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竹市區鐵路不能地下化?

bd_player wrote:
別鬧了,如果火車站前...(恕刪)

新竹站即便旁邊啥都沒有, 依然是一天2.9萬人次的站, 排名第七
很顯然的這邊有基本的使用者人數, 只是周邊沒有好的商業機能, 人潮只是路過而不消費
對於留住人潮, 鐵路地下化沒有任何意義, 甚至還是傷害, 因為大家都轉往地下了, 地面上更蕭條, 台北車站周邊當年就是如此
冰見友樹 wrote:
就算地下化也...(恕刪)


沒差不要合併比較好
新的財劃法新竹縣市得利最多
比台南還多 那不行如不要合併
delenatii
新竹市已經空轉二年,新竹人喜歡我沒意見。 [^++^]
torohc
何止兩年?林智堅8年不用算?蓋出甚麼鳥球場?看看竹北發展成怎麼樣
以桃園、中壢車站為例,桃園車站一出站就一棟建物擋在那,周圍路小就算了,還只有雙線道
中壢車站則是人潮非常多,路又小條,造成人流車流高度混雜,交通不便
另外這二站除了人次都很多外,桃園-中壢這段也有不少平交道
為了交通安全,改地下化我覺得很合理
新竹站以前還有sogo的時候交通確實比較壅擠,但後來sogo撤掉後車流少了很多
之前上班的時候我覺得交通狀況還算順暢
而且現在人流都往巨城聚集,說真的想不出地下化的優勢在哪?
冰見友樹
真的,巨城附近的交通問題才是該解決的。
JRs0816 wrote:
但竹中六家線高架化確...(恕刪)

我敢斬釘截鐵就是確定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做到,早在北新竹和六家前就給方案不要一定要地下化,現在木已成舟還想要什麼?看到一堆什麼重弄之類的理論,你有問過受影響的人同意嗎?

光是徵收和影響交通還有影響內灣和六家支線,這裡面還有新竹縣,喊的人會想到別人嗎?很可惜,我覺得完全沒有,只想著美好的一面,從不考慮實際困難。
Jacklin60 wrote:
以桃園、中壢車站為例...(恕刪)


這也是有人根本搞不清楚為何別人可以新竹不行,桃園段21個平交道要搞立體道路消除鐵路平交道並不會是有效方案。而全台地下化申請成功區段,也只有台北四站、桃園到中壢、板橋、台南、高雄。這些瓶頸處平交道都是新竹市區內數倍之多,哪怕是申請高架化成功的路段,平交道也是數倍於新竹。

要務實,一定是優先改善園區和巨城附近交通。一直糾結在鐵路要不要地下化,那場辯論不少人也提到交通問題優先程度,而新竹地下化或高架化根本無助上述兩區亂象。

去過巨城和園區都知道,尖峰時段的交通亂象遠比鐵路有沒有在市區重要太多,更何況新竹市區內道路立體化居多,有什麼急迫到比上述交通亂象重要?
中年奶爸 wrote:
1. 我還是看到答非...(恕刪)


1.你為何不自己去看看品川是如何共融的呢?品川大車站正在進行立體化你真的不知道嗎?不過那場辯論我貼過好幾次你也不看,或許你根本不想面對別人的論點,跟你討論有何意義?你也直接在2直接貼假議題了,反正對你而言任何方案都不如你說的對,你不就是這種心態跟人討論?

自己要說別人答非所問前,何不思考一個認為別人都是假議題的人,他會看到別人不同的聲音嗎?反正你自己早就說出那些多數不是新竹人如此之話,早已證明你眼中沒有其他新竹人。

2.新的立體化弄到既有路線你真的認為是說做就做,只要你想就可以?你要不要去看看立體化工程影響的交通期間,弄新的路線你要從哪裡弄?要怎麼接到既有路線?你自己都在留言噴倒退嚕的左營案結果你自己也提倒退的竹北方案。

我早就說過了,你去了解一下國家建設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說別人說假議題,結果你方案都天馬行空、連經費都能說錯,你也只是詭辯無法說服人新竹地下化哪裡可行。

還是你覺得不用面對徵收,不用面對施工交通影響,不用問受影響的人意願。一句你覺得前瞻,別人都是錯都叫假議題,這樣就能顯得新竹地下化是多可行又多前瞻,那真的只能說:嗯,你說的都對

3.那你應該去看看哪個省轄市申請地下化成功囉,經費問題擺在那、徵收問題擺在那、所謂平交道市區只有一處機車平交道,費用與效益不符比例,我不覺得前瞻。20年後主流早就下個世代,應該由下個世代決定如何。




我最後直言,你們地下化派某幾個言論包含你在內常常涉及挑釁、引戰、筆戰我真的不想再和你們討論。我自己回應你們的挑釁跟你們戰我錯了所以我也被懲罰,但是我再看到這樣的挑釁言論就是檢舉不會再回應。

如果你們還要繼續發這類挑釁言論,發幾篇我就檢舉幾篇留言也一樣。
冰見友樹 wrote: 1.你為何不自己去看看品川是如何共融的呢?品川大車站正在進行立體化你真的不知道嗎?
...(恕刪)


哥就真的只想好好學習一下,
新竹大車站怎麼蓋可以跟未知的立體化共融?
這頁還翻不過去呢!
咱們聊聊新竹大車站怎麼蓋就好
吃瓜的朋友們又不住品川車站,您說是吧?
扯東扯西不小心驚動水桶又要繼續吃瓜了
中年奶爸 wrote:
哥就真的只想好好學習...(恕刪)

方法多得是,比如使用路堤高架,不是現在的高架。在大車站設立時預留立體化空間,這都是很簡單的。

不過要徵收的問題恐怕還是在,依台灣現在技術。新竹腹地就是不行,比台中嚴重。
冰見友樹 wrote:
這也是有人根本搞不清楚為何別人可以新竹不行,桃園段21個平交道要搞立體道路消除鐵路平交道並不會是有效方案。而全台地下化申請成功區段,也只有台北四站、桃園到中壢、板橋、台南、高雄。這些瓶頸處平交道都是新竹市區內數倍之多,哪怕是申請高架化成功的路段,平交道也是數倍於新竹。...(恕刪)


新竹市區可以遠比以前這些地下化區段慘的多了,以前這些區段未地下化時,除了有一些高架橋和地下道可供穿越鐵道之外,還有一些平交道可以通過。在新竹市不但穿越鐵道的高架橋和地下道稀少,還連平交道都缺少,想到左右轉到鐵道的另一邊去都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繞一大圈設法去找到稀疏的高架橋引道來跨過去,十分的不便。

另外頭前溪沿岸都市計畫勢必在不久的將來會進行,這塊將會是未來新竹市黃金地帶,在目前這塊地還是農牧用地的情況下就做好鐵道地下化的規劃可是遠比未來開發後再處理要省錢而且容易的多了。
冰見友樹 wrote: 方法多得是,比如使用路堤高架,不是現在的高架。在大車站設立時預留立體化空間,這都是很簡單的。...(恕刪)
  

哇嗚…在立體化線路未知的情況下,哥支持的大車站竟然可以預留路堤高架耶!這設計真是太酷太神奇了… 可是哥,您是要怎麼決定預留軌道路堤高度是10公尺,20公尺還是30公尺呢? 擲茭來的? 

倘若有朝一日,真讓我們這群痴人等到立體化,結果開獎是地下化或者高架化接不上怎麼辦? 
您不能有留路就說這車站不是路障啊!

咱們可不可以只有車站,沒有路障?
跪求您再幫我們想想辦法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