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退休 wrote:
依你的邏輯
全台每個縣市都要蓋輕軌
因為它和道路一樣是基礎建設
...(恕刪)
蓋道路有蓋道路的評估條件,蓋重運量捷運有重運量的評估條件,蓋輕軌有蓋輕軌的評估條件。
我的邏輯就是依輕軌建置的條件來評估新竹條件。
不是用台北,高雄或波士頓,也不是用重軌或捷運網(新竹我也認為沒有捷運網的條件,至少目前沒有)。
至於盈虧計劃財報,那是用來爭取經費的手段沒錯。台北如此,高雄如此,台中也是一樣。
我想退休 wrote:
高鐵當初是大陸工程全出,不用政府出一毛錢
只是政府當初給的數據美化的太好,說什麼每年多少人搭,結果大家都知道
才造成後來營運問題,政府才收回去
這段是新加的。但和我說的最後還是要政府收爛攤子有什差異?
本來高鐵就是應該政府蓋,BOT只是讓私人股東從工程費賺飽飽,有什麼好處?
佷多的基礎建設,本來就不應該BOT,尤其是本身不容易賺錢,但有公共利益的建設。
高鐵,捷運,道路,橋樑都是。
公共停車場也是,停車場本身商業益太小,根本商人不會有興趣。
但為何精華區的公共停車場很易BOT出去?
說穿了就是原是作為疏解精華區停車需求的公共停車場用地,BOT的結果都是停車規模縮小,
擴大商業空間。而縮小的停車空間剛好作為商業空間使用。
說簡單一點,就是商人用色免費或極便宜的精華用地蓋可賺錢的商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