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87380
2017-03-20
預計10月底完工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新竹轉運站貼心再升級!新竹市政府規劃打造全台第一座「如公共藝術般」的候車風雨走廊,找來國內知名的嶼山工房團隊設計,預計十月底完工,讓乘客不用擔心日曬雨淋。
「下雨也免驚!」市府交通處長倪茂榮說,新竹轉運站風雨走廊長約五十三公尺,連接前後站地下道,以後下車乘客再也不用一手撐傘、一手拖行李,一路遮陽蔽雨,直通火車站前站、站前廣場或百貨公司地下街。
風雨走廊的設計也結合城市美學,找來嶼山工房設計,採用鋼折板形抗結構殼體,如風箏般輕盈、簡潔,詮釋新竹市城市歷史、人文、科技交融、年輕、進步的當代城市意象。
「打造如公共藝術般的風雨走廊!」新竹市長林智堅說,絕不只是蓋一座遮雨棚而已,配合周邊景觀整體規劃,「不只實用,更要美觀」,成為具有公共藝術氣息的特色地標。
發布日期:106-06-12
發布單位:交通處 類別:交通運輸
市區公車首度進駐轉運站 林智堅市長:無縫銜接市區交通 轉運站再升級
市區公車首度進駐轉運站!新竹轉運站去年8月2日起正式啟用,承載10 條國道客運路線、 每日770至899班次高運輸量, 開啟新竹市大眾運輸新紀元,市長林智堅今(12)日表示,接駁車將在6月20日約滿到期,經市府積極協調業者、優化路線,21日起市區公車71、72及73路線將進駐轉運站,持悠遊卡就可免費搭乘,「無縫」銜接車站至市區交通,讓轉運站「轉乘」功能再升級。
新竹轉運站啟用近一年,每日搭車人次成長至3千至5千人次,假日更高達8千人次,已成通勤族和觀光客「好夥伴」。為有效緩解轉運站開通後客運路線變動所造成的影響,市府爭取交通部經費提供接駁服務,銜接民眾進入市區交通,至5月底止共計24萬7千人次搭乘。交通部補助於6月20日到期,市府積極協調客運業者,推動市區公車71、72及73路線進駐轉運站,讓以轉運站、新竹火車站為核心的「複合式交通系統」更加完善。
林智堅市長表示,轉運站去年8月啟用後,翻轉前後站發展軸線,不僅紓解過去前站公車、客運與汽、機車搶道的險象,更賦予後站全新面貌,轉運站旁公共空間蛻變為「大公園」,全面重新整修的地下道不僅嶄新、明亮,更設置無障礙設施,讓夜歸女性、長者、行動不便的朋友、帶小孩的爸媽,都能放心、安全的穿越前後站。
「市民的小事,是市府的大事!」林智堅市長強調,公車接駁的便利性與市民每日生活息息相關,因應本月接駁車服務約滿到期,市府謹慎檢視市民實際運輸需求,引入行經東區關鍵站點的市區公車進駐轉運站,優化路線,不僅完成市區大眾運輸路網的一塊拼圖,更同步升級轉運站硬體、軟體設施。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71、72、73公車行經新竹市東區轉運站以南三條最重要的「黃金路線」,用悠遊卡、一卡通刷卡就能免費搭乘,6月21日起,71路由大潤發服務至高峰里、財神廟,72及73路則由後站經由南大路、明湖路,分別服務至青草湖與富群,每日營運從早上6點至晚上6點不等,共營運64班次,3條路線的站位仍維持在原先轉運站接駁車的站牌處,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林智堅市長於記者會上頒發感謝狀贈與美樂家客運與新竹客運,感謝業者長年來作為市區交通重要骨幹。他強調,將持續與業者進行公車優化,檢視運行班次、路線、站點等諸多細節是否符合市民需要,維持公共運輸的高品質,讓銜接不同運具的每位市民「安全且順暢地移動」。
今日市區公車進駐轉運站記者會邀請到美樂家客運總經理鄒政順,新竹客運總經理與副總經理許炤平、黃文義,國光汽車客運站長徐志銘,新竹市區公車總站站長陳天賜,議員徐信芳團隊與多位里長共襄盛舉。
新聞資料提供:交通處 聯絡人: 許子建
轉運站本來就要搭配其它接駁,就不用騎機車去那停了
這3條路線大部份都不是人口集中區
舊城區及光復路1,2段都沒有
公車還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