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13029 wrote:
感覺有點高估竹南頭份市場了...
像大潤發和西提.吃是民之本,娛樂和服飾就有待考驗了!
弄這麼多東西 還不是建商要炒熱賣房子~等房子賣完了?之後呢?
最近看到有人要賣1900 or 2000萬...超小間又是巷子還是道路的店面!
之前那些才買900多1000出頭 出價給人砍而已~
兩鎮人口就18萬多,是能養多少新商圈?
我個人認為,尚順建設開始想經營資產型業務,
大潤發,百貨,以及日本街都是,
這些事業經營成功,獲利不輸蓋房子,
也比較沒有房地產景氣循環的疑慮,
能否成功看他們的眼光和執行力,
但是我不認為他們單純是為炒房而推,
更何況周邊房價漲,獲利的是別人,並不是他們,
如果地區真的繁榮了,
大多數人也樂見其成。
至於新商圈的問題,
我是認為會有機會,
我家算是常跑新竹各大百貨逛街,
本來常去新光三越,後來是大遠百,
現在都逛巨城,
逛街一定都挑好逛的逛囉,
另外分享蠻有意思的一件事,
好常在玩具部或餐廳遇到我兒子的不同同學,
比在運動公園頻率還高。
a713029 wrote:
那你知道新竹是省轄市...(恕刪)
-----------------------------------------------------------------------------
(修正版)--New!! New!!
無良建商與投資客,


附帶一提,中港溪下游右岸之頭份工業區,


要買頭份工業區 或 其他任何工業區附近的自用住宅,敬請多所三思!!

加速台積電竹南用地開發案 台積電副總王建光拜會縣長
苗栗縣政府新聞稿1020327
為加速竹南用地開發相關事宜,台積電副總經理王建光27日上午拜會縣長劉政鴻討論建廠計畫,其中有關用地自來水、汙水排放及電力供給等問題,尋求縣府協助;縣長劉政鴻邀集新竹科管局、自來水公司人員共同協商,並允諾縣府在5個月內完成本案環評審查作業,同時也期許台積電竹南廠在103年底前順利舉行動工。
台積電副總經理王建光表示依據公司長期產能規劃,竹南用地新建廠房一期必須在104年1月開始動工,並於105年第二季完工開始裝機,以肩負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暨18吋晶圓的研發與先期產量產任務,這將是台灣第一座18吋廠,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晶圓廠;為配合建廠時程在103年底前完成環評影響評估作業是必要條件,其中有關用水、汙水排放及用電計畫等申請及相關行政作業,懇請縣府及相關單位給予必要協助。
與會的竹科管理局黃慶欽組長表示,在縣府協調要求下,自來水供應由目前同意提撥每日10,000噸,朝向103年底提供每日25,000噸的目標來努力,至於汙水排放、科管局同意每日21,000噸的處理需求,黃慶欽組長表示未來台積電竹南廠將納入新竹科學園區服務對象。
縣長劉政鴻指出,台積電來苗設廠是鄉親引頸企盼的重大旗艦案,因此允諾台積電提出竹南用地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後,在5個月內完成環評審查作業,同時期許台積電竹南廠在其任期屆滿(103年底)前順利舉行動工,帶動地方繁榮與創造就業機會。
老吳8642 wrote:
----------...(恕刪)
------------------------------------------------------------------------------
特此更正:是『華夏海灣塑膠公司』(股票上市公司)附近的土壤與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而非中石化公司頭份廠。

此區域早在2006年(民國95年)就已被行政院環保署公告為「嚴重污染地區」,地下水遭『致癌物』氯乙烯污染的深度已達-100M(低於海平面100M)。自民國95年起迄今污染過了6年之後,工業污染遺毒至今仍然無法解決。
-----------------------------------------------------------------------
國內的工業區數量非常多,很多都營運了三四十年,環保署展開調查,初步完成22處,發現將近一半,都出現了汙染,在苗栗的頭份工業區,地下水遭致癌物、氯乙烯汙染,深達八十公尺,汙染還外洩到工業區外。對此,學者認為,過去為了經濟發展,毫無規劃、浮濫開發工業區,現在問題一一浮現,社會得付出代價。
有點生鏽的管線,看起來老舊的設備,這間位於苗栗頭份工業區的華夏海灣公司,跟它附近、已經拆除,地上只剩雜草的台灣氯乙烯公司,一起汙染當地的地下水,根據環保署調查,地下水的致癌物、氯乙烯濃度,竟然是管制標準的995倍。
==環保署土汙基管會執秘 蔡鴻德==
第一含水層的地下水
已經受到汙染之外 我們查到
第二含水層也是已經受到汙染
那就比較深 大概
八十到一百米左右 已經有汙染物
環保署進行工業區總體檢,初步完成22處調查,發現10處,土壤跟地下水都被汙染,還有四家洩漏到區外,將分級為紅燈,提醒附近民眾小心。
==環保署土汙基管會執秘 蔡鴻德==
代表的意義就是說 這個地方
已經有(汙染)到外面去了
區外的民井 如果有在使用的話
我們要馬上通知他 禁止他使用
這些汙染的工業區,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全國總共有151處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等等,許多都營運了三四十年,十分老舊,學者認為,當年為了經濟發展,不計代價開發工業區,最後換來土壤地下水汙染。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廖本全==
整體的狀況 老早就已經超乎了
我們國土規劃裡頭的工業用地
它的可容受的 承載的數量
這是我們現在
必須要面對的 慘痛的代價
調查汙染要花錢,整治汙染更要花錢,當年不依照都市計畫來開發,大量變更農牧用地,來蓋工業區,毀損良田又製造汙染,現在更大量閒置,廖本全認為,浮濫的開發,並不一定保證經濟成長,卻肯定會讓社會付出昂貴的環境代價。
記者 林靜梅 吳嘉堡 台北報導
(2012-08-07 19:00) 晚間新聞
環團:高市空品高污染 危害4.5萬學童
工業區鑿地下水 誆泉水賣給加水站
工業區鑿地下水 誆泉水賣給加水站
工業區家用垃圾誰運? 太平擺不平
桃園縣府擬重罰 違反兩次勒令停工
原始網址(中文網址):
公視新聞網/生態保育 --學者:工業區缺規劃,問題浮現付代價。(以頭份工業區為例)
[iframe] http://www.youtube.com/embed/wC4e54J3z_w?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