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只是先看第一間房子,而且未來有機會換第二間房子的話,我的建議,找可住10年以上的公寓附車位著手,房子年齡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您要不要裝潢,因為就算50年的房子,裝潢起來還是很漂亮。
我舉我自己的例子
84年來新竹,85年買房子,權狀約30坪,另有一個有使用/所有權,但每年要抽籤的地下停車位,當時花340萬,頭期3成,其餘七成是利率8%的20年貸款,頭期款還是父母親跟岳父母支持大半,不然也無法一下子就拿出頭期款。會選這哩,其實當時都不知道住5F沒電梯的缺點,只知道離竹科近,又在預算內,且有地下平面停車位,就算烈日刮風下雨,也與我無關,而且騎機車到公司,最快6分鐘抵達,上班中忘了東西在家裡,來回30分鐘一定OK,我想這就是離工作地點近的優點吧,但從地下室到5F,有6層樓的樓梯要爬,買東西總不能買太多,抱小孩上樓也需要休息,連當時買冰箱,只能選340公升的,兩個人搬到5F,竟然花了一小時才到家裡廚房,這時想想當時的辛苦,終於都已成過往雲煙了。
第一間房子因為5F沒電梯,當時買來就打算住10年左右的計畫,所以沒裝潢,但後來因為窗戶非氣密窗,所以還是花了約10萬將所有窗戶更新〈更新完才知氣密窗的好處,冬天在家都有15度以上,以前沒改,冬天室外幾度,室內頂多多個2度〉,然後每年都想著如何存錢,慢慢的每年都有調薪,連老婆的薪水扣除日常花費,一年約可存下100萬,當然能省則省,連電視壞了也不太想換,後來存到800萬現金,就買了現在第二間住宅,四個人住約100坪四層獨棟封閉式社區的房子,第一間房子因為在光復路一段巷內,價值也跌不太下,民國85年買340萬,98年實拿360萬賣出,這時房子也有20歲了,我也是買二手屋,當時屋齡約7年,住了13年,總值等於沒賺沒賠,但如計入通貨膨脹應該算有賠。
現在的房子價值約有1500萬,手上還背150萬的貸款,雖有錢還清,但利率不到2%的狀況,寧願拿去投資,只是投資常常虧錢,但至少現在已經認定不會再換房子了,所以賺的錢都是退休本,只要做好財務管理,未來雖不至於大富大貴,但想持家應該也夠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剛剛出社會打拼幾年,買房子應先著重離上班地點近,房價易漲難跌,且夠結婚有小孩後的大小,25--35坪的三房兩廳室內空間應恰好給3--4人使用,但等到了40-50歲時,應有計畫換更大的房子供退休養老之用,所以第一間房子不應投資太多,反而要退休養老的自宅就可花大錢下去投資。我同事第一間房子就買大樓,花掉700萬左右,現在問他,他說貸款太大,根本沒機會想換房子,可是家有兩個小孩,已經覺得空間不太夠用了,而且樓上樓下鄰居常常來按門鈴說聲音太吵,我想這就是公寓大廈的缺點吧,幸好我已經將公寓出掉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