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政府回復: 3條科學園區至竹北公車,預計三月通車

為了鼓勵用大眾運輸,應該在上下班期間,光復路 經國橋 慈雲路 實施公車專用道,

25分鐘痛苦指數不夠高到可以鼓勵大家搭大眾運輸....

...如果這封信真的有效...之後我也來開車上班...誰想吹風淋雨...


tpo1111 wrote:
如果7-8公里的上下路程要花25分鐘,就可以寫信到總統府抱怨
那全台幾個大都會地區(尤其是大台北都會區)的上班族不就更嘔
7-8公里路程要花25分鐘以上的都寫信到總統府
總統府收發室的工作人員可能更嘔.(恕刪)


假如只有一千多人遇到這種問題, 或許我是有點小題大作, 但是我們提的是數萬人每天都會遇到的事, 您不覺得需要讓我們的官僚系統花個時間整合一下同時想想該如何改善嗎? 再速限100KM的馬路只能走20公里您不覺得可以花個心思來改善嗎?

讓我們算算隱形經濟損失,假設前提如下:

影響人數: 30000人 (從竹北到園區上班的人數; 假設佔園區從業人口30%)
園區年產值1兆台幣 (竹北居民貢獻 3000億)
多浪費的時間: [ 25分鐘 - (4.2分鐘: 時數100km行進) ] X 2 (日/夜) = 40 分鐘
多浪費的時間佔工作時間比例 : 40 分鐘 / 8 小時 x 60分鐘 = 8.3%
隱性經濟損失為 8000億 X 8.3% = 249億 / 年


多浪費的能源,假設前提如下:

高速行駛油耗約 (12km/ liter): 7KM / 12 KM = 0.58L
塞車行駛油耗約 (6km/ liter): 7KM / 6 KM = 1.16L
多損失的汽油約 (1.16 L - 0.58 L) X 2 day-night X 250 days X 30000 = 8,700,000 Liter /年

額外的碳排放量約 8,700,000 L * 2.2 =19,140,000 KG/年 CO2 排放 = 517座/年 大安森林公園CO2吸收量

多損失的油錢約8,700,000 Liter X NT$30 = NTD26,100,000/年


竹北上下班交通問題並無法由地方層級的官員可以整合的, 而且經過多年的地方政客努力似乎沒有看到改善的機會, 上述的算法或許有很多假設的盲點, 或許極不精確, 但是這就是我請總統府了解現場實際的狀況的原因, 上述的假設數據何嘗不是馬先生念茲在茲所追求的重點績效嗎? 總統府或許不需親力親為, 但是他們必須把這個問題妥善傳達給相關單位, 身為一個納稅人與選民, 我們是提供他們一個舞台, 把預算與心思能夠跟民眾的觀感結合在一起.我不覺得總統府可以對我們耍官僚.我們若不說出我們的痛,總統府在下次的大選時又會被批評為"自我感覺良好" 這是他想要的嗎?

還有其他大大有提供出一些有創意的想法: 如共乘/收費等等. 我覺得很感動. 讓我們一起主動出擊與爭取, 讓政治人物多關注再這個議題上.

quentinintaiwan wrote:
假如只有一千多人遇到...(恕刪)

q大還計算出經濟損失數據更具有說服力了.給個

誰有拿到公文的屁話~ 麻煩分享給大家看看 ^^

看四年後 還選不選他

這問題 很值得被重視 也攸關 新竹與竹北總體城市發展

請問該怎麼投書呢?

將信箱或網址 分享出來

大家一起動起來 也不錯


shiun0217 wrote:
4年後的今天才會有人...(恕刪)

quentinintaiwan wrote:
影響人數: 30000人 (從竹北到園區上班的人數; 假設佔園區從業人口30%)
園區年產值1兆台幣 (竹北居民貢獻 3000億)
多浪費的時間: [ 25分鐘 - (4.2分鐘: 時數100km行進) ] X 2 (日/夜) = 40 分鐘
多浪費的時間佔工作時間比例 : 40 分鐘 / 8 小時 x 60分鐘 = 8.3%
隱性經濟損失為 8000億 X 8.3% = 249億 / 年


