處要有接駁配套,不要連這都不清楚。
看來你公司同仁也大都搞不清楚
小客5509 wrote:
不就讓高雄更被說嘴說都沒人搭?...(恕刪)

高雄和韓國議政府市輕軌,波士頓一直被提來當反對的理由。
韓國和波士頓,韓國只要分析其失敗原因(舉債)可以借鏡,波士頓則則應是對新竹輕軌有鼓勵性才對。
至於高雄和韓國一樣,有舉債過高的問題。另外就是雖然號稱兩百多萬人口,但那是合併高雄縣的人口。
高雄面積2951平方公里,新竹市才104平方公里是新竹的28倍。但人口只有新竹6倍多。
知道問題了嗎?高雄人口密度遠不及新竹了。要衡量人口因素,密度和集中性(註),永遠要考慮的。
當初規劃高雄捷運時,知不知道?當然知道,為何當初規劃沒提?大家都知原因...
既然號稱院轄市比較有錢,希望能撐下去。


(註)所謂集中性,指的是居住集中性,工作集中性,就學集中性和活動集中性四項指標。
新竹除活動集中性較一般外,前三項都是高度集中的。集中性指標高的地區適合建置黃金路線的捷運(不虧甚至賺錢的捷運路線)。
若是雖然分散,但(人口)密度夠高,就適合建置捷運網路(這是城市發揮捷運優勢旳最佳狀況)。
高雄的困境是,人口密度不夠,不幸的,居住,工作和就學都是相當分散的。旅運需求分散不集中的結果就是會降低捷運的效能。
這些因素為了建置捷運的自償性報表好看,被忽略了。當運量不及預期時就會提出來檢討。
(忽略了不利因素來提高運量以期達到自償性要求己是政治建設常態,事後的檢討就是交差,建都建了,你要怎樣?)
sunyearhuang wrote:
目前連規劃都還沒開...(恕刪)


竹科管理局不設一站, 難道是科技生活館設站? 得了吧, 工業東那條路寬是可以放高架軌道?

當然要是生活館旁的公園區再蓋個量體, 拆樹挖地基沒意見

舉債要攪到跟隔壁一樣ok的啦, 反正那只天燈隨便花, 也花了快十五億, 後面再花個十五億, 大車站五十億, 球場八億十億來者, 都是錢堆來的, 效益不論, 全台狂蓋輕軌搞的跟廣設大學沒二樣, n年後再搞退場廢線轉型

而先前所舉蓋輕軌竹市自付三成大約只是理想, 中運量以上等級的地方自付三四成即可, 中央會貼到六成

但輕軌建設卻是反過來, 高雄輕軌中央只付擔快四成六十餘億, 高雄市要自付六成一百多億; 淡海輕軌中央只願負擔十七億, 要不是因為通過淡海新市鎮, 新市鎮屬於內政部營建署有設立開發基金願意擔付七十一億, 也算是一種中央補貼啦, 新北市只要貼六十五億

餅就這樣大, 全台輕軌都要分, 還真以為中央全額補助所有輕軌地方半毛免出勒, 竹市範圍的二百億最壞打算要有自付六成可能, 一百二十億也不是小數目, 當然舉債就有了, 倘要先增加中央補助可能, 建議帥哥市長讓千甲一帶會同內內政部營建署開發設立"千甲新市鎮", 屆時就有營建署贊助啦, 縮小竹市自付額

要舉債當然要向苗栗看齊

一、截至106年3月底止,本府公共債務情形如下:
(一)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為新台幣(下同)226億元。
(二)短期債務未償餘額為163億元。
(三)平均每人負擔債務7萬元。
(四)自償性債務未償餘額(含非營業特種基金)為110億元。
https://www.miaoli.gov.tw/cht/debt.php

苗栗債務累積近五百億!, 三個月內沒有半毛扣減, 意思是這些債錢應該還沒空還, 還不知道利息增加多少, 竹市可以看齊棒!
----
竹市每人負債現在才每人四萬元, 相信設籍新生兒也是要扛這四萬元啦, 距離苗栗新竹縣的每人七萬多元債務在身, 還有三萬多元額度, 算算增加一百三十億以上的舉債空間小case啦

