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乖乖333 wrote:
另外先叫建商證明那是...(恕刪)
那間房子是加強磚造的,前、後、裡、外也都有貼滿磁磚。
整間給人的感覺,就是蓋得很仔細的鄉下房子。
因為在第一次參觀時,他們就像在介紹自己的獨生子一樣,
驕傲地向我展示過房子建造各時期的照片了。
jimmy68.yu wrote:
若你真的喜歡這個建案的房子,再跟她議價,否則...(恕刪)
其實,在出價之前我也曾和女王討論過,
到底要當一位老手,可以精明估算出成本,以數字說服業務的買方;
還是要擺明當一位生手,『我們只能出到 xxx 萬,如果這樣的價錢不符合你們的期待,
那我只能說我應該不是你們期待的買方而已。』以這種方式一直講到完。
前天是生平第一次和業務談房價,我們決定先採用第二種,也就是生手出價法。
只是該業務只花了三秒鐘就知道我們是生手,所以就開始唬弄我們。
我們也知道她在唬爛,但是卻無法反駁她。

因此,我們決定趕快上網來求救,看看大家遇到這種狀況時是怎麼反擊的?
也就是:
情形1:將自己定位為生手時
如同網友 wuwm、BU-NI、和我愛H 提的,以時間換取金錢,跟她耗。
這個也是我們目前正在採用的方法。
情形2:將自己定位為老手時
如同網友小乖乖333 和 jimmy68.yu 大大你所提的,根據該物件的情形,
詳列出各項目我們認為合理的價錢。
只是這對於一個生手來說有點難度,因為她可以找出各種理由來反擊,
像是泥沙用得比較好、土地完整漂亮,沒有畸零地,所以比較貴、「你們 xxx
估錯價了,因為我們是 xxx 時候買的,那時的價格是 xxx 才對」、「我們
的磁磚都是用冠軍的,不是其他雜牌的」……這一類的話術對我們這些生手
來說,是比較難反擊的。
因此,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可以幫忙說明一下,當一位老手遇到下面這些問題時,應該
怎麼反擊?
1. 「你是怎麼估算出這個房價的?」-->
我能想到的有兩個方案:
方案 a:就列出我們用來定價的項目給他看。但是到底要列出哪些? 像是土地一坪的
單價? 房屋的建材要列出哪些重點項目,泥沙、鋼筋、磁磚、樓梯扶手的材質......?
方案 b:先不說我們怎麼定價的,叫他先算出來給我們看,然後再一一擊破。
可是不管方案 a 還是 b,都還是會遇到下面的問題:
2. 「你們 xxx 估錯價了,因為我們是 xxx 時候買的,那時的價格是 xxx 才對」
3. 「我們的 xxx 都是用 xxx 牌子的,不是其他雜牌的!」
此時老手會怎麼反擊呢? 因為我們根本就無法得知當時的價格,也因此不知道怎麼反擊。
還是我們就是亂她,要她提出當時購買的證明 (像是使用冠軍磁磚的證據),以及使用的量;
不然我們就直說她只在空口說白話而已,不足採信。

另外我也想問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政府 (法律上) 規定什麼設施是一定要有,沒給就是違法的;
像是化糞池用的鼓風機、頂樓的水塔、頂樓水塔的增壓馬達、一樓的抽水馬達等。
還是其實法律並沒有規定,而我列出來的這幾個也並不一定要給?
因為我在想說如果法律上有規定的話,這些其實都是在價格確定下來後,可以再去凹來的

