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1

而且離站500公尺的,就更不可能了

以目前市府規劃的路線,主要是光復路,扣一扣,會有多少學生坐?

freds wrote:
真的不要太期待學生...(恕刪)
dgame wrote:
你是刻意曲解我上面的文字嗎? 明明我的ex 跟後者順序是對應的

抱歉!
我如果是刻意的,就不會一字不差的引言。
海風對水泥路面影響佷有限,但不管是什麼路都要養護。

dgame wrote:
我不知道你是否"騎過"這17km 的自行車道

前面說過了喔。

dgame wrote:
道路建設是必須的,可是應該考慮到的是錢花下去是否值得(必要性)

對!
17公里是休閒,輕軌是工作和生活的基礎建設。
不是說休閒不重要,但把17公里來推想輕軌是否值得,連不起來。
值不值得前面討論己經很多佷多了。
如果你認為不值得,可以敘述你的觀點。從十七公里跳到輕軌實在無法想像。
軌道運輸早是全世界公認是城市大眾運輸的趨勢。
前面反對佷多的論調,都是忽略掉輕軌的公益性,安全性和環保議題,經濟效益又完全避談基礎建設所帶動整體效益。
對營運效益常和MRT比較,忽略輕軌其建設經費和營運成本比MRT低佷多(完全不同等級的東西)。
輕軌相較於其它軌道不但便宜,也更加彈性,型式很多,日後升級也容易。

dgame wrote:
道路建設是必須的,可是應該考慮到的是錢花下去是否值得(必要性)
跟建設的持續性
畢竟,不能只考慮一代人的方便
而忽視下代人的負債

還是直接跳結論。
你能說明為何輕軌是只考慮一代人的方便而忽視下代人的負債嗎?
我如果直接跳結論:輕軌是給這一代人方便舒適,也是下一代的金雞母?
下一代的金G母??

上一代最有公益性的當然是台鐵及國道
台鐵多虧不用說了
國道也只能自給自足
這還是人口多時蓋的

未來人口愈來愈少
實在不知遍地開花的輕軌如何能成為金G母??
花4000多億買來,平時養要花不少錢,生顆白蛋不太可能
這些都要下一代來擔
不要像那些學者專家一樣,
以為看到學校就有需求.

軌道運輸刻意經過學校是沒有效益的,
土地效益我之前就敘述過了.

國小國中是就近入學,放學之後安親班補習班,學校附近就很多,
火車站附近也不少.
期待這些人搭輕軌?走路騎自行車就到,幹嘛搭輕軌.
高中生才是通學的搭乘者,沒有駕照跟打工收入,只能靠爸媽給的搭車錢.
但15元就可以搭公車,幹嘛花30元搭輕軌?!

有念過大學的應該知道大學生時間很多,有駕照又可以打工賺錢,自給自足.
騎機車載妹...不用錢!
妹在後面抱著你...無價!

刷捷運卡跟你搭車...謝謝不連絡.

拜託,各位懂了嗎,不要再像那些不知怎麼評估的專家學者唬爛了.

大新竹要的不是現在這樣時速只有20~30公里最快50公里的短程輕軌,要的是時速可以60公里以上的中程中運量的軌道運輸.
hayato567 wrote:
國小國中是就近入學,放學之後安親班補習班,學校附近就很多,
火車站附近也不少.
期待這些人搭輕軌?走路騎自行車就到,幹嘛搭輕軌....(恕刪)

你大概還沒為人父母吧
看看北捷有沒有學生搭。學生不能當捷運收人主要來源是沒錯,因為學生優待票便宜。
國小國中是就近入學?也對也錯,你不知不只新竹,明星學校跨區學生很多嗎?
現在小孩(我也不知是太寵還是治安不好),不管住多近,上下學都會接送。除非學校就在隔壁,不然專車接送還是常態。

hayato567 wrote:
大新竹要的不是現在這樣時速只有20~30公里最快50公里的短程輕軌,要的是時速可以60公里以上的中程中運量的軌道運輸.

20~30公里是停靠站和起步都計算的平均速度。
平均500公尺到1公里的站距密度,要平均時速60公里以上,就算做得到,坐起來應該也不舒服吧。

sunyearhuang wrote:
你大概還沒為人父母...(恕刪)


以前在台北生活4年多,平常日搭捷運穿國中小學制服的真的不多,
高中比較多,其他大部分是社會人事.
假日則是家長帶小孩出門跟觀光客居多.
這些數據我google過,你也可以自己去驗證.

