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 wrote:
這個問題我六年前已經跟別人討論過了
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如果不是上下班時間,捷運要載啥?"
你恐怕沒在平常日去逛過百貨公司,人潮並不如想像的少,特別是有活動時候。在新竹,老公在園區上班,老婆不上班的情況其實不少。
另外,用餐時間的車潮也是不少,這都是可能的人潮。
以潛力來看,新竹市市區小、路小、停車位也少,蓋捷運營運恐怕比高雄還好。現在,一堆人寧可開車騎車的原因是因為市府取締違規停車不力,再加上市中心的停車收費過度低廉,付出的是市容混亂和擁塞的代價。要是市府嚴格取締違規停車,提升市中心停車費,自然就有搭捷運和公車的誘因,而市民獲得的是美觀整潔的市容(以目前石油消耗的速度,未來也可能是唯一能消費的起的通勤方式)。
至於出進園區的交通,這是公車再多也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只好看看其他方式的捷運是否能有幫助了。
最後,交通運輸是要有遠見的,而不是單純只看財務平衡的。好的交通運輸規劃,是能帶動地區往正確方向發展的。但是,我們目前的政府似乎缺乏這種遠見。
日本是捷運典範之國,但是京都的地下鐵,一樣是空蕩蕩。有去過的人應該知道,非尖峰時段恐怕比高捷還慘。但是人家還是在堆動地下鐵,未雨稠繆。
pyh wrote:
你恐怕沒在平常日去逛...(恕刪)
新竹在昌益蓋北歐三小國之前本來就有機會拓寬
徵收現在北歐三小國一些土地再外加拓寬
就可以把光復路拓寬道雙向至少都是三線道甚至是四線道以上
但是只會跑紅白帖跟打通巷道的市長短視近利
不可能去幹這種會得罪沿路選票的事情
所以現在北歐三小國蓋起來了
目前還可以用關東路到埔頂路這段去舒解運量
關東路到埔頂路就等同是光復路上北歐三小國的翻版
現在有個東京六本木擋著,同樣要期待拓寬也應該是不可能了
等到關埔特區建案全部蓋起來
北歐三小國加起來就有一千八百戶+新竹一號+一堆拉里拉雜的建案=超過三千戶
在這個區域短時間增加一萬的人口,如果兩個人一台機車,
那就是五千台的機車流量+一千五百台汽車
以現在的光復路+關東路與埔頂路是肯定吃不下來的
整個新竹看起來也只有光復路比較需要捷運而已
但是這種地方,不要說捷運了,目前看起來連施工都有問題
(捷運總要有空地開挖吧,光復路雙向只剩下一個車道的熱鬧"景象",你能想像嗎?
而且北捷在台北市開挖還佔用了兩到三個車道以上,那光復路變成單行道就更熱鬧了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