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明年公告地價會調漲嗎?明年如要調? 增值稅會增加多少?
現在實價登錄又開始,這政策本就會更加緊腳步實施,而且又可增加稅收,在這政府負債的時代,
一舉數得!
其實實價登入、實價計稅本就是應該作的,而這些動作本也就會讓房市價格公開透明而且穩定成長,
而這些策略本就會讓近期在房屋交易的成本增加,所以建商與賣方的成本絕對墊高了! 期待跌價的大大可能要多評估評估~是否真的會大幅跌價! 趁這時冷房市與經濟差的時機,造成議價空間大的時機或許也是不錯的一個機會點。
很多人以台灣房價與收入比太高的論點來論述房價下修的可能,的確,上週在電視看到日本現在還在失落的20年下的房價與收入比大約22倍,而台灣是64倍。乍聽下覺得台灣太高了,但為何是房價要下修,而卻不是薪資所得要拉高? 這幾個月社會在吵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台灣薪資水平停滯15年,台灣薪資被壓的太低了,我們跟日本的薪資所得差了四倍多,考慮此因數校正上面的房價薪資比數值的話~台灣會從64倍,下修到16倍~ 比正在失落的日本還低? 所以到底是房市問題? 或是薪資問題? 台灣政府真該好好想想? 台灣是仰賴進口資源的國家,所有原物料、礦產都是跟國價價格息息相關的,十五年通朋與物資上漲對上十五年的壓抑的薪資水平? 到底應該是抑制房價,扭轉全世界資源物價比較可能? 還是有對的經濟政策與產業方針拉高台灣人所得? 熟輕熟重呢? 或者也真要像南韓崩潰過一次,台灣才能浴火重生嗎? 加油吧! 大家! 台灣!
rain12329 wrote:
房價上漲政府是幫兇賺最多,
買賣一次 增值稅 契稅 每年收地價稅 房屋稅...
調越高 稅收越多, 不管建商或個人賣屋 正常狀況下誰要虧錢賣..原物料漲價 工資再漲 房價就越來越高,回不去了...
...(恕刪)
房價上漲確實政府是幫兇之一,因為很多國有土地應該要活化興建國民住宅卻不蓋,
反而不斷出售大面積土地讓建商競標。
明明可以立法來規定重劃區的一定比例必須作為國民住宅或是合宜住宅,
但卻不修法,反而是不斷將大面積抵價地拿去出售來做不該做的社會福利(其中包含綁樁...)
但對增值稅來說,買賣幾次跟增值稅沒關,公告現值有調漲才需要繳增值稅,請搞清楚。
契稅跟印花稅可以想像是一種買賣不動產的手續費,
如果沒有這些稅限制的話,不動產比買賣股票還活絡,這只會給投機客更方便炒作房地產而已。
所以這也算是壓抑房價的一種手段。
我不曉得『調高公告現值跟公告地價會讓建商或是個人賣屋可以轉嫁給消費者』這個理論是怎麼來的?!
中南部很多公告現值是市價的8~9成,有的還比市價高,也沒看到轉嫁給購屋者。
正常情況下,如果建商或是個人賣屋當然不會虧錢賣,大型的建商手中的資金多,當然可以不理會調整公告現值,但如果1000家中小型建商,不想因為調整公告現值而減少獲利,紛紛拋售的話,10家大型口袋深的建商難道就撐的住嗎?!我非常懷疑。調漲公告現值只會對土地擁有較多的人有影響,特別是住透天的人(rain12329你懂得,新竹縣市的公告現值都不到市價六成,預計會調到8~9成)。房價會不會跌回去很難說,但有經歷過民國77~78年的人,應該會有很深的感受。至於原物料來說鋼鐵從金融風暴前每噸3萬多跌到現在不到兩萬,水泥跟砂石也都跌到當時高點的2/3不到,工資就不用說了,不管是政府統計還是民間實質薪資也都是倒退嚕,跟不上物價上漲速度。所以請用更強烈的理由或是理論來說服我『調高公告現值跟地價可以轉嫁給消費者讓房價越來越高』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