這應該不能這樣算吧
假設會塞車的情況下,八點出門上班,
那如果不塞車了,有多少人還是會八點出門?
下班的時間算進來就更奇怪了,
有多少人會因為不塞車而自願在公司多待點時間來回饋給國家?


quentinintaiwan wrote:
影響人數: 30000人 (從竹北到園區上班的人數; 假設佔園區從業人口30%)
園區年產值1兆台幣 (竹北居民貢獻 3000億)
多浪費的時間: [ 25分鐘 - (4.2分鐘: 時數100km行進) ] X 2 (日/夜) = 40 分鐘
多浪費的時間佔工作時間比例 : 40 分鐘 / 8 小時 x 60分鐘 = 8.3%
隱性經濟損失為 8000億 X 8.3% = 249億 / 年


樓主照你這樣算的話,
那政府真的拿人民的錢,解決塞車問題了,
那如果你們上班摸魚打混的話,
可以跟你們求償嗎??

Ryan12345 wrote:
這應該不能這樣算吧
假設會塞車的情況下,八點出門上班,
那如果不塞車了,有多少人還是會八點出門?
下班的時間算進來就更奇怪了,
有多少人會因為不塞車而自願在公司多待點時間來回饋給國家?(恕刪)

降低塞車時間也還有其他效益與影響:
[1]直接影響:例如睡眠可充足一些,早餐能吃的健康些,增進親子關係,少吸廢氣降低健康成本,能擠出時間從事
休閒或運動.....

[2]間接影響:降低交通事故,社會問題,青少年問題,健保成本,增加下一代學習力與個人工作效率...

[3]放大影響:增加公司營運效能貨創新能力,降低國家成本增加國家競爭力

只是要怎麼轉化以數據資料呈現,我也不知道如何計算與統計.

Ryan12345 wrote:
這應該不能這樣算吧
假設會塞車的情況下,八點出門上班,
那如果不塞車了,有多少人還是會八點出門?
下班的時間算進來就更奇怪了,
有多少人會因為不塞車而自願在公司多待點時間來回饋給國家?(恕刪)

降低塞車時間也還有其他效益與影響:
[1]直接影響:例如睡眠可充足一些,早餐能吃的健康些,增進親子關係,少吸廢氣降低健康成本,能擠出時間從事
休閒或運動,約會,增加生小孩的能力與有時間造人.....

[2]間接影響:降低交通事故,社會問題,青少年問題,健保成本,離婚率,增加下一代學習力與個人工作效率,增加婚姻穩定度,結婚率,出生率,...

[3]放大影響:增加公司營運效能貨創新能力,降低國家成本增加國家競爭力

只是要怎麼轉化以數據資料呈現,我也不知道如何計算與統計.
Ryan12345 wrote:
這應該不能這樣算吧
假設會塞車的情況下,八點出門上班,
那如果不塞車了,有多少人還是會八點出門?
下班的時間算進來就更奇怪了,
有多少人會因為不塞車而自願在公司多待點時間來回饋給國家?(恕刪)



我只是想試著把這隱性損失量化出來. 讓我自己來思考這件事情的scale. 或許您有更精確的計算方法. 或許您可以分享一下, 就如我說的, 我的估算是很粗略, 而且這不是我論述的重點. 我的重點是: 大家覺得這種交通是個問題嗎? 還是我們多慮了, 而我們要把這件事的優先次序定位在哪裡.


foxlink888 wrote:
樓主照你這樣算的話,
那政府真的拿人民的錢,解決塞車問題了,
那如果你們上班摸魚打混的話,
可以跟你們求償嗎??(恕刪)


就民主政治系統而言, 人民是政府服務的對象, 關於工作品質, 這無須對政府負責, 但是雇主可以對員工上班摸魚打混作出適當處置.

我們本來就有權去影響我們的納稅錢花在哪些地方,假如我們認命地承受現況, 沒有表達我們的想法, 這些納稅錢或許就會流到政治人物花俏的競選政見, 或許再出現幾棟蚊子館?

foxlink888 wrote:
樓主照你這樣算的話,...(恕刪)


照你這樣講一堆住桃園的不就也要跟政府求償
當初買竹北應該早就知道會塞車了 既然選了就要承受苦果
不然為啥一堆人要多花錢買關璞重劃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