你就查一下近幾年
你們那一區域的
規格類似的產品的房地產交易價格是多少吧
不過新竹苗栗的加強磚造之造價真的不是普通的高貴啊
http://www.taa.org.tw/front/jianheji9.php
彰化3樓的加強磚造1建坪才4.3萬+0.6萬自建會多花(因為只蓋一戶建坪小就單價高,還有外牆貼料很花錢)
苗栗新竹要5.1萬+0.7萬自建會多花
如果你買的是蓋10戶的連棟那種
建商成本用料再好(普通人住家不搞名牌)
應該也不用到5.5萬吧
(他如果料全買在高檔
這就是建商自己的問題了
之前記憶體有店家囤積
不料跌的太慘
還不是得認賠出售)
almost wrote:
昨天小弟去找...(恕刪)
我不知道你說的地方在哪裡,也對竹南房市不了解,我說的隻代表我個人的想法而已,
如果你真的很中意那個房子,很希望便宜成交的話,你可以委婉的和業務小姐說,我目前的預算就在600多萬,因為買房子是大事,我對你介紹的房子很滿意,我最近也會去其它建案看看,如果哪天你們公司有新的方案,或是有優惠措施的話,你可以打個電話通知我。
然後你再回家考慮看看,冷靜思考一下,最重要的是要多去比較一下別的地方的房子,因為買房子的時候很容易被接待所的環境氣氛所影響,也會被業務所講的話影響哦,600多萬不是小數目,砸下去就難回來咯,如果你開的那個價是在他們有獲利的情況下,他們其實是會事後再通知你的,因為建商也不願空在那裡等人來談,當時可能是業務想爭取個好價格才降價,因為有很多時候客戶是買高不買低,那是一種心理因素,許多時候業務真的給你降價了,你可能又不出錢簽約,我以前碰過很多這種的哩,反而是看他堅持這麼高價,會覺得可能他真的比別人要好,造價要比別人高,當然,有的建案確實有這個問題存在的,小妹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最多估算土地成本 75K
我同是很多人在頭份買房,很多也都說找到一個比較好建商的品質
結果每一個都嘛漏水
所以說,請告訴我哪個建案不漏水
另一個策略,多找幾個同事跟你出差不多的價錢,讓他以為現在大家都指出的起差不多的價碼,不知是否可以得逞
消消建商的氣焰
可否告知是哪個案子,才能有所評論
我已經買房,所以可以大概提供一些質問點來看看是否可上對方減價
當初我買房時請他變更圖面(含送審合法),加蓋5坪(寒衣個房間該有的配水配電,管路等等)
不過也才多付150K.......
當初建商也是跟我虎濫琣評建造成本 60K
almost wrote:
昨天小弟去找竹南龍山路附近的某建案出價,
出 620,直接被業務說不可能,然後她就開始從地價和建價分析給我聽,
說他們地有 31.xx 坪,每坪要 9 萬 8,建坪有66.xx 坪,每坪建價要 5 萬 8,
所以總共要 693 萬(該房子開價是798萬)。
因此如果我們沒有出到接近這個價格前,建商那邊根本不會考慮。因為不符
合他們期待的獲利,也就是每坪 5 萬8 的施工法應要有的獲利,所以她根本
不幫我們往上提。
她還說,現在建商蓋一棟房子的獲利根本不到100萬,說我這樣子只是在
亂出價而已。 --> 這是真的嗎?
但因為出價前我聽其他地方的業務說,這附近的案子成交價都是落在 600 以下;
而且我之前有瞄到他們的一張工程圖上面寫著該房子在送件給政府時,建造成
本估為 106 萬,所以才抓了這個數字。雖然後來我有再提高到 640,但她還是直說不可能。
這裡想要請教大家,遇到這種不幫送的情形我的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直接再找其他業務或是更高階的主管談嗎? 還是說我根本就沒抓到行情價?
P.S.
該業務一直強調他們至少和源富的品質是同等級的,不是附近那種每坪4萬8
的蓋法。我們看過不少房子,也認同她們房子施工的品質的確比較附近的好,
但是我們認為成本不應該以品質來呈現,而是應該反應在使用的建材、人工、或
是品牌上面。竹南這邊稱得上口碑的,應該就只有源富吧! 榮九,呃,我沒聽
過他們裡面的住戶出來和大家討論,只價格很硬,聽說品質很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