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liu wrote:
公道五的話題好像扯太...(恕刪)
不要急!
網路平台他要這麼分,我也沒辦法。如果有個大新竹版,我就把這個題目放那裡。實在是新竹市和竹北房地產的論戰一直存在在兩地,大家只是看多和看衰間互相攻防?到底是狗屎多?還是黃金多?都沒講個為什麼,我是個人壞習慣喜歡搞懂很多事,所以請不要急。
重新審視新竹生物醫學園區
新竹生醫園區2003年核定,由台大成立「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籌備處」,外界揣測台大、台聯大爭奪主導權是使本案延宕多年的原因之一。後來經2008年10月馬英九總統到地方視察時,指示將新竹生醫園區列入愛台十二建設,要求有關單位儘速規畫進行,才稍見明顯進度。不過主導者國科會,關於國家生技產業的推動案,連同本案共有8個園區亟需經費,想必預算壓力很大。
「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計畫」為國家「愛臺十二建設」產業創新走廊計畫之一,並已列入「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中。經國科會重新檢討後,規劃以三大中心「新竹生醫園區醫院」、「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及「產業及育成中心」,分由衛生署、國科會與經濟部分工。
在研發重點方面,未來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之研發重點將包括生醫光電影像暨資訊技術、生醫元件晶片暨輔具技術、生醫材料暨藥物傳輸技術、再生醫學、骨科及複合醫材等,並提供系統與法規驗證服務。未來本園區也將引進國家實驗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團隊進駐,促進產學研界共同合作發展。
目前接洽中欲進駐之廠商非常熱絡,現已核准6家生醫廠商進駐投資案,俟生醫園區生技大樓啟用後陸續進駐營運。而「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將先以籌備處暫先進駐生技大樓,預計於100年5月18日掛牌揭幕營運。
也就是說
「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國科會自己負責的部分已有進度。
「產業及育成中心」經濟部的部分尚待努力。
「新竹生醫園區醫院」衛生署的部分,我認為可有得等了!!
自從台灣的健保制度被列為全球優等生的地位後。衛生署等醫界人士就背負了超過以往的社會責任。社會要醫界負起責任,但醫界普遍認為拼經濟也是基本需求是必要的。所以,衛生署主力在推「國際醫療專區」,要賺觀光醫療這一塊的錢。第一個專區在桃園航空城青埔高鐵站內。
另外,新竹縣政府一直以提昇新竹地區醫療服務水準為訴求。我想應該打錯靶了!!衛生署和台大現在推的是,把署新新竹醫院和竹東醫院納入台大分院體系。要他花錢設立醫院供你看病、住院、提升醫療水準,一句話就可以把你打死,只是他不講罷了。況且現在又不是他在主導整個案子。他要研發的話,會希望留在台北加入中研院的國家生技園區,不會跑來新竹啦。大家可以站在那些教授和研究員的立場想想,是不是這樣子!
當初要是一開始就由清大、交大和陽明那一組人主導也就不是這般結果了。還好2006年國科會和台大解約。2007年6月生醫園區規劃小組委由清大規劃大學、醫學中心及研究中心學術合作機制。現在是不是交大、清華、陽明、國衛院、榮總醫院聯合,這個就不清楚了。而且衛生署在這個部份的立場和支持度如何?有待清大這組人努力!
uwap2010 wrote:
所以 新竹市的信義計...(恕刪)
第二個信義計畫區?
除非修法
很難複製第二個信義計畫
如果走不出新格局,也不太可能複製
某些人的報導,聽聽就好
擁有距離縣治中心最近、開發面積廣衾,以及公共建設集中等優勢
北市信義計畫區屬於金融與商業中心,竹北則是以高科技產業和學術為基礎。前者仰賴金融、時尚及消費而與世界接軌,後者則以科技和人才與世界接軌。日前新竹縣長鄭永金提出的「三園四所」施政目標,著眼的也正是這個方向。這點已經過深入分析,並非全然如報導所言。
「三園四所」,已詳談。
新竹地區的輕軌系統建設,已被這個發言的教授原機關否決
高鐵橋下道路開通?這點我倒是要多了解一下
至於文中舉里昂說明,我認為國情不同,他山之石不一定是寶!那麼日本東京和京都也該拿來探討一番。
三明治小孩 wrote:
高鐵橋下道路開通?這...(恕刪)
早知道不一定好
早知道早心酸罷了!
我說我就是有壞毛病,一知半解或道聽塗說來的都要搞清楚。

大家一直在講的高鐵新竹站橋下道路至竹科新建案
推動緣由
近年來新竹都會區挾帶科學園區之實力,已成為臺灣地區科技發展最為迅速之地區,由於現階段中正橋與國1竹北交流道及新竹交流道,在交通流量尖峰時刻已呈現飽和狀態,且高鐵六家站之聯外道路斗崙2-3 號道路(經國大橋)已出現交通瓶頸,因此,希藉由本計畫道路之興建,以解決當地之交通問題。
未獲通過
本案係由新竹縣政府辦理初步設計總經費35.835億元(用地8.347億元、工程費27.488 億元),目前因本案評分過低,未獲公路總局納入「生活圈道路系統六年建設計畫(98-103年)」。現由新竹縣政府修正中。
營建署的主計畫才360億分98-103年六年編列,要跟他要那麼多很難過關!
檢討原因
各生活圈平均每項計畫的預定金額與執行之平均計畫金額,並未呈一致性的對應關係,有些生活圈之平均計畫金額低於執行金額,例如新竹生活圈;原因如下:
(一)都市化程度較高或發展速度較快的生活圈,對道路所需提供的服務強度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優先執行的計畫規模通常很大。(二)發展強度較高的生活圈,地價增加速度較快,因此,實際執行之用地費用通常較原估計費用高出許多,也是平均執行計畫費用較高的原因之一。
為避免提報案件過於浮濫,影響評估作業之效率;各縣市政府之提報計畫數量,應儘量合理精簡。
想過關
主辦機關的評估審議作業,核定縣市政府所提報之工程項目是否可獲得補助,如縣市政府用地可無償提供用地者,或該縣市政府提高自付用地比例者,將可優先將該提案工程納入本計畫辦理。
計畫審評估項目及內容
1.整體計畫總工程費用
2.用地補償費用用地收購及地上物補償經費
3.地上物拆遷難易程度
4.管線遷移難易程度
5.中央款申請補助額度
6.預定辦理路段先期作業執行情形
7.計畫執行績效
□用地取得時程配合情況
□地方配合款繳交情形
□地方道路養護評比
□地方配合人行無障礙環境評比
□其他
8.與重要開發區位或活動集結點之聯繫
□聯繫重大活動集結點、國家級風景區、重大土開計畫、大型工商發展區等活動集結點
□聯繫縣級風景區、中型規模以上之活動集結點
□聯繫中型規模以下之活動集結點或中小型工商發展區等活動集結點
□無聯繫任何重要活動集結點或設施。
9.與重要大眾運輸集結點或重要道路之聯繫
□聯繫重要大眾運輸場站(如機場、港口、高鐵車站、台鐵主要車站)或高快速公路聯絡道等
□聯繫次要場站(台鐵次要車站、捷運車站、長途客運車站)或主要道路及省、縣道等
□聯繫地方性公路客運車站、市區公車站、次要道路及鄉道等
□無配合任何大眾運輸系統或重要道路等。
10. 道路兩側服務人口數
11.人行道規劃
12. 景觀的注重與配合程度
13. 生態影響程度
14. 與週圍環境之相容性
所以,縣政府願不願意多出錢,實在是本案能不能過的主因。
建議大家向縣政府施壓,而不是只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