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ac wrote:小弟認為今年(2010)報稅時, 去年(2009)取得的股票還是以面額(10元)課徵而非以時價課徵, 因為2009取得的股票仍適用促產條例...如有錯請指正 如果是如此,F狐狸集團(含子公司)就不會於2008年底一次將6年股票過戶發完給員工(主管及績優員工)(需簽約及交付信託,逐年解約領回)(部分子公司綁3年),而使去年5月繳稅時一次領到6年股票的人都苦哈哈(大多繳40%),但是若是今年繳會繳更大苦更大(以市價計算),大可於去年進行即可!如有誤請指正!!
betta wrote:真相只有一個:那些不爽員工分紅的人 代表他沒嚐過員工分紅的甜頭那些辯護員工分紅的人 代表他應該有撈過一些那些唱衰房價跌的人 代表他很想買房子那些期待房價漲的人 代表他手上有房子 +1與事實相當接近
1tac wrote:小弟認為今年(20...(恕刪) 沒錯,2009拿到的股票在2010報稅時,只要2009年收入總值沒超過600萬,還是以10元課稅但是到2011年報稅時,無論2010年拿有沒有超過600萬,一律市價課稅...
豐島 wrote:如果是如此,F狐狸集...(恕刪) 這是為了規避分紅費用化,而非為員工報稅考量請注意"分紅費用化"跟"分紅配股以時價課稅"的實施時間點並不相同請參考http://www.max2.tw/blog/?p=7892008年起: 企業將員工分紅列為費用, 並以股東會決議的前一日市值申報企業所得稅。2010年起: 員工領的分紅配股, 需以市值申報個人所得稅。(至促產條例畢業)
員工分紅配股又以面值而不是市值報稅, 是對股東與社會大眾非常不公平的, 所謂員工分紅制度最主要的發明人是從工研院 spin off 的一些大老, 當年拿經濟部的錢來創業, 自己並不是股東, 所以發明了員工配股分紅法來自肥, 幾年之後這些專業經理人就成了富豪, 也就是將國家的錢藉由配股分紅加炒股讓自己身價爆漲.在這種分紅的狀況下, 勞方就變成被剝削的一群人, 本薪被壓得極低, 被資方以股票利益綁架做牛做馬, 資方僅需付出少量的薪資, 其餘薪資是菜藍族將股價墊高來付給勞方, 資方的人力成本幾乎是外國同業的 1/3 不到.長久下來, 台灣科技業就普遍成為以時間換取利益的工作模式, 自然產業昇級程度有限, 例如半導體製造業, 台灣發展了數十年, 產業無根, 上游設備原料仍然無一不是從外國進口(反觀韓國卻發展了許多上游原物料與設備..), 台灣僅是以軍事化管理加上極低的人力成本在科技代工市場上佔市佔率, 創新的 idea 仍是先進國家的天下.破除分紅制度對台灣有利, 讓台灣公司和國際一流公司站在同一成本線競爭, 資方也不易綁架勞方, 有人說分紅費用化後我年薪降低, 那是你太幸運了待到好公司, 許多公司的股價與配股(或認股)工作數年下來, 所付出的工作心力與年薪完全不成正比, 其原因就是本薪刻意被壓低, 老闆賺到人力成本.當分紅正常化後, 台灣公司的人力成本會被合理化, 公司為了求生存必然要轉型昇級, 這對產業不見得是壞事.
betta wrote:那些不爽員工分紅的人 代表他沒嚐過員工分紅的甜頭那些辯護員工分紅的人 代表他應該有撈過一些那些唱衰房價跌的人 代表他很想買房子那些期待房價漲的人 代表他手上有房子 +1,尤其是晿衰房價的那些人,應該都是外地人而且很想買房,對於新竹有好的建設或工作有好的方面都不談,每天都怨恨這地方的房價,對於新竹的發展一點都沒有建設性,如果你沒要買就別亂彈,比較台北或台中市的房價,新竹市算可親的,你不買,有錢要買的人多的是!有錢人的口袋深度~不是你這種只聽一些小消息的人,就能左右房市的人能懂的!
mar-ch wrote:A大,別這麼客氣,我們都知道你的實力。........(恕刪) 在新竹, 我只能算小咖, 比我大咖的不計其數.大咖的, 跟我差不多的, 大概都買房了.這幾年才出社會的, 時機點差了一些些, 且要面臨亂炒的房價, 我相信更買不下手或買不太起.事實上, 整體科技業的獲利和福利, 逐日縮減當中. 過去新竹科技業的光環早已不再.實際所得比以前差的狀況下, 大家又何必忍受那些房市吸血鬼的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