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鄉林皇居有興趣 ,不知最近實際行情如何?


Mytexas wrote:
很多人就是永遠無法理解別人辛苦賺錢的道理,
以為所有人都是投資客,
就老是"祝福"買某些建案的人,
...(恕刪)


皇居並不孤單, 整個七期降價的個案很多,例如新光三越附近那幾個.

當然很多人會說只是降開價....

hamartoma wrote:
皇居並不孤單, 整...(恕刪)


H大

在下先承認是”吃不到葡萄說萄葡酸”的七期酸民


新光三越周邊到底範圍多大?

有那些降價建案?


是所謂一線、二線或?線的建商?
別買+1
CP值是不錯
但是不能只看到眼前吧
總要想想將來要賣的時候
真的很難賣 蓋好那麼久都賣不完開價還愈來愈低不是沒理由的
你不會希望將來你想賣時也套在那
優點當然是CP值高 價錢低鄰近也算方便
可是賣房重要的是看缺點看抗性啊 抗性太大賣不動
又是路沖回家停車又不方便還很吵
別人在大漲它小漲
現在房市不好在跌它又首當其衝
前幾年還有聽到賣在30幾的
去年知道的兩間都不到30
而且它廣告撥愈多真的是愈給人到底是要賣多久有多難賣的感覺
愈撥愈難賣
davidlee850 wrote:
蓋好那麼久都賣不完開價還愈來愈低不是沒理由的...(恕刪)


小弟是認為該產品規劃與市場出現歧見,

而且,應該已經反映在它的銷售。

從政治觀點來看,它的案名跟銷售方式,讓市場風向推它往矯枉過正的方向走,

嗯........跟政府政策好像一樣,-.-

衍生的負面效果,讓這個產品背負了極不公平的對待,

所有人想必都同意,在某些時候,我們必須給病患一些自我療癒時間,

由於療愈過程需要時間,病患短時間內勢必無法跑完馬拉松。

但是,參觀過皇居的小弟從這個角度觀察,購入者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也許其實是明智的,

會有脫蛹化蝶的一天嗎?

市場的評論是有道理的嗎?

答案,也許還是在自己對於這個建案的利弊了解有多深刻!

思考本身就是不能合群的,眾聲喧嘩時需要保持冷靜,

建案到底是不是符合真正的價值?

也許最後還是要回歸到自身需要,

因為物品若沒有價值,那價格再便宜都是浪費,

物品有足夠的價值,那就算再貴都值得消費,

研究的終點還是自己跟自身的金錢規劃,

小弟結論,皇居跟每個建案並無不同才是!

snoopy9520 wrote:
小弟是認為該產品規...(恕刪)


非常同意!!

好的產品不一定是銷售保證,

產品規劃定位真的很重要,好壞差別應該在於賺翻了跟不太賺兩者的差距~~~~~~


xyz1348 wrote:
大家都知道『北有帝寶,中有皇居』,
住在這麼出名的地方,有時候也是一種困擾...(恕刪)


盛名所累的不良副作用,上述現象始終是個問題,小弟同意!

但產品初始環境迥異的,比較既無必要,也會帶來扭曲的結論。

xyz1348 wrote:
要買得起兩三千萬的『毛坯屋』,少說也要五六百萬的自備款,
而毛坯屋要弄到能住人,沒再花個三五百萬,說的過去嗎?


是的,此類產品購買模式在高端產品中相當尋常,

針對毛胚屋在類市場帶來的房產體系彈性,小弟無法加以打擊!


xyz1348 wrote:
再加上每月『上萬』的管理費。
而且皇居戶數也太多了吧!四百多....戶耶!


衡量管理費用則端賴其價值產出,皇居經濟規模下的服務及分工,

在小弟居住的社區,無法想像,

這個問題最具挑戰性的面向,

是在於「質」,還是「量」?

皇居的管理費,也許該聽聽住戶的經驗,

太高或太低的評論,通常源自對於管理現實有不同假設,

運作模式間的差異理應獲得明確說明的機會。


清水奈奈 wrote:
我們 這種富???...(恕刪)



我個人也曾經因為這種仇富,在論壇大戰皇居一事數十篇。

回首個人濫言,內容幾乎不在討論皇居的建物本身丶社管服務⋯⋯
而是聚焦於評論產品定位與行銷手法。


惜惜。

基地在那不嫌吵嗎?正中港路上想到我就,交通也很繁雜。反而中港路第二、第三排當住家還比較適合。
抵禦恐懼 wrote:
我個人也曾經因為這...(恕刪)



惠宇澄峰如出一轍


商品
品牌形象
要做到名實相符


有關這點
聯聚似乎做得最棒


皇居案名倘若冠聯聚頭上
縱使葡萄吃不到也不至説酸


結果鑲在當年"聲名"備受"矚目"的鄉林背上
豈不羊入鄉民囗


鄉林的品牌形象 揹負得起中部富豪對於大唐皇帝居所的期望?


好的廣告
能搽脂抹粉
遮掩人心徬徨


搞笑的則沒辨法




清水奈奈 wrote:
惠宇澄峰如出一轍 ...(恕刪)

中肯,A級建商還有更好的選擇。
惠宇也是有價格下去分類,某重劃區的一批建案就覺得棟距很不喜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