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的建商不若本地的建商有門路, 只好標榜建材,工法與設計來哄抬價格, 地價就這樣被炒高了,
本地的建商熟門熟路, 硬是有特別的建地來蓋房子, 如果C咖的房子要賣B咖或A咖的價錢,
那B咖與A咖不炒翻天?
到各個新興的社區去逛一逛, 你會發現社區樓下經常就有仲介, xx房屋, 房子才多久, 就可以養一個xx房屋,
可見竹北有多少投資客? 這個生態鏈有多少人依賴它, 政商關係有多綿密, 政府如何動得了它?
爲什麼政府遲遲不敢動房地產, 你看對岸說要打房就打房, 因此股市跌幾成都毫不在乎!
台灣敢嗎? 一群沒LP的官員, 你看他們的財產申報, 都有好幾間房子, 他會砍自己嗎?
那些建商都是抬轎的樁腳, 打房是要動搖黨本的, 他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