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崩跌了~快逃............
記者游智文、何醒邦、黃阡阡/台北報導
2020年12月8日 週二 上午6:30 [GMT+8]·3 分鐘 (閱讀時間)
央行昨天突然祭出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投資族群與建商進行信用管制。房產學者張金鶚對於央行這次打房給予肯定,代表是「玩真的」,他認為對囤房族、建商、龐大資金投資房地產的公司法人,有打到要害,接下來,就看財政部、內政部會不會繼續出手了。
張金鶚認為,如有查到業者違規,應該要公布才能殺雞儆猴,而下一季則要檢視成效,決定要不要再加碼。鄉林建設董事長、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則形容「原子彈」來了,央行下這個藥太重了,對房地產市場將造成重大影響。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也認為,央行這次措施已經不是「打炒房」,而是「打房」。
賴正鎰說,政府對於房地產只有兩種政策,「漲就打,跌就拉」,他一向反對紅單,更反對政府打房,現在房地產還沒有真正復甦、沒有過熱,中大坪數的房型根本賣不動,紅單也只是少數情況,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景氣還沒有復原之前,政府就突然下這麼重的手,只會讓經濟景氣復甦帶來更大壓力。
「只有幾個壞學生作亂,變成全班受罰。」賴正鎰表示,這次政府出手對房市是大利空,希望政府別讓好不容易復甦的房市熄火,商總堅決反對政府在沒有任何緩衝時間下,就決定馬上實施限貸措施,希望政府能再三思考。他也呼籲各建商應自律,不要任由委託的代銷炒作預售屋紅單交易。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分析,降低開發商的土融成數及限縮餘屋貸款,等於卡住建商財務槓桿,無法把庫存當成資產輕鬆融資套出現金,直接衝擊高槓桿操作、以案養案的建商,也將減緩搶地的熱況,並加快去化餘屋,以健全財務狀況。
至於管制公司法人購屋貸款限制,黃舒衛認為,此做法是呼應內政部對私法人購置住宅「限購令」,也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最超前部署的防堵炒房團禁令,將有效降低公司戶投資動能,對豪宅市場影響有限,但對中低總價市場的自住買方有保護作用。央行這次的事前研究準備完整,而且也預留與其他部會協作、強化的空間,建議投資人不要掉以輕心。
「實價登錄2.0」5大重點內容如下:
重點1:揭露完整門牌或地號
為促進申報登錄資訊更為透明、正確,未來成交案件之門牌或地號須完整揭露,並溯及已揭露案件。
重點2:預售屋全面納管並即時申報
預售屋不論是自售或委託代售,全面納管。自行銷售預售屋者,應於銷售前以書面報請所在地之地方主管機關備查。建商或代銷商在銷售前,必須將坐落基地、建案名稱、銷售地點、期間、戶(棟)數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報予主管機關備查。預售屋之買賣雙方,應於簽訂買賣契約書之日起30日內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登錄資訊。
重點3:增加主管機關查核權
中央主管機關有查核不實申報價格資訊的權利,得向相關機關或金融機構查詢、取閱價格資訊有關文件,受查核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地方政府為查核申報登錄資訊,得向權利人、義務人、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要求查詢、取閱相關有關文件或提出說明。
重點4:屢不改正者加重處罰
就成屋及預售屋交易包含多戶(棟)建物的案件,若未依限申報或申報價格不實,首次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經處罰2次而未限期改善者,可處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重點5:禁止紅單轉讓(紅單指預售屋簽約前的預購單)
銷售預售屋或委託不動產經紀業代銷者,向買受人收受訂金或類似名目的金額,應以書面契據確立買賣標的物及價金等事項,並不得約定保留出售、保留簽訂買賣契約的權利,或其他不利於買受人事項。相關書面契據,不可轉售予第3人,違者可處15萬到100萬元罰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