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huang66 wrote:>今天下午抽空...(恕刪) 恭喜大大漏水疑雲 , 只是虛驚一場我那天也是傍晚去看 , 沒帶手電筒只是看到地下室積水,加上看到天花板低水,所以才如此說可能是沒用手電筒,所以不知滴水來源期待你們的新家落成,看那美美的日式風格
跟大家分享我認為的缺點很久之前我看了這案子,也蠻喜歡..不過後來我想到一點就放棄了..人車分道是為了讓行人更安全因此有了地下室人都有老的一天,一樓的孝親房是正確的設計可是地下室就不然試想有一天帶著父母親外出看醫生or..而父母親可能行動不便(年老了臥床)回到家下大雨這時只能下地下室代表只好用揹的揹上去,當然揹沒問題(要有壯丁)可是病人可能不能揹(因種種因素)就算沒有下雨,如果不是有二個人幫忙不可能把父母放在一樓,等你下去停車再上來帶。如果你載到地下一樓,那不就是要輪椅走車道,就是要用揹的上到一樓。所以...將來這事肯定會發生...
car1205 wrote:跟大家分享我認為的缺...(恕刪) 大大你想的好遠 世事難料 , 不知是我們先走還是長輩與其賴活 , 不如健健康康才重要前幾天去看這建商 , 原來還剩下3間 , 似乎老闆不太願意降價 , 看來要等到它成屋後再談====================至於另一建案 " 有人家 " , 就感覺小了一點 , 但售價只比圓周綠少了幾十萬感覺環境比較雜了一點 , 如果對面商圈興盛起來 , 相信那邊的房價會更高但看到電視說未來自備款要 4成 , 感覺買房子的夢想越來越遠
car1205 wrote:跟大家分享我認為的缺...(恕刪) 大部分的人車分道都是因為地坪太小只好往上蓋,你可以觀察到人車分道的社區棟距一定比前院停車小,所以壓迫感很大,但好處就是不怕風吹雨淋,小孩子在中庭玩不怕有車子經過,前院停車加上採光罩一樣可以達成你所說的目的,但用增加建坪來達成(成本增加)這些好處是否真的好,就見人見智
所以社區應該規劃一樓有一個臨時停車區,上方有採光罩...最少可以把500萬的雨傘撐好再推到室內...雖然我沒買...相信住園周綠的大家素質都很好...這個社區另一個問題是進去的路太小,旁邊可能會有其它社區的停車所以出入會變的比較不便。不過應該也還好....
car1205 wrote:這個社區另一個問題是進去的路太小,旁邊可能會有其它社區的停車所以出入會變的比較不便。...(恕刪) 我也認同你提的缺點 , 這個區域還沒有蓋圓周綠的時候 , 附近住戶都亂停車佔用馬路路都已經小了 , 還這樣做 , 可見那附近的住戶公德心有待考驗就算那塊空地開放給社區的朋友停,但也可能被非社區的人亂停因為無法分辨誰是,誰不是到時爭議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