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烏托邦??
理想與現實總是差很大


168春天 wrote:
新竹市政府 好好的...(恕刪)
dgame wrote:
恕小的眼拙這個為啥...(恕刪)


這就是高雄style, 有這樣好金主, 拿市民錢借花獻佛, 若當初高捷是用借貸購買設備, 這些設備使用上就已有耗損攤提, 還不是從開張營運起算攤提, 應該是以購置設備付完尾款時, 攤提就已經發生了, 照一般常理, 要收購這些營運生財設備也該是用攤提後的殘值進行估算, 結果卻如下, 有先設定好前提鑑價金要高於撥貸金額當作收購基準這檔事嗎? 這鑑價報告能有多中立?

~~~三方契約規定收買價金係由本府選定之鑑價機構依興建營運合約鑑價之金額,但不低於融資機構當時已撥貸金額。~~

如同大大所言比喻, 買車共貸了二百萬, 結果還到還剩一百萬就還不出本金跟利息了, 找個金主幫忙, 這金主居然不是用剩餘價值一百萬收購, 還可以跟它談到用原先撥貸金額二百萬買下車子跟還錢給銀行, 雖然金主擁有此車, 但原來購車主人還可以繼續使用爽爽開, 開心耶

結果這金主的錢也不是自己的....

只要上班工作有寫過投資報告的人 就會了解

原則就是 不美化投資效益 報告就過不了

同理 輕軌 捷運等 也是如此

這篇提到高雄的部分:從花媽「運量增3.6倍」談評估報告業障重:一切都是假的
可供參考
http://www.storm.mg/article/255579
小客5509 wrote:
這例子應該會被當成例...(恕刪)

我找了一段時間都沒有看到原來的新聞,謝謝您提供~

緬甸的第一條路面電車,就跟大多的大眾運輸一樣是虧損的
問題在各國虧損的同時可以帶動沿路的經濟發展,所以實際收益是票箱收入加上土地開發綜效
只要路還開著,就能繼續採計這些土地開發的東西當作預期的自償經費

鐵軌建設是頗大的沉沒成本,維護成本跟建設成本相比相對小
沒有事故意外的話還可以行駛一長段時間的
好比房子的持有成本很低,但是房價很高,通常只要長期看漲,貸款有負擔也會咬牙持有
偏偏就停駛了
計畫開始時過分樂觀評估整體收益,上路後緬甸當地房價並沒有反映過來
藍色速度 wrote:
雖然這個實在喊了好...(恕刪)

如果新竹市民認真討論 七.七.四十九天後

認為大新竹輕軌還是不該蓋、不能蓋、不可蓋....

再經過 七.七.四十九天後沈澱思考後還是決定元案退回....

那趕緊將30億補助款退回給中央

其餘縣市很希望獲得此筆金錢來建設發展
2227995 wrote:
那趕緊將30億補助款退回給中央

不管輕軌補助款會有多少,
新竹市連一毛錢都還沒拿到.......

venturerotel wrote:
只要上班工作有寫過...(恕刪)


感謝提供, 看過內文, 節錄其中:
====
2013年動工的高雄輕軌是陳菊執政後的「重大成績」,數年前規劃案提出時,預估每天運量可達8萬人次,這是以同樣路線公車運量乘上20得到的數字。當時外界質疑會重蹈高雄捷運高估運量,最後虧損累累的覆轍;捷運局回答說,當年的確錯估高雄捷運的運量,不過這次輕軌運量、估計是公車20倍,「還是可以期待」。

期待的結果是:去年輕軌通車,運量……..嗯,每天不到3000人左右,而這個輕軌應該是每小時運量就有5000人吧,是浪費還是有效益?依照這種運量,實在看不出這條路線的需求在那、存在的意義何在?未來即使其它輕軌也完成,要達到每日8萬人次運量,大概就是「阿婆生子」了。
===

一天八萬人搶搭! 真敢估, 一直在想, 中央與其相關縣市長之所以鼓吹支持大量建設地方軌道, 大概是該佈的局都已經插旗完畢, 剩下的是如何搶食賺錢, 蓋輕軌期間就可以賺土木財, 也許這些人及其親朋好友早已在相關行業位居領導, 以後可以規格綁標, 或者集合三家友好土建營造商拱一家出線標下輕軌開發

還有變更已購土地或重劃分配的利益, 標準的吃肉其他分湯, 說不定日後應該會出現N個大埔事件

記得未來新竹輕軌車輛只能向這家購買--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
0001 董事長 蔡煌瑯 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38,000,000
0002 董事 趙健在 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38,000,000
0003 董事 吳賢政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第二位董事也是本朝友人, 也算得償所望, 呵呵, 只可惜沒上市櫃沒法買個幾張, 畢竟是僑外資

引述今週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145877-%E5%8A%89%E6%86%B2%E5%90%8C%E6%8E%A5%E4%BB%BB%E5%94%90%E6%A6%AE%E8%91%A3%E4%BA%8B%E9%95%B7%E5%85%A7%E6%83%85%20P%E2%80%A728
====
~~同是鋼鐵業出身的趙健在,名下也擁有強大與強業兩家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論公司規模雖比不上劉憲同,但在千禧年總統大選中,趙健在不僅賣地出錢出力,……,他長袖善舞、為人四海的生意人性格也著實為陣營出了不少力。

去年趙健在雖於縣長輔選有功,卻因….氣味不合,與副縣長一職擦身而過。之後地方傳出,趙健在對唐榮董事長一職非常有興趣。不過既然是自己人,在一切以「大局為重」的考量下,這一次趙健在還是與唐榮董事長一職失之交臂。~~~~
====
是為本國奮鬥還是為了本國的$$$而奮鬥要說清楚


2227995 wrote:
趕緊將30億補助款退回給中央
其餘縣市很希望獲得此筆金錢來建設發展

心中感觸無法言語表達...
小客5509 wrote:
記得未來新竹輕軌車輛只能向這家購買--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台車董事長是政治任命,酬傭性質,
只要好好當個官,別亂出餿主意,就是個優秀董事長.
台車現在的主導權在中鋼,中鋼也是國營事業,
輕軌車輛是引進德國技術.

cckm wrote:
台車董事長是政治任...(恕刪)


但是持股多數的中鋼, 其背後主要最大法人(?)是經濟部耶, 經濟部是誰在管控的? 不言自明囉

引用某部電影名言: 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全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

上下都有打點關照好了....連手出擊無往不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