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台北, 之前也沒有幾棟類似陸家嘴, 維多利亞港, 新加坡港的那些建築, 現在終於出現像"陶朱隱園"這樣有設計感的房子.
http://link.photo.pchome.com.tw/s11/kelvin0910/1/136409986640/
就像後面, 竹北房價雖然一直漲上來, 但是, 房子的設計跟配備也都一直升級, 光是河岸邊, 從原來高鐵區的交雜蓋法, 到後來台科區的整排天際線的蓋法, 也是因為價格上來了, 建商可以多投資才能成局的.
區域發展, 有其歷史軌跡, 要想強求所有東西都盡如人意, 也不是很合理的要求啦!
由空照圖, 讓購屋者可以另一個角度思考
也是挺不錯的
我在這群建案還是空地的時候, 就已經落腳竹北了
當初縣二的這些建案, 很多成交價都不到15/P
甚至部份樓層面向較差的, 可能只有10出頭
當年縣二這群建案剛落成時, 附近也都還沒人氣
3~5年後才慢慢變成現在吃喝賣場超商....都到齊的狀況
竹北是一個變化很快速的區域,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 每年都不一樣
當年這些縣二的建案
只能算是"市區"邊緣的"荒涼"區段--就像現在高鐵區段所遭受的批評一樣
當初的土地和建築成本, 可能只有現在一半不到
很多這些建案的購屋者, 也不過是工作幾年, 小有積蓄的單身族群
或是剛結婚的小家庭
我身邊就好幾個同事"曾經"住在照片裡的建案中
當年, 如果在這種地方, 有建商想蓋每坪25W,
總坪數50以上, 公設比30%的案子
大概會賣到2012年底才能結案吧........
各有行情, 各取所需, 沒什麼丟臉或遺憾的
板上很多已經是看屋老手了, 不必空照圖也能拿捏分寸
要提醒的是首購的小朋友們, 如花有如花的價碼
志鈴有志鈴的行情, 不要被仲介唬到,
以為如花打扮後就變成志鈴.....這就比較遺憾了
關閉廣告

, 這才是你覺的造口業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