"國小國中是就近入學?也對也錯,你不知不只新竹,明星學校跨區學生很多嗎?
現在小孩(我也不知是太寵還是治安不好),不管住多近,上下學都會接送。除非學校就在隔壁,不然專車接送還是常態。"

對於以上這段,我想是一些新竹市或竹北的家長常開車接送的方式.
這讓我想到前不久的年改影片,一位來賓說大兒子已經申請出國念書了,小兒子也想要出國念書,如果年改之後,就沒辦法讓小兒子出國,
也沒辦法花15萬去美國玩了.
以上故事就跟跨區就讀一樣,清楚說明了"這是個人問題""這是個人問題""這是個人問題"(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請不要把個人問題要動用公共建設來解決.
要解決上學問題,只要限縮車道把人行道做寬敞,明亮跟很容易就清楚就好了,根本就不用輕軌接送.

另外,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或是60公里時速以上就不舒服,那直接做公車專用道給公車就好了,
這樣根本不用花超過上億元就可以做好.
機動性又高.
就算要等紅綠燈,以現在的路線,等個紅綠燈跟不用等紅綠燈的輕軌相比,
只要有專用道,也只是多不到10分鐘而已.
林全:前瞻計畫沒過環評不會實行
2017/04/27 11:33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2017年4月27日電)行政院長林全今天表示,前瞻基礎建設各計畫如果沒有通過環評,絕對不會進行,也絕對不會有大量迫遷和徵地的情形。

立法院昨天在激烈衝突中初審通過前瞻基礎建設條例草案,行政院今天上午舉行院會,發言人徐國勇會後轉述,林全在會中表示,去年520上任後,經過10個多月的規劃,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希望刺激景氣及提振國家經濟,並回應社會大眾對於政府建設的期盼。

林全表示,前瞻基礎建設不可能包山包海,因此政府選擇重要且有意義的項目,列入該建設條例的重點,包括軌道及水環境為主,也有產業發展的政策。希望朝野各界捐棄成見,以務實、理性態度看待這項計畫,立法院儘量從協商和理性溝通方式進行相關討論,必要時行政部門一定會配合立法院說明。

林全說,社會上有部分人士對環保、土地徵收、財政紀律等各方面提出顧慮,他一再保證並特別強調,政府一定會遵守相關法律規範,絕對不會債留子孫,各計畫如果沒有通過環評,也絕對不會進行,更重要的是,絕對不會有大量迫遷和徵地的情形。

他說,這次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不僅在財政部分比以往有更多約束,保證不會增加更多財政赤字的排除條款,也沒有任何條款是要排除土地徵收或環評相關作業。一定會在相關機制下,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哪來的10個月
明明就是突然丟出來的
新竹市都來不及,只能先隨便劃個線交差討錢
而且除了綠能外,一點也不前瞻
至少也來個全島每5公里一座充電站之類的

我想退休 wrote:
新竹市都來不及,只能先隨便劃個線交差討錢...(恕刪)

新竹市有準備啦,新竹縣才叫措手不及。
hayato567 wrote:
以上故事就跟跨區就讀一樣,清楚說明了"這是個人問題""這是個人問題""這是個人問題"(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這是社會問題,不是個人問題。(只有個人或少數這樣做嗎?)

hayato567 wrote:
要解決上學問題,只要限縮車道把人行道做寬敞,明亮跟很容易就清楚就好了,根本就不用輕軌接送.

我可以這樣說嗎?
"這是個人問題",請不要把個人問題要動用公共建設來解決.
公共建設是論效益,談公益安全和環保。不應該用個人感覺來決定要怎麼做。

hayato567 wrote:
另外,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或是60公里時速以上就不舒服,那直接做公車專用道給公車就好了,
這樣根本不用花超過上億元就可以做好.

