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覺得樓主是相當有良心的人!給個讚!
還沒交屋就願意把貴社區的消息公布出來,
就是希望其他還沒買房的人要三思而行!!!
(我想很多人都是希望家醜不外揚,畢竟會影響將來的房價。)
我和我太太最近也在看竹北的房子,看到這社區廣告三房8XX萬,其實還蠻心動的。
後來實際去看過,格局不錯,價錢也是相當優惠,原本是想簽約的了。
現在看樓主爆了這麼多料,算是勸退我了。
花了這麼多錢卻要受氣,寧可多花一些錢買有口碑的建案好了。
至少建商的態度會好一些.........
樓主不知是否有向建商要求退訂呢?感覺您應該住不下去了?
(誠如 Mr.森 所說,要求建商及代銷解約,同時索還已繳納價款。)
其實我建議這篇文章可以留存,算是給後面買房的人一個警惕,要買這社區要有一定的決心。
純屬心得分享
目前小弟那座山~(靜*)是我買給我父母住的
為何會買***~竹北最強首購?
只因為我去年10月從大陸被調派回來這裡的公司
只能舉家遷移至新竹縣
然而公司只願意提供補助一年住宿
因父母會常坐高鐵回台北,所以看中那座山~(靜*)
妹妹一家人回娘家也有棲身之處
有次早上被縣政2路的車潮堵住,
所以我與老婆溝通後,
我們決定應該要選擇離我上班非常近的地方,
如果公司有任何問題我大概10鐘以內就可以處理問題的路程
當初看了**望和*城、**堂、***美、**城、**苑、**號、**樹
(不是選擇太少就是格局奇妙)
最後選擇***除了格局方正,高樓視野,客廳往外看可以看到高速公路,
其實會買寶咖咖的房子,不是因為房子便宜。(事實上我買的沒特別便宜)
因為我的需求就是要離公司近,不需要買到竹北的黃金地段蛋黃區,我老婆是全職主婦會開車,所以我們不在乎生活機能,也覺得不需要花那好幾千萬再多買一間房,畢竟轉手不是人人負擔的起那好幾千萬房,加上未來出租千萬房子難租,所以只求住的安全安心。
沒想到6.7月份開始對保,
對保當天即選定驗屋時間(代銷說使用執照7月底左右會下來,一開始時間無法配合,因為有其他住戶爭取,才有其他時段,所以後來選定8月中下旬驗屋),
但沒想到屋子看起來看似還可以,但認真看才知道沒有正式水電,請設計師一起協同驗屋狀況,
1. 樓上滲水下來 2. 馬桶被工人大便,一種大好大滿的狀態,驗屋當天才用臨時水沖掉 3. 浴室門檻沒做填縫處理 4. 瓦斯開關神之作 5. 施作工法粗糙(不要問是怎樣的粗糙,我怕工班臉腫腫)
至於建商處理的態度是否不積極,還沒交手不清楚,當天有簽收驗屋單,尚未回覆何時可以覆驗。
(不知道其他人是代銷從中阻饒還是建商的態度真的如次囂張傲慢)。
純屬個人買房經驗紀錄
鄉民來著 wrote:
到底是誰在硬凹?麻...(恕刪)
你可以說壓,想發表甚麼高見請儘管說
但不是說一些抱怨文壓
我上來說一些我們碰到的問題
而你呢,我整理一下你說的
"看你還找驗屋師來驗屋,我也覺得莫名奇妙"
"能住就好,裝潢也不用太好"
"寶佳的房子還專程請驗屋師驗屋,不覺得吹毛求疵?"
"小問題很多,又上來嘴?"
"已經讓你在竹北800不到就可以有三房,你以為他們做善事?"
"別再騙了啦!什麼品質,你去買頭又大,跟業務說我就是要瞬間加速五秒內可達到時速100公里,人家當然白眼給你看,這還不懂?"
"沒人說你不能驗屋,你找個車手來開頭又大,然後一直批評車子性能,我也是笑笑"
"我看你真的很有事耶,自己驗屋很難?"
看了這麼多,不知道哪一句話有意義呢
而且沒說你不能發文哦,但你不覺得我是樓主,你發文至少應該尊重樓主嗎
我說的也都是我看到聽到及自身經歷,你若有質疑,跟住戶求證
再強調一次,沒說你不能回文
但我奉勸你,買車能騎能開就好,所以甚麼外殼都不用啦




我要強調一下,有類似以上的說詞,我一定會回你
因為你有質疑的,想跟我繼續講的,我當然就繼續跟你聊囉
別人找我聊天我拒絕就很沒禮貌麻
但是最會吸引我的注意力的就是文章最長的那個

雖然我們買的是TOYOTA,但是最基本的條件要有,法規規定的事情也不能呼弄我們,有些東西我們因為它較便宜已經妥協,畢竟也沒違法還是怎樣,只能自己在想辦法解決
1.室外機放置位置太小,只能買一對多解決
2.廚房管線在外面,如有寵物或小孩弄到會危險?,只能請設計師幫忙處理
3.工作陽台瓦斯管線沒封口,上次初驗完已寫在驗收單,上次去看還是沒封好
4.工作陽台易撥水,建議可加裝蓋子
5.之前大門還沒上鎖,常常聽到門撞來撞去,反應也無效
6.地板五點>三點空心才能補(合約書上寫了,也只能認了)
以上個人經驗分享...
PTI000978 wrote:
看了您的文章讓我...(恕刪)
本來是覺得樓主一眛的舌戰群雄我就不想再講了。你自己遇到問題上來問,跟你講實話你聽了不舒服就來戰我、甚至扣帽子,那我何必再分享我的經驗,我打字也要花不少時間的好嗎?
但聽到另外幾位已購戶較理性的描述,喚醒了我的同理心,所以再講兩句。
我前面就說了我買過寶咖咖房子,契約他們集團早就有制式完全對建商有利的合約,一個字不能改,否則他們就不賣了。換句話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講過了,合約他擬的,代書他找的,你跟他走法院誰贏?這是現實、是實話、走法院絕對下下策。
有人說可用尾款當籌碼逼他們改善到好,錯,你去看合約,除非海砂屋幅射屋否則你不能用驗屋問題拒絕交屋,不然依約算你違約要賠15%,等著收存證信函。
結論是:對這種聲名狼藉的,不要買最大,但如今對不平等條約已經簽了的買方,你只能祈禱房子沒大問題,然後降低自己的標準,能修的小問題好言相勸請他們修一修。
把焦點轉移回到當初你選擇買這建案的原因,弄你的裝潢、買家具、家電、寬心入住。執著在驗屋這些事或甚至因此選擇跟建商對抗,是否值得,或許你走一遭再告訴我。
聽來很無奈,但買他們家的房子就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