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中人的我
中港路公車已經夠多了
做BRT不如整合現有的公車
也不必花這麼多錢

蓋個站體就要花一年
高架化是要蓋到民國幾年

每次開車要從慢車道切入快車道
中間卡個BRT
都會忍不住來個3字經
有關台BRT台中的問題,廣州在8年前就已經有做了,而且我曾經搭過一次,感覺真的非常棒.
因為廣州的做法可不同於其他,公車專用線是兩道而不是一道線,進出站的方式比照捷運模式,公車停靠有一定的位置.公車到站後上下車不必刷卡,因為進站前就要刷卡,所以節省不少上下車的時間.
最明顯的是在上下班的尖峰期,公車專用道的公車在市區可以70公里行駛,而非車用車道則看到堵車的情況,這才是BRT真正的效用.
有機會到廣州時,廣州火車東站附近就是BRT,可以看看別人設計的進步程度,台灣在這點上是比廣州要落後很多.
還是要高架化或者地下化才會實用

yaotengtw wrote:
原來當時就是順便去接受福建大巴公司招待啦,難怪現在BRT公車上有柴油味,看、、、,真沒出息,要買柴油公車、放著先進國家如韓國大宇DAEWOO、NISSAN等大廠不買,居然還了個福建的雜牌車。...(恕刪)


你的指控還蠻嚴重的,你是看準了人家沒空告你這小人物嗎?

廈門的大巴公司叫什麼公司?台中買的車是哪家的?你說得出來嗎?「買了福建的雜牌車」,這種話一說出來,知道的人就曉得你胡說八道了。

我不敢說他們絕對沒接受招待,但是台中市買的不是福建的廈門金龍,而是河南的鄭州宇通。

請問,你要把話吞回去嗎?
你認為台中市民會想要在台灣大道上蓋一條高架嗎?
像新北中和交流道一下來的巨型高架,遮天蔽日,是我看過全世界最醜的景觀!

況且台灣大道在台中都市審議計畫裡面為中央商務區,要蓋高架也是別的地方蓋,不是台灣大道蓋.
舉例:
B
B
B
A---B---C
B
B
B
A跟C都要去B台灣大道,在怎麼想要高架也是A到C高架,而不是在B沿線高架.
因為台灣大道是台中最美的大道,也是政治,商業,休閒,文化中心.
台北仁愛路或是忠孝東路上有高架在上面嗎?
和仁愛路垂直的建國高架就合理.

這樣了解?
dickensking wrote:
有錢搞高架了,就直接上捷運了阿...(恕刪)


BRT是低流量,捷運是高流量
如果台中搭捷運人數不多只會像高捷一樣...所以BRT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BRT也可以仿效日本的自動導航系統....成本比捷運低很多....
可是沒有高架或者地下化...基本上都是白談...
縮減車道只會讓交通更差....

pendesmix wrote:
BRT目前被批評分以...(恕刪)


  上下班走中港路的車一律高乘載
就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生命本是孤獨 人間自有溫暖
做這樣的BRT 在投票給小強就瞎了
厦门BRT是可以升级到地铁的。
只是轨道没铺上去,暂时先让公车跑。

gigimmg wrote:
7年後想騎燃油機車可...(恕刪)


又再造謠了,樓都歪了,不知一直造謠反對的心態及立場是甚麼?

最好不要是台中市市民。

BRT尚未正式通車也未經調整,評斷都過早。

機車更未祭限騎令,亂說話不知會不會打到地獄割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