世界沒有一條城市軌道運輸可以達到平均時速60公里,所以全世界都不應該蓋捷運?
列車速度提升不是問題,但捷運要求站點要密,站距要短。
以台北捷運來說正常(達最高速)速度就是六它七十公里,但平均度只有約35公里。
原因就是市區站距約在800~1000公尺之間,這還把市郊站距1000~2000公尺算進來的平均。不止停靠站要時間,起步加速和停車減速都會拖慢速度。以站距約在800~1000公尺,要達到平均時度60公里,最高速要衝到130公里以上(看停站時間和加速要多快,加速越快人就越不舒服)。這是物理和合理性,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
同樣的站距交給公車的話只會更慢,因為公車除了停靠站外還有紅綠燈,塞車等問題。
因為不是專用道,速度更不可能快。
hayato567 wrote:
不要像那些學者專家..
刷捷運卡跟你搭車...謝謝不連絡.

拜託,各位懂了嗎,不要再像那些不知怎麼評估的專家學者唬爛了.

大新竹要的不是現在這樣的短程輕軌,要的是中程中運量的軌道運輸.
.(恕刪)

這種Tram-Train 能走台鐵的軌道,進入台鐵的軌道後,不只湖口/新豐(可以由新豐火車站出來,鋪路面的輕便軌繞行新竹工業區),竹東,竹南,延伸到桃園, 苗栗 都沒有問題

營運是很重要的沒錯,沒有錢就營運不下去, 可以看日本軌道經營, 用吉祥物,造勢,要很用心
但是如果連軌道都沒有? 還談什麼經營?

台北捷運,如果只算票價收入,其實一直是賠錢的, 它靠的是周邊的收益, 如地下街商店的租金及站內廣告合起來才有盈餘
新竹火車站如果加蓋平台, 像柏林中央車站的大商場, 大百貨公司,就有租金收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HfQba_GdQ

這是荷蘭海牙中央車站,也有類似的鋼構複合商場


旁邊的公車轉運站也在平台上

這台是雙電系的 Tram-Train 輕軌電車, 這個電車不只跑海牙市區, 它的路線可以跑到鹿特丹, 就是同一列車離開市區後,進入原本火車的鐵道,延伸到鹿特丹, 轉乘方便,利用率就能增加


過年的時候, 城隍廟香客很多, 周邊幾條年貨街也都是塞滿, 連機車都不容易進去
巨城辦活動的時候, 推銷中央公園兒童遊樂設施時, 周邊都是大塞車,應該以輕軌電車換乘汽車和機車, 就空出道路空間在舊城區設人行道
這是Amsterdam的萊頓街Leidsestraat, 這條街很窄, 一樣走輕軌

這是Amsterdam的P+R Sloterdijk 橋下停車, 上方就是捷運Metro/火車Train共用的高架軌道, P+R旁的地面有公車bus/輕軌Tram, 在這裡進行交通載具轉換

如果設好 P+R 的停車場, 付了停車費就換一張車票
海牙這個P+R Hoornhwijck, 付4歐元, 可以停車一整天, 這4歐元還包括4個人,換搭市區輕軌1天的團體車票,電車等於免費

就是讓汽車不要進入海牙市區,留在郊區停車場,小汽車換成公車/輕軌之後, 道路面積就空出來了!

到竹北光明一路吃飯的時候, 周邊停車場都很滿,等停車都要等半個小時才有位子
如果有輕軌電車+Park&Ride停車轉乘區,免費停車,市區停車場就能提高收費

淡水只有13萬人口, 還蓋了13.99公里(建造經費153億元)的淡海輕軌
新竹市有43萬人,人口密度4,208.46人/平方公里(台灣的第3位), 竹北市有17萬人口 ,條件都比淡水強太多了!

日本国土交通省,它有很明確的LRT政策
在它的>主な施策>公共交通機関の利用促進
當中,就有>LRT(次世代型路面電車システム)の導入支援
的整個計劃
http://www.mlit.go.jp/road/sisaku/lrt/lrt_index.html
国土交通省都市・地域整備局
都市計画課都市交通調査室
所提出的151頁的報告, 有LRT非常詳細的說明, 要怎麼做?
まちづくりと一体となったLRT導入計画ガイダンス
http://www.mlit.go.jp/crd/tosiko/guidance/pdf/00all.pdf
它的重點是"都市計劃"和LRT的導入,是要一起設計的
136頁,取得 "市民との協働"
143頁, (1)LRT(路面電車)の適用法, 法規上的適用

如果計劃能這麼詳細,有明確的政策,地方政府就能依據作業準則,不會犯下很多設計上的錯誤

市政府應該有更詳細的營運計劃,才能說明清楚這個效益有多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