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chen31 wrote:
內容是文小六附近的建案的相關公司, 提出免費幫縣府規劃文小六
換取先興建文小六的政策


台科大二期區塊的建商 哪一家最需要小學這種題材呢?

K大 可否順便夢一下 是哪一家建商?
這種建商 偏門走慣了 怎麼會用心於工程品質呢?
讓大家來抵制這種只想走偏門的建商吧

如果建商願意負擔規畫費用, 甚至部分造價來加速他附近原本規劃的公共設施用地上的公共設施提早新建 (前提是原本的用途不變), 我反而正面看待, 比起私底下塞錢給官員來左右政策和建設會更好一些, 縣政府如果公布決策理由, 真的有建商集體提供部分興建經費可以公布並提出來討論 (例如每個國小的造價成本和建商提撥的部分)

kenchen31 wrote:
這幾天看到文章後, ...(恕刪)
所以需要的是科學數據和決策理由, 不是黑箱作業, 也不是一人一信, 媒體投書, 弄到最後, 只是變成是里和里, 居民和居民之間的角力 (鹿場里一人一信 和 東平里一人一信, 你投書蘋果日報, 我投書自由時報) 有需要的話, 同步興建也無不可, 但所有的決策必須是公開透明,

Utima wrote:
其實現在新竹也不用縣...(恕刪)
Nelson5 wrote:
如果建商願意負擔規畫費用,


小弟不覺得建商會願意真的拿錢出來做規劃
真的拿幾千萬出來作規劃 那他還不如每坪降一點錢賣 還比較好賣 賺比較多
建商做的應該只是幫忙構思或用自己公司資源出些基本設計給縣政府 建商實質是不用掏錢給縣政府
縣政府在用這牽強的理由說 因為經費不足 但文小六可以省設計費 所以先蓋文小六

等通過確定蓋文小六之後呢 縣府在因為之前建商提供的設計規劃過於簡單
或是說 規劃方向變了 所以需要重新發包設計 這時候 也沒人去監督了 因為都已經通過是文小六了

總之 就是演個戲嘛 隨便提一個設計規劃 讓縣政府去對外解釋
建商最終沒掏出半毛錢給小學 ( 當然 紅包錢可能免不了)
建商 縣政府雙贏
人民輸了

Nelson5 wrote:
如果建商願意負擔規畫...(恕刪)


其它公共建設這樣或許很好
但國小是非常不妥的,小學生步行上學的距離是有限的
現在都市又有這麼多車輛,應該很少家長安心讓小學生騎腳踏車上下學
(竹北高鐵區有不少路口目前還是用閃紅/黃燈的方式,我不認為適合兒童騎車上下學)
所以國小的設立當然應該依照學區內步行距離來規劃啊
還是新竹縣政府認為竹北的家長都應該要接送小學生上下學?
以目前整個高鐵區就六家國小來看,應該不少家長即使小孩是念"學區內的六家國小"還是得開車接送囉
不然就是得送康乃爾啦,有朋友就是送康乃爾囉
聽他說報名還得排隊、排順位,嚇死人

先成立那個文小,我是同意不該由投書、角力等方式,但用建商協助也是很不妥的
比學區內小學生設籍人數、學區範圍內那個需求比較急切才是最重要的吧

所以就把決策理由公開, 不受甚麼一人一信, 投書媒體的影響, 要不然任何政策會受到這種影響然後轉彎, 以後每個里長都要準備一堆空白信供里民使用, 只要不爽就可以來個一人一信, 又不是在辦通訊抽獎

Utima wrote:
小弟不覺得建商會願意...(恕刪)
我只說, 建商贊助也該公開, 縣政府可以用這個當作理由之一, 所有的決策理由都應該書面公開, 但是如果後面向大家講的, 預算又重複編列規劃費用, 就去檢舉縣政府圖利, 建商詐欺, 背信, 然後法辦

rachel.hung wrote:
其它公共建設這樣或許...(恕刪)
151515151515151515
15151515151515151


Nelson5 wrote:
我只說, 建商贊助也該公開, 縣政府可以用這個當作理由之一,(恕刪)


但我要表達的是,即吏是公開,這也絕不應該當作理由之一
因為這是關乎小學生基本上下學安全的問題
所以我想縣政府沒膽公開吧,公開反而是明顯的決策失當!

我以前小學一直到國中都是步行上下學的,小學是步行十分鐘,國中約15分鐘
攤開竹北重劃區的都更圖,其實可以發現也是這樣規劃的
文小會比文中多,就是考量到學童上下學的安全、方便性
如果先成立文小六,我其實覺得高鐵區仍是得成立一個文小(文小二或頂峰後的那個文小)
因為整個高鐵區除了六家國小,有太多未成立的文小了,表示著學區範圍實在太大了

文小六那我就不這麼了解了,或許它的成立迫切性很高
但是身為家長,我是決對不會認同國小的成立因素可以納入建商贊助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