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退休 wrote:有人建議68接高鐵橋下道路,就不用走慈雲路,而且南寮,竹東的園區客都受惠但目前第1期已蓋好,要接上,須花點功夫...(恕刪) 照原定計畫高鐵橋下道路南向蓋一條,北向蓋一條本身就有規畫接68快速道路但目前殘廢一半,南北向混用一條汽車單線道機車單線道,是不可能蓋一個匯入68的交流道蓋下去只是一直出車禍.....此外興隆橋下竹北高鐵出口竟然直接開在高鐵五路這種小巷子裡根本白癡如今上下班乘載量已經不足,若興隆橋成為68的另一個出入口,那可能要直接塞到竹中車站了目前來看興隆橋要接68是不可能了,除非恢復之前正常規劃不過以興隆橋短短五公里縣府蓋了11年來看,我不敢想再蓋一條會蓋多久
hayato567 wrote:客人要的是Power IC,CPU廠商去推 CPU說內部有Power IC可以供電.不覺得腦子有問題嗎!!!桃園台南在推自己的軌道運輸,彰化也再推台中市軌道延伸.新竹在推交流道改善,這不是阿捨,那甚麼才是阿捨呢. 請問要花多少錢? 有經費興建嗎? 有足夠運量可以不賠或小賠嗎?
chiashin wrote:請問要花多少錢? ...(恕刪) 這樣的小環狀線,應該50億可以搞定,沿途以高架化為主,因為土地本身幾乎都是公有,所以可以說不用徵收.不管是竹中站還是新莊站還是新增的慈雲站,光復站跟竹科內部的車站還是需要接駁公車接送到各需求地.最主要還是要提高開車的成本,最好就是在往園區的出入口都裝Etag,只要是開車進園區的都要收費.此費用也轉為輕軌的營運基金運用.另外,慈雲路跟公道五路最好也有小型車站作為國道客運跟往返竹北的交通轉運站.這樣做短程密集接駁才不用在園區那邊塞來塞去.
hayato567 wrote:這樣的小環狀線,應...(恕刪) 1.高雄的輕軌花了165億,而且是走地面,50億就能搞定你所謂的高架小環線?2.園區是個高地,介壽路、園區二路...都是大上坡,你所謂的軌道運輸根本爬不上去3.從晶圓廠門前通過,恐怕會有震動的問題4.非上下班時間根本沒人坐5.竹北進園區,塞車主要塞在經國橋、一高這些地方,不知道你這個環線的意義在哪裏?先在竹北搭公車到環線,搭環線,再轉公車到公司? 這樣花的時間跟自己開車有什麼差別?
輕軌每公里8億元上班坐輕軌要先騎車或走路站,再繞園區外圍,再坐接駁車,再走路進公司下班要先走路再坐接駁車到站,再繞園區外圍,再騎車或走路回家新竹不像台北腹地大,騎車開車從東到西,南到北,要花不少時間坐公車,捷運比較輕鬆新竹市小,導致大家騎車或開車,就算塞一點,也不會太久所以大家不愛坐公共運輸花200億生個輕軌,每年不知又要花幾個億去養它,效益又不大真不如去作其它更有用的事hayato567 wrote:這樣的小環狀線,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