小客5509 wrote:
竹科管理局不設一站...(恕刪)


參考囉, 債多一樣可抬頭呵呵, 公司行政部門中印象近半同仁住苗栗, 來園區上班也用不到輕軌, 但也是園區工作人口耶

===
談苗栗失去抬起頭的機會:輕軌

陳祺忠/時代力量苗栗辦公室執行秘書行政院提出8800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又以軌道建設規劃的4241.33億所佔比例最多,身為負債600多億苗栗縣的縣民,知道此計畫時有點高興,以為這一次苗栗縣終於不用咬著紙作的大餅說:太好吃了!可昨天,苗栗立法委員陳超明,看著其他縣市首長吃著紙餅忍不住飢餓喊出我也要,讓好不容易能夠嘲笑其它縣市舉債卻造成各式各樣交通問題的苗栗縣,頓時失去抬起頭的機會

不過既然苗栗立委陳超明提出將新竹輕軌延伸至竹南、頭份,身為苗栗人就有責任理性去分析此議題,首先竹南、頭份確實有很多到新竹科學園區上班的人,竹南由龍天路西濱交接口上國道三號交流道,頭份就由建國路中華路口上國道一號交流道,上班時間會壅塞的是頭份交流道,過去最常被提出的兩個解法,一是建國路中華路口的交通改善計畫,二是增設分流的交流道。

親愛的立委陳超明,您身為苗栗唯二可向中央爭取預算的區域立委,與其追求實質效果非常小的輕軌從新竹拉到頭份,倒不如就過去經常被提出的兩個解法爭取遠低於輕軌的預算即可達到舒緩交通的效果!

此外關於軌道建設,苗栗縣倒也不一定不需要,但基礎資料一定要調查好才決定方案,而不是像現在各縣市首長看到預算就,即使在任內可以開工,可接著下來的交通黑暗期、追加工程款、營運與維護費用都有可能成為壓垮縣市財政的稻草

南庄、三義讓苗栗縣成為全台唯一國際慢城雙認證的縣,這表示我們的特色是「慢活」,在這個特點上,可能可行的作法是苗栗縣的某些較常往來的區域之間如竹南與頭份,或者是較為開發區如苗栗市、竹南、頭份,可以仿效香港的叮叮車,擴大區域之間的連結與發展區域內的慢活商機。

苗栗縣之所以背負著600多億的負債無法翻身,就是因為過去我們苗栗人盲目的相信開發,從未仔細的檢視縣政府計畫的必要性、公益性,預算是否合理,效益評估是否有保守估計,後續的營運、維護經費是否有編列,所以現在經常受其它縣市恥笑!希望各縣市的民眾以苗栗縣為借鏡,盲目開發帶來的是負債和恥笑罷了!

==================
個人看也可以改成像舊金山的叮叮車, 全通式, 反正園區也好, 馬階那邊也罷多少有些坡度, 環境有幾分像, 不過有些人是不愛這種簍空式電車, 新竹風大下雨時沒有窗戶玻璃遮擋會灑進來濕透身~~~~~

這篇那想起了幾年前破產重整的夕張市, 從媒都轉型即使財政開始出問題, 也篤信舉債建設改成觀光重鎮就可以重返榮光, 直到不支進加護!



小客5509 wrote:
而先前所舉蓋輕軌竹市自付三成大約只是理想, 中運量以上等級的地方自付三四成即可, 中央會貼到六成
但輕軌建設卻是反過來, 高雄輕軌中央只付擔快四成六十餘億, 高雄市要自付六成一百多億;...(恕刪)

沒這規定啦!地方中央分擔比例是case by case談出來的。
前面也提過中央推動和地方推動的建設,分攤談判姿態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新竹輕軌計劃算是中央半主動...比例就大家等著看就好,不用爭著當半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