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昨天宣布,交通部上周核定興建全台首條公車捷運(BRT,Bus Rapid Transit),全長廿公里,造價十二億元,從台中車站出發,沿中港路到東海大學,並延伸到台中縣沙鹿、大里與太平地區,最快明年中動工,一年後完工啟用。
hsiacc wrote:
這十二億是要買車用的...(恕刪)
台中市政府交通處長溫代欣說,市府向中央爭取三年一百五十億公共運輸補助,交通部長毛治國上周簽字,同意台中市BRT,這是全台第一條「車外收費」BRT,採用電動低底盤公車,每班可掛兩至三節車廂。BRT有專用車道,透過車上電腦系統控制交通號誌,不必等紅燈,享有優先路權。
溫代欣強調,搭BRT像搭捷運,有專用車站、車外收費系統;不同的是,BRT車站在馬路旁,車廂是公車型態。中市前交通局長林良泰指出,嘉義市也有BRT,但只有一台公車,且在車上投幣,非完整BRT。
台中BRT路線與台中捷運藍線相同,市府表
示,BRT不會取代藍線,藍線還是會蓋;但交通部有但書,目前中港路每小時運量約六千人,未來BRT運量達到捷運標準每小時二萬人,交通部才准藍線動工。
藍線的錢還不知道在哪裡
這個先撐著好了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2010.07.20 03:23 am
中市計畫興建全台首條BRT公車捷運,交通部則說,中市這項提案的確已通過交通部「公共運輸發展計畫」的審查,但交通部只先同意給中市五百萬元經費進行BRT的「可行性研究及規畫」,現在就說要蓋BRT,「言之過早」。
過去各縣市政府一窩蜂蓋捷運,卻因運量不足變「錢坑」,交長毛治國去年就宣示「先公車後捷運」的立場,同時為發展公共運輸,交部也從今年起三年內編列一百五十億元,由各地縣市政府提報公共運輸發展計畫,再請專家學者審議;包括台中市、高雄縣市及台北縣都提報BRT計畫,最後只有台中市通過,其餘BRT計畫都被打回票,希望「先把公車人口培養起來再說」。
曾擔任台中市交通局長的交通部路政司長祁文中說,過去台中市也曾規畫BRT,站在協助、輔導地方政府發展公共運輸的立場,交通部同意編列五百萬元讓台中市重新檢視過去的報告,把捷運藍線路廊由軌道改為BRT,不過,「不是編預算給台中市蓋BRT,而是進行可行性研究」。
祁文中說,就算要蓋BRT,「台中市不見得因此就放棄捷運藍線」,只是可先透過BRT運作先檢視公車人口「成不成熟」;BRT如果成功,服務水準其實也不錯,「也不一定勉強要走軌道不可」;至於目前已動工興建的台中捷運綠線仍按原計畫進行。
不過,交通部官員說,中市在六年前曾向交部申請在中港路興建公車專用道,補助數千萬元,卻遭地方反對,「錢又統統還給交通部」,因此BRT恐怕還有變數。
===================================
台中市政府和交通部的看法好像不太一樣, 一個說要蓋了, 一個說只給個少許經費再研究看看
照他的說法, 要是BRT成效不錯, 藍線也可以不給你蓋
以運量來看, 綠線比較適合BRT, 藍線適合軌道捷運
"未來BRT運量達到捷運標準每小時二萬人,交通部才准藍線動工"
到兩萬...這時中港路不知道塞成什麼樣子, 動工不就癱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