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價承受能力降,台中預售30坪⭣交易比重飆破4成

總價承受能力降,台中預售30坪⭣交易比重飆破4成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在高房價與人口結構改變雙重推力下,台灣房市出現明顯「小宅化」趨勢。現今預售屋市場標準房型已由過去主流的3房格局,轉變為2房產品為主,連帶推動建案坪數整體下修,不到1年時間,台中21~30坪的小宅產品,正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資料顯示,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平均移轉面積為29.7坪,也是全台買房族買賣首次跌破30坪大關,對比10年前,建物買賣平均移轉面積34.6坪,等於相差一個房間。

而中南部過去因房價相對親民、土地供給量大,未感受到雙北「蝸居」現象,不過近幾年卻有感房屋「縮小了」。實價登錄揭露,2024年6月台中市預售屋交易中,坪數31~40坪的物件交易比重占全市4成,也是比重最大宗。

就在919金龍風暴之後,該比重被翻轉,10月份後開始21~30坪物件成交比重不斷增加,直至2025年5月,21~30坪物件成交比重攀升至4成,30坪以下成交比重更佔整體的4成6,反觀31~40坪物件下降至3成3。

「坪數變小、格局更精緻。」是開發商的共識,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說,他認為:「總價門檻低、坪數彈性與轉手高流通性等優勢,都讓2房產品吸引自住型與首購族群青睞,成為市場主流。」

但白洪章點出:「實際上,這不代表建商不推30坪以上物件,近期反而有不少開發商,將3、4房視為主力,但這段時間的交易,反應出消費者對房價的承受總價帶,大致落在一個高的壓力點。」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過去的3房大多落在35至40坪,如今不少建商為控管總價,2房產品普遍集中在25至30坪區間,甚至也有3房壓縮至30坪內的精緻規劃出現。」

但曾敬德提醒:「購屋族在選擇產品時,不單單要看總價與坪數,更應關注格局配置與生活便利性,才能兼顧實用與保值性。」
總價承受能力降,台中預售30坪⭣交易比重飆破4成
總價承受能力降,台中預售30坪⭣交易比重飆破4成
總價承受能力降,台中預售30坪⭣交易比重